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正文

羅馬遊記(中)梵蒂岡

(2023-05-01 23:00:14) 下一個

梵蒂岡位於羅馬西北,是天主教教廷所在地,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2015年十一月,我們在那裏進行了半天的參觀。

 

中午時分,我們從車站下車後,走了幾分鍾,就來到梵蒂岡的聖彼得廣場(Piazza San Pietro)。

 

廣場很大。據說可以容納五十萬人。

 

該廣場長340米,寬240米;廣場中央有一座25米高的古埃及方尖碑;兩邊有巴洛克式柱廊圍繞。

 

我上網看資料,才明白為什麽梵蒂岡要把它命名為聖彼得廣場。

 

彼得原名西門,又稱西門彼得,是主耶穌基督的十二門徒之一。耶穌稱要把天國的鑰匙交給彼得,可見彼得在門徒中的地位。

 

耶穌被釘十字架升天後,彼得開始帶領教會,傳講福音。由於基督徒不拜羅馬的神,因此遭到羅馬政府的殘酷迫害。

 

公元64年,彼得和多名基督徒在羅馬被處決,死後葬於羅馬西北部。(彼得被教會封聖,稱為聖彼得)。

 

公元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發布“米蘭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化。數年後,他在彼得墓地旁建起一座大教堂(今稱舊聖彼得教堂),送給教會。

 

公元380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當時帝國境內有五大教區;幾個世紀後,有三個教區因被回教徒軍隊攻陷而不複存在,僅剩下羅馬教區和君士坦丁堡教區。到公元1054年,兩個教區因種種原因走向公開決裂,分別發展成為天主教和東正教。羅馬教區的主教成為教宗。

 

由於教會在中世紀歐洲的獨一無二的地位,教宗的說話很有份量,多次以開除教籍的“絕罰令”迫使國王領主們向他低頭。

 

十六世紀時,因屹立超過一千年的舊聖彼得大教堂早已破舊且有倒塌風險,教宗開始興建現在的聖彼得大教堂。1586年,教宗下令將一尊原來屹立在聖彼得殉教地旁的埃及式方尖碑(被認為是聖彼得殉教的“見證者”)搬運到聖彼得大教堂旁,再重新立起。1626年聖彼得大教堂竣工落成;1686年,圍繞方尖碑建起了噴泉、巴洛克式柱廊等建築,現在的聖彼得廣場正式建成。

 

 

前方就是聖彼得大教堂。當時正下著雨。大教堂左邊的小門有教庭武裝部隊 - 瑞士衛隊拿著斧槍在站崗,引得遊客們在圍觀;聖彼得大教堂門外大批遊客排隊,等待過安檢入內參觀。由於我們買了下午1:30的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庭教堂(Cappella Sistina)的參觀門票,所以決定等去那裏參觀完畢再進入聖彼得大教堂。

 

西斯庭教堂,由教宗西斯庭四世發起創建。該教堂於1483年建成,長40米,高20米;它最出名的地方在於內部壁畫,尤其是米開朗琪羅所繪《創世紀》穹頂畫和壁畫《最後的審判》。

 

西斯庭教堂是教庭進行宗教和公務活動的場所;至今,該建築是教宗選舉的舉辦地。

 

當遊客們入內參觀時,被禁止在教堂內拍照,也不準大聲喧嘩。

 

接下來就是本次梵蒂岡行程的重中之重 - 參觀梵蒂岡博物館(Musei Vaticani)。

 

 

梵蒂岡博物館創建於1506年,收藏了巨量的無價之寶,屬於世界文化遺產。

 

梵蒂岡博物館內有十餘座大小不一的展館。為了麵對每天的大客流,館方早就設計了一條合理的參觀路線。

 

 

經過幾座展館後,我們在比奧-克萊孟博物館(Museo Pio-Clementino)看到鎮館之寶雕刻 - 拉奧孔與兒子們(Laocoon cum Filiis)。

