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初的羅馬,是意大利文藝複興的中心;經濟上也欣欣向榮。羅馬市民沒有想到,一場浩劫即將發生。
此時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已經在意大利的土地上爭戰多年,雙方互有勝負。因為天主教教宗偏幫法國,引起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不滿。
1527年春,兩萬名神聖羅馬帝國軍隊(主要是德意誌和西班牙雇傭軍)因得不到軍餉而嘩變。亂兵攻下羅馬城,洗劫商戶、教堂、修道院;教宗被困在天使堡中避難。
多日的劫掠導致成千上萬的羅馬市民死亡,財產損失不可估量,羅馬城陷入黑暗之中。教宗被迫向神聖羅馬帝國割地賠款,羅馬經濟陷入多年蕭條。
雨夜下的羅馬
1527年羅馬之劫是羅馬城最後一次經曆劫掠;以後的羅馬城雖幾次易手,但大體上還是有序進行的。
自十六世紀初宗教改革開始後,歐洲陷入了超過一百年的戰亂中(宗教戰爭、爭霸戰爭、民族戰爭),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直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定,才大體上結束了歐洲的戰亂。
和平的到來使得教廷終於有資金和人力在羅馬進行公共建設。位於波利宮前的特雷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就是在這一時期建成的。
特雷維噴泉是羅馬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噴泉;它高25.6米,寬19.8米。它從1732年開始動工興建,至1762年才全部完工。
在1953年的好萊塢電影“羅馬假日”中,赫本在特雷維噴泉拋出硬幣來表達自己的美好祝願。自此,該噴泉有了“許願池”這個名字。去許願池拋硬幣成為了羅馬三俗之一。
我們來到許願池時,正值它剛結束十幾個月的大修,重新對公眾開放。即使是晩上十點,這裏依然人山人海。我們好不容易才擠了進去,背對噴泉,拋下一個硬幣許願,打卡成功。
除了許願池外,西班牙階梯(Spanish Steps)也是另一個廣深歡迎的網紅景點。
西班牙階梯共135級,在1723年-1725年間建造完成;它向上連接由法國資助建成的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i), 向下連接山下的西班牙駐教庭大使館,所以才被稱為“西班牙階梯”。山下的廣場被稱為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
在電影“羅馬假日”中,赫本飾演的女主角坐在西班牙廣場的台階上吃雪糕,並在此與男主角第二次“偶遇”的經典畫麵令人難忘,也讓西班牙廣場成為羅馬熱門的旅遊景點。
我們早上六點多要從西班牙廣場旁的地鐵站坐地鐵前往羅馬火車站。經過西班牙廣場時,裏麵空無一人。
廣場中央是17世紀建成的巴洛克式噴泉,被稱為破船噴泉(Fontana della Barcaccia)。原先的噴泉小小的並不起眼,而且因為水壓小的緣故,所以就連噴泉的水都是細細小小的。後來設計師在噴泉外圍作了一條半淹在水池中的船,噴泉的水於是先流入破船,再從船的四邊慢慢溢出,加上整座噴泉幾乎隻和街麵一般高,感覺就真的很像是漏水的船即將沉入地底下。
前麵的圓柱名叫聖母無染原罪柱(La Colonna della Immacolata), 由教廷於十九世紀中期擺放。
圓柱旁的建築物即是西班牙駐教廷大使館,是全球最早的(現今仍在運行)駐教庭大使館,自1480年就開始運營。
由於急著去坐地鐵,我們沒有走近去看看。
除了建築物外,近代羅馬對世界的另一項貢獻是格裏曆(Gregorian Calendar), 這也是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曆。
直到十六世紀,歐洲依然使用源自於公元前一世紀的曆法。該曆法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Julius Caesar(明末傳教士把他譯為儒略.凱撒,現代漢語一般譯為尤利烏斯. 凱撒)於公元前45年1月1日開始公布執行。這個曆法以凱撒的名字來命名,稱為儒略曆(Julian Calendar)
儒略曆一年設12個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閏,平年365日,閏年在二月底加一個月,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因為1月1日是羅馬執政官上任的日期,故其被訂為一年的開始日。
幾十年後,羅馬皇帝屋大維(奧古斯都)因為八月份是自己生日,所以把二月的一天放到八月,從此二月隻有28天(平年),八月則有31天。
