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南加州居民來說,去猛獁湖或者太浩湖滑雪是他們冬季的必備項目。如果不想舟車勞頓開那麽遠的路程,那麽去南加州的大熊湖(Big Bear Lake)賞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在剛剛下完大雪的時候。
大熊湖位於洛杉磯以東100英裏,約兩個小時車程的距離。這裏的海拔超過2000米(6700英尺),附近聳立的聖貝納迪諾山山峰高達海拔3000米。如此的海拔高度和特殊的地形,讓大熊湖一帶會在冬天下幾場中等程度的雪。然而,由於這裏降雪一般是斷斷續續,再加上白天的氣溫也在冰點以上,因此來大熊湖賞雪的最佳時間隻能在下雪的一周以內,否則積雪就會融掉。
2018年三月初,新的一輪冬季風暴來臨南加州。據天氣預報,大熊湖一帶會在周末降下3-4英寸的雪。大雪會一直下到周日上午。我們決定開車在周日中午前往大熊湖賞雪。
從山下前往大熊湖有三條道路。最便捷的是西邊的18號公路和南邊的38號公路。還有一條是先走15號公路去北邊,再轉18號公路經後山到達大熊湖。由於大熊湖所在的山峰呈東西走向排開,潮濕的雨雲層在此會被擋住,在山的南邊形成地形雪(雨),所以南邊道路積雪較厚,北邊則沒什麽積雪。考慮到大多數人會走南邊和西邊的便捷通道,再加上大雪會讓道路擁堵,增加駕駛難度;我們決定還是繞遠路,從北邊的後山上山。
中午時分,我們沿著15號公路向北行駛。當越過山口時,前方已是一片銀裝素裹。我們在蘋果穀(Apple Valley)吃過午飯後,轉往18號公路向東南方向行駛。路上的車輛稀稀疏疏。路兩旁的建築則比較老舊。當我們開到公路的最高點附近時,看到兩旁的積雪逐漸增多。越過山嶺來到了山的南坡,看到外麵已經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又開了二十分鍾,我們來到了大熊湖的度假村和遊客中心。在停車場外麵已經看到了幾英寸的積雪覆蓋在路邊。
我們在雪地裏打起了雪戰,過了一把癮。稍後,我們開車前往大熊湖岸邊。路上看到附近有幾處滑雪場,遊客還挺多的。由於我們這次賞雪屬於走馬觀花,沒有準備好滑雪,因此也沒有進去。
我們來到了大熊湖北岸的博物館(Big Bear Discovery Center), 順便就近觀賞大熊湖的美景。
大熊湖其實是一座水庫。1884年,當局就已在此築壩攔截溪流(Bear Creek), 蓄水而形成一座兩萬五千立方英尺的水庫,以供山下農業灌溉所用。到了1912年,當局又對原有大壩進行了擴建,使畜水麵積增加到七萬三千立方英尺。今天的大熊湖也就此成型。
上世紀三十年代,連接大熊湖的18號公路和38號公路通車,旅遊觀光業開始在大熊湖畔興起。這裏的夏天比山下要涼快,冬天的幾個月時間裏可以賞雪,有空還可以去附近遠足、露營、釣魚、遊泳、劃船、及進行其他水上活動;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定居和度假。這一帶逐漸建起了度假村、酒店、和民居,湖畔南岸的大熊湖鎮和東邊的大熊區是這裏最大的兩處居民區。
下午四點左右,我們決定開車下山回家。根據手機地圖顯示,從西邊直接下山的18號公路走走停停,反而從南邊繞路下山的38號公路比較順暢;我們逐從後者開車向南行駛,在天黑前下了山。
幾天後,我們才了解到另一位朋友也在當天開車前往大熊湖,但他選擇早上從西邊的18號公路上山,結果在路上堵車堵了好幾個小時。我們慶幸我們當天從北邊繞路進山的決定。
後記:這幾天大熊湖地區在下大雪,積雪厚度達到46-60英寸;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準備好開車上山賞雪。(據說這周六的雪場門票已經全部售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