 

這尊大理石雕刻創作於公元前一世紀,後來輾轉到不同地方;在曆史記載中消失了上千年後,雕像於1506年在羅馬的一個葡萄園裏發掘岀來。時任教宗派米開朗琪羅等人前去查看。在後者的推薦下,教宗當機立斷從葡萄園主那裏買下了雕像。在發掘出雕像整一個月後,它就在梵蒂岡向公眾展示。這也是梵蒂岡博物館的第一件展品。

 

 

該雕像的主角 - 拉奧孔,是“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祭司。故事中,希臘聯軍圍攻特洛伊城十年未果,一天晩上忽然撤軍,隻留下一隻巨大的木馬。

 

特洛伊人對如何處置這隻木馬產生了分歧。國王準備把木馬拉進城;特洛伊的祭司拉奧孔跑來製止。他要求把木馬燒掉,並拿長矛刺向木馬。

 

拉奧孔此舉觸怒了(偏幫希臘聯軍)的天神。天神從海中放出兩條海蛇,把拉奧孔和他的兩個兒子纏死。雕像裏正是反映他們臨死前的情景。

 

拉奧孔之死令特洛伊人更加相信木馬是用於獻祭的聖物,任何得罪木馬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特洛伊人於是拆毀了一段城牆,把木馬拉進城內,這才有了後來木馬屠城的故事。

 

這裏要說說關於這座雕像的一件小插曲。

 

1506年該雕像被發現時,拉奧孔沒有右臂。時任教宗希望修複殘缺的右臂。米開朗琪羅認為拉奧孔的右胳膊應該是往回折的,這樣顯得痛苦;而別人認為拉奧孔右胳膊應該是朝天伸直的,這樣顯得有英雄氣概。最終拉斐爾做評判,同意後者,雕像被修複成右臂朝天伸直的樣子。

 

1906年,殘缺的拉奧孔右手臂在一處工地上被發現。1957年,梵蒂岡博物館決定將右手臂裝回雕像,證明米開朗琪羅的見解是正確的。

 

經過繆斯館(Sala delle Muse)。繆斯館主要收藏十八世紀時在Tivoli (羅馬東北部的一個小鎮)莊園內發現的雕塑組合。

 

 

館內麵積不大。四周陳列的是古希臘、古羅馬雕像;中間的是隻剩下軀幹的阿波羅雕像,後來我才知道它也是梵蒂岡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下一站我們來到圓形展廳(Sala Rotonda)。該建築的靈感來自萬神殿,並以Otricoli(位於羅馬以北台伯河邊的一座小鎮)發現的大型馬賽克地板來布置空間。

 

圓形展廳主要擺放古希臘、古羅馬神像。

 

古羅馬神話中的酒神Bacchus (巴克科斯)

 

 

古希臘、古羅馬神話中的大力神Hercules(海克力士)

 

 

古羅馬神話中的女神Juno(朱諾)

 

 

古希臘神話中的女神Hera(赫拉),宙斯的正妻

 

 

隨後我們來到燭台畫廊(Galleria dei Candelabri )參觀。

 

燭台畫廊是十八世紀末加蓋的長廊,長約80米;因每隔十米就有一對大理石燭台而得此名。裏麵擺放了一些古羅馬雕像;但它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天花板畫作,為1883-1887年完成的作品。

 

 

這幅畫名為St. Thomas Aquinas kneeling and offering his works to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由德裔意大利畫家Ludwig Seitz所作。

 

畫中右方下跪的是聖托馬斯. 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 歐洲中世紀神學家。他著有《神學大全》,是西方哲學和神學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中間坐著的聖母代表天主教,旁邊還有天使環繞;右下方坐在地上、赤裸上身的是亞裏士多德,代表哲學家在思考問題。

 

這幅畫描繪出十三世紀時聖托馬斯. 阿奎那把他的著作獻給天主教的場景。

 