又過了五百年,基督教成為了羅馬的國教。基督教以耶穌誕生的年份作為公元元年紀年,以此類推下去。從此公元某年某月某日的記法就一直流傳下來。
儒略曆使用了上千年後,人們發現春分(即白天與黑夜時長一樣的日期)從3月21日一路推前到3月11日,終於意識到該日曆可能有問題。經過觀測計算,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65.2422天,比儒略曆的一年少了0.0078天。這個微小的差別,導致儒略曆每四百年就比實際的多三天。
1582年10月,教宗格裏哥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聽從天文學家Christopher Clavius等人的建議,對儒略曆進行改革。
首先是每四百年減少三個閏年。被減少的閏年位於每個世紀的第一年。規則是“每一個可以被4整除的年份都是閏年,但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份,必須也能被400整除才是閏年。因此,1700年、1800年和1900年都不是閏年,而2000年是閏年”。
其次,為了恢複日期的準確性(如春分、秋分、聖誕節等),改革將日期提前了10天: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之後即為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
(打開手機上的日曆Calendar, 翻到1582年十月,你會發現“消失的十天”。)
這個新曆法以時任教宗的稱號來命名,稱為“格裏曆”(Gregorian Calendar)
新曆法在羅馬頒布後,意大利、西班牙、波蘭、法國等天主教國家在當年就開始實施;新教徒居多的英國、英屬北美、瑞典則遲至十八世紀才正式使用格裏曆;東正教的俄國和希臘,則要到1918年、及1922年,才正式轉用格裏曆。(這也是為什麽俄國十月革命實際上是在格裏曆11月發生的)
但在民間,有很多人依然在使用舊曆法。東正教教徒依然使用儒略曆的日期來過宗教節日。現在東正教的聖誕節、複活節要比天主教的晚十三天。
雖然教廷在藝術、建築、宗教上對意大利多有建樹,但它在政治上的所作所為並不符合大部分意大利人的利益。
受法國大革命和1848年歐洲革命影響,意大利民族主義高漲,人民渴望統一。在埃馬努埃萊二世(撒丁王國國王,統一後成為意大利國王)、加富爾(撒丁王國首相)、加裏波第(意大利軍事家)等人的努力下,以及外部力量(拿破侖三世、俾斯麥)的幫助下,阻礙意大利統一的勢力被一一擊敗。
1870年,意大利軍進入羅馬;在分裂了上千年後,意大利終於獲得了統一。隨後,意大利王國遷都羅馬。
當我們從競技場和古羅馬廣場向西走時,在廣場上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大理石雕像。這座被意大利人稱為Altare della Patria(祖國聖壇)的紀念堂,是向帶領意大利走向統一的國王“維托裏奧. 埃馬努埃萊二世”致敬。
紀念堂用布雷西亞的純白大理石建造,設有宏偉的階梯,高大的科林斯圓柱、噴泉,巨大的埃馬努埃萊二世騎馬雕像,和兩尊雙輪戰車上的女神維多利亞雕像。這座建築寬135米,高70米。如果包括雙輪戰車和維多利亞,高度達到81米。建築的底層設有意大利統一博物館,和紀念一戰陣亡將士的“無名士兵墓”。
我們去的時候,該紀念堂沒有對公眾開放。
這座紀念堂背靠卡比托利歐山。由薩科尼設計於1895年;雕塑由全意大利的雕塑家雕刻。工程1911年開工,完成於墨索裏尼執政時期的1935年。
墨索裏尼執政前期,在羅馬進行了很多公共建設項目。我們參觀古羅馬廣場時經過的Via dei Fori Imperiali(帝國廣場大道)就是在那一時期興建的。
墨索裏尼的另一項“成就”,是解決教廷與意大利之間的曆史遺留問題。
1870年,當意大利軍進入羅馬後,天主教教廷龜縮在梵蒂岡城牆內;此後的五十多年,幾任教宗都把自己的活動範圍限製在梵蒂岡城牆以內,以示對意大利政府的抗議。史稱“梵蒂岡之囚”。
同時,教廷對意大利國王作出絕罰(撤消教籍)、禁止天主教徒在意大利政府中任職等手段作為報複。教廷和意大利政府的關係非常緊張。
墨索裏尼擔任首相後,即代表意大利政府與教廷,以解決這個問題。1929年,雙方簽訂《拉特朗條件約》。
條約規定,意大利????認教廷對梵蒂岡44公頃範圍內的主權;教廷在意大利國內擁有的地產(主要為教堂)具有治外法權和豁免權。
梵蒂岡承認羅馬為意大利首都。
條約亦對意大利歸還教廷財產、意大利的天主教主教任命、梵蒂岡公民權、意大利公立學校中的宗教課、意大利法律與梵蒂岡法律等作出了規定。
條約從法理上確立了梵蒂岡的主權地位;梵蒂岡與意大利的關係和解。
(二戰期間,丘吉爾向斯大林表達了對教宗過於偏袒墨索裏尼的擔憂;無神論的斯大林則回複道:教宗能有幾個師?)
