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正文

百年回望 1915 SF World Fair (3)

(2015-11-05 13:18:50) 下一個

世博會-科技篇
演唱會有明星,世博會也有自己的明星-新科技、新發明。
盡管它們現在已經老了,離開了燈光舞台;但當年它們剛出道的時候是全城轟動,紅極一時。
且讓我帶領追星一族去看一看這屆世博會明星們的風采。


第一個明星和汽車有關。雖然在1915年時,汽車已經問世20多年,但佷多人對它仍很陌生。賽車是一個讓平民百姓了解汽車的一個很好的渠道。本屆世博會組織了幾次賽車比賽。看著一輛輛汽車奔馳而過,觀眾們除了大呼刺激過癮,不少人心中也躍躍欲試,想擁有一輛自己的汽車。
貼心的福特公司抓住了人們的這種心理,索性把全套生產線搬過來,讓消費者了解一輛汽車從無到有,從零件到成品的全過程。這是汽車生產線第一次登上世博舞台。
在此之前,汽車的生產方式相當鬆散,效率低下。1913年,福特公司引進了完整的汽車生產線,每名工人隻負責一道程序,效率據說提高了八倍之多。

圖片源自網絡


回到主題,褔特公司的汽車生產線安裝在世博園的運輸館裏,每天運作3個小時,周日除外,每10分鍾有一輛汽車下線。整個世博會期間,共有4千多輛汽車下線,並被早已心急如焚的消費者提前幾個月就預購一空。


同有一定名氣的汽車相比,另一個明星 - 飛機,才剛剛出道。問世不過12年的它,並不為世人所了解。
為了讓人們更好地認識這個新事物,世博會舉行了多場飛行表演。
據說這是美國當時規模最大的飛行表演。
聽到這個消息,群眾們紛紛來看熱鬧,嚐新鮮。伴隨著飛機的起飛,拉升,盤旋,俯衝,降落,都充滿了人群中的歡呼聲、讚歎聲。


(圖片源自網絡)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飛行表演的背後,是美國強大的科技實力,這在世博園的機械館中有所體現。
機械館中主要展示工業設備,包括電梯、大型發動機,機械工具等等。
其中最有意思的展品,莫過於隸屬舊金山觀察家報的一台全球最大的彩色印刷機。這台印刷機還現場印製該報的周日版。


本屇世博會的主題是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為什麽說了這麽久,仍不見主角 - 巴拿馬運河登場呢?別急,正所謂眾裏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燈火闌珊處。主角就躲在一個角落裏,接受眾人的膜拜。這就是占地5英畝的巴拿馬運河模型館。
巴拿馬地峽的最窄處隻有64公裏。然而,要在如此地形複雜的熱帶雨林地區開掘運河,卻堪比愚公移山。
最大的困難在於工程的開挖量。為了減少工程區的河流/洪水