燭台畫廊上的另一幅天花板壁畫

 

 

參觀了某個展館(可能是燭台畫廊)後,我們感到室內人多,想去戶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於是沿著分叉路口來到鬆果中庭(Cortile della Pigna)。

 

該中庭因為一座高4米的青銅鬆果而命名。該青銅鬆果是公元1-2世紀的作品,原本在萬神殿附近;它在中世紀時被移到舊聖彼得大教堂的庭院;因為新教堂的建造工程,於1608年移動到現在的位置。

 

 

噴泉兩側的青銅孔雀是皇帝哈德良陵墓(現在的聖天使城堡)裝飾的複製品。

 

從戶外回到室內,經過希臘十字館(Sala a Croce Greca)後,我們來到掛毯館(Galleria degli Arazzi)。

 

掛毯館長廊兩側掛滿了19幅巨型掛毯,尺寸快跟牆壁一樣大, 純手工製作,掛毯畫的內容都是宗教主題。

 

然後,就到了我最喜歡的地圖廊(Galleria delle Carte Geografiche)。

 

 

地圖廊長120米,走廊兩側掛有40幅巨型地圖壁畫,描繪了十六世紀時意大利各地區的地形地貌。這些地圖由當時的意大利地理學家Ignazio Danti 設計。

 

 

 

地圖廊的天花板壁畫。壁畫相當華麗,又被稱為“金頂”。壁畫內容包括聖經人物、神跡故事等等。

 

 

這裏是關於地圖廊的設計、解釋。走廊兩側的地圖分別是描繪縱貫意大利半島的亞平寧山脈兩側的土地。在走廊上從南到北行走(逆著正常遊覽順序)時,猶如從北到南走在亞平寧山脈的山脊上,望向兩邊的土地一樣。右側(東側)代表著第勒尼安海一側,左側(西側)代表著亞得裏亞海一側。地中海上的馬耳他島、厄爾巴島,以及威尼斯港、熱那亞港等,也包含其中。

 

接下來,我們來到教宗庇護五世畫廊,這裏有一間聖母無染原罪室(Sala dell’ Immacolata) 。裏頭有一尊黑袍藍衣的聖母,後方的壁畫為1858年教宗庇護九世委托當時最有名的意大利畫家Francesco Podesti 所製作的《聲明聖母無染原罪信理》。

 

 

畫中的上方有聖父、聖子、聖靈、天使、耶穌門徒、及一些聖經中的人物;下方人物包括教宗、主教、神父等。

 

在這幅壁畫描繪了1854年12月8日的聲明。當日,天主教正式確立“聖母無染原罪”,意思是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在靈魂注入肉身的時候,即蒙受天主的特恩,使其免於原罪的玷染。

 

東正教和大多數基督教新教教派都不接受“聖母無染原罪”這個教義

 

在這裏,以我有限的知識,簡單談談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的異同(如果要詳細地解釋可能需要一篇論文)。

 

前文說到,1054年,羅馬教區和君士坦丁堡教區因種種原因走向公開決裂,分別發展成為天主教和東正教。東正教在歐洲東部和東南部比較興盛,天主教主導西歐幾百年。

 

十六世紀,歐洲爆發“宗教改革”。很多教徒對天主教的教條、儀式、領導和教會組織結構不滿,紛紛從天主教教會獨立,自行組織基督教教會。他們被稱為基督教新教。

 

三大教派的相同點是相信聖經、耶穌基督、上帝救贖;不同點是教義分歧(因為對聖經原文的翻譯和理解不同)、教會組織結構等。

 

以儀式來說,東正教認為自己更為“正統”、聖物崇拜之風更為濃厚;天主教強調曆史傳承、儀式也比較複雜;基督教新教的儀式相對簡單。

 