如果不是墨索裏尼犯傻加入二戰,曆史對他的評價不會低於西班牙的佛朗哥。可是他硬要為了“恢複古羅馬的榮光”,把意大利拖入戰爭泥潭;最重要的是,與一戰不同,意大利在二戰中還站錯隊了。(1943年意大利國王逮捕墨索裏尼、重新站隊;代價是羅馬和意大利北部被德軍占領,但好歹讓意大利逃脫了“戰敗國”的命運)
加入二戰不僅使墨索裏尼身敗名裂,很多意大利文物古跡也差點毀於一旦,僅僅由於盟軍或者德軍的一念之差才得以保留。
二戰結束後,意大利宣布成立共和國,國王退位;羅馬的城市建設和交通建設有條不紊地進行,成功舉辦了1960年夏季奧運會。
圖為從梵蒂岡上眺望羅馬的第二十二區Prati (普拉蒂區)
最後,說說我們在羅馬的衣食住行等各種雜事。
我們從羅馬國際機場(Aeroporto internazionale Leonardo da Vinci)下機後,本來想用Uber去酒店,被不通英語的司機退單, 因為他怎麽都找不到我們, 結果隻能排隊坐的士。
我們住的地方是位於羅馬舊城區Via degi Spagnoli 小巷旁的Air B&B公寓。兩天花了$225。現在這幢Air B&B可能不再營業了。
我們住的地方走路五分鍾可到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這裏房子的樣式和我們住的公寓差不多。
我們在羅馬就坐了一次地鐵(去火車站),主要是坐輕軌和公交車。走路也很多,幾乎等於走了半個馬拉鬆;雖然吃了很多,最好還是瘦了回來。
圖為在羅馬麵包店吃的麵包
我們在去羅馬前很擔心這裏的扒手。但在羅馬卻沒有遇上什麽狀況,可能是因為街上有很多軍警,加上天冷,小偷都回家呆著吧。(我們在南法真的被小偷“光顧”過)
十一月底羅馬的天氣又濕又冷。我們靠逛街立刻買的衣服續命,我還感冒了。
圖為燈光明滅的雨中羅馬
圖為雨停後的羅馬夜景
我們在羅馬的第一頓晚餐在Osteria Da Mario。該餐廳離萬神殿不遠。
來羅馬之前,我向組裏的意大利裔同事請教旅遊攻略;他向我推薦了這間餐館。他說這裏口味地道、價錢平民,他的意大利親友每次去羅馬,都一定會去那裏吃一頓。
我們在那裏吃了鬆露巧克力、培根蛋醬意大利麵、番茄煙肉麵等食物;果然名不虛傳,大讚。
我們在羅馬的第二頓晚餐在Osteria Barberini 吃。
我們點了白鬆露意麵、黑鬆露牛排、緞帶麵等。味道不錯,價格也不貴。
第二天早上,有時差的我們起了一個大早準備一天的羅馬暴走之旅。 當天又冷又濕,急需一些咖啡因來開啟一天。 我們上網看推薦,就在樓下進了一家咖啡館,看起來像一個酒吧。
我們有點左顧右盼,遲疑是不是走錯了。 結果一個大叔在櫃台朝我們招手。我們試探著說了“咖啡” , 大叔笑容燦爛,拿出一個長長的單子—— 都是什麽no 什麽no 結尾的看不懂,也沒圖。
我們就比劃著說要最多人點的。 大叔“啊” 表示懂了,轉身搗弄了一陣,拿出一個小托盤,一個expression shot 杯,一個紙巾,一塊巧克力。
這個時候一個本地大叔風風火火走進來,點了這麽一個shot(小杯) 一口悶後又腳步如飛走了。
我們幾個又商量了一下,發現櫃台還有雪糕甜品餐單(menu),於是又在大冷天試了甜品。 掌櫃大叔很開心和我們滔滔不絕,還主動要求合照。
回來後,我上網看到,“在意大利能夠點到跟美國咖啡店最相近的飲品就是caffè americano. 基本上就是濃縮咖啡兌熱水。如果你想在意大利找到美國那種大杯咖啡,你會失望的。 ”這段話很精準。
就這麽一次在羅馬喝咖啡的經曆,讓我感受到了美國與意大利咖啡文化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