以教會組織結構來說,天主教有統一的最高機構-羅馬教庭,下麵的結構是一級一級延伸;東正教沒有統一的最高機構,而是由16個平等的自主教會(基本上以國家劃分)各自管理轄區內的教務;新教教派更為鬆散,沒有統一的機構,而是各教派各自行事,教會組織更是自下而上延伸,各教派對教義的理解也有些許不同。

 

這些宗教教義分歧在其他一神教(猶太教、回教)之間也是普遍存在,多神教(佛教、印度教、道教)就更不用說了。

 

下一站,就是本次梵蒂岡博物館之旅的重頭戲 - 拉斐爾房間(Stanze di Raphaello)。

 

拉斐爾房間共有四個房間。這些房間曾是教宗儒略二世的住所。1509年,教宗委托年僅26歲的拉斐爾重新裝修內部。拉斐爾用了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大部分的壁畫,他的助手完成了剩餘的壁畫。

 

四個房間中最早完工的是機要室。它曾是儒略二世的圖書館,也是多數教宗機要文件簽字蓋章的地方。

 

拉斐爾在此作畫的概念是,帶進古代精神與基督教的和諧,以及反映儒略二世的圖書館的內容:神學、哲學、法學和詩歌四大主題。

 

機要室內最知名的畫作當屬《雅思學院》。它也是文藝複興時期的其中一幅代表作。

 

 

畫中的中心部位(C位),畫的是柏拉圖(以達芬奇為原型繪製)、亞裏士多德(以米開朗琪羅為原型);拉斐爾也把自己畫入畫中(在右邊的角落裏),完成文藝複興三傑的合體。

 

畫中的其他著名人物還包括:畢達哥拉斯、亞曆山大大帝、蘇格拉底、歐幾裏得、托勒密;另有幾個作者同時代的非知名人物。

 

第二個完成的拉斐爾房間是赫略多浴室。

 

這裏的壁畫繪於1511年到1514年,房間也得名於其中的一幅畫。

 

這裏的主題是基督在天上保護教會。圖為房間的天花板。

 

 

接下來八卦一下拉斐爾的私生活。

31歲時,拉斐爾曾與紅衣主教Bibbiena 的侄女訂婚;但直到六年後拉斐爾去世,也沒有成婚。據說是因為拉斐爾有成為紅衣主教(傳統上終身不婚)的雄心,而對結婚沒有興趣。

雖然沒有結婚,但拉斐爾身邊有情婦(最知名的是Margarita Luti),緋聞也不少。這可能是當時許多知名藝術家的通病。

 

第三間完成壁畫的房間是火災間,得名於壁畫《城門外的火災》。這個房間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查理大帝加冕》,該畫描繪了中世紀早期歐洲發生的一件大事。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蠻族在西歐大地上建立了幾個王國。幾十年後,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反攻,收複了大部分意大利領土。

 

公元八世紀,倫巴底人(蠻族的一支)打敗拜占庭軍隊,占領了意大利大部,危脅到羅馬教會的安全。在賄賂倫巴底人未果後,羅馬教宗求助於法蘭克人。

 

此時的法蘭克人由查理的父親 - 丕平當政,他剛剛建立了法蘭克的加洛林王朝。丕平擊敗了倫巴底人,並把其境下的包括羅馬在內的意大利中部地區送給了教宗,史稱“丕平獻土”。從此為教宗國(梵蒂岡的前身)的建立確定了法理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丕平是幾年前很火的電視劇《權力的遊戲》中的“小惡魔”提利昂. 蘭尼斯特的原型)

 

到了丕平的兒子-查理當政時,更是東征西討,把疆域擴展到今天法國、德國、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區,成為現代這三國共同的曆史遺產。

 

 

公元800年聖誕節,查理受教宗良三世於羅馬(舊)聖彼得大教堂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史稱查理大帝。這正是壁畫中所描繪的場景。

 

(在撲克牌中,紅桃K的原型是查理大帝,與大衛、亞曆山大、凱撒同列)

 

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同一時期隻有一人能稱為“皇帝”,即東羅馬帝國皇帝。通過加冕查理大帝,羅馬教會為自己找到了靠山,也為後來羅馬教會與君士坦丁堡教會(位於東羅馬帝國境內)的決裂埋下了伏筆。這種(通過教會加冕)的儀式也為很多後來的國王、教宗所仿效。

 

多年以後,查理大帝的後代們被天主教會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他們自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並把該稱號延續到1806年。

 

最後一間完成壁畫的房間是君士坦丁大帝廳。此時拉斐爾已經去世,房間壁畫由拉斐爾的助手創作完成。

 

這個房間的主題是基督教戰勝了異教。壁畫通過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生平反映這場鬥爭。

 

 

圖為該房間的天花板。注意中間樹立的十字架和下麵破碎的(異教)神像。

 

參觀完拉斐爾房間後,我們的梵蒂岡博物館之旅也接近尾聲。離開博物館時已經是下午四點了。此時在聖彼得大教堂外排隊等待過安檢的遊客已經明顯減少了。我們於是跟著排隊。排了不長時間,我們就通過安檢入內參觀了。

 

參觀聖彼得大教堂不用買票。

 

 

該大教堂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從計劃到落成用了將近兩百年的時間。

 

 

前文說過,舊聖彼得大教堂建於公元四世紀。到了十五世紀時教廷從法國阿維尼翁遷回羅馬時,這座屹立上千年的大教堂已經破舊不堪,且有倒塌的危險(結構性問題)。

 

經過討論後,教廷於1505年決定拆除舊教堂,再原址重建新教堂。一年後,新教堂正式動工興建。教堂建設曆經120年,先後由八位建築師主持,其中不乏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名人。到了1626年,聖彼得大教堂終於建成竣工。

 

作為教廷的“一號工程”,聖彼得大教堂的建設總共花費了4.68億達克特(Ducat, 當時的流通貨幣)。這筆花費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各種估算都有,從十幾億到上千億美元不等。以當時沒有印鈔機(都是用真金白銀)、缺乏現代金融工具、以及西班牙銀元剛開始流通(白銀不足)等因素,我認為它的花費大約是現代的幾百億美元。

 

聖彼得大教堂的建設資金部分源於出售“贖罪券”,這也引起了馬丁. 路德等神學家的不滿,成為宗教改革的導火線。

 

 

我們在大教室內待了半個小時,感受教堂的宏偉和宗教氛圍。

 

大教堂裏的“聖殤”雕像(Pieta), 米開朗琪羅的成名作,完成於1499年。

 

 

由於該雕像曾遭人破壞,為了保護文物,它現已被放置在一大片防彈玻璃後麵。

 

遊客們可以付費登上大教堂穹頂。如果是走樓梯登頂要走上551級階梯;如果坐電梯則還要走320級,才能登頂。考慮到天色已晚,加上走了一天路太累,我們最終選擇放棄登頂。

 

離開梵蒂岡後,我問夫人,羅馬與其他歐洲城市有什麽不同?夫人回答:

 

“從帝國羅馬到宗教羅馬—轉角處遇到千年。比起比利時、德國的中世紀歌德式教堂,羅馬的建築與雕塑更加昂揚向上,充滿了勃發的人文精神。從希臘羅馬到文藝複興,羅馬城的興衰冥冥中成為了這一傳統的載體與見證。 很多人都說羅馬讓人失望,對於我卻是讓人存了敬畏之心的驚喜不斷。”

 

這次梵蒂岡之旅收獲滿滿,但也留下了遺憾 - 參觀時間太短。我們在博物館中待了隻有兩個小時,對當中的文物收藏,不過是管中窺豹;下次如果有機會再去梵蒂岡,希望能在博物館待長點,登上聖彼得堡大教堂穹頂,參觀梵蒂岡城牆,甚至是坐車遊覽梵蒂岡花園(據說隻有限量門票,很早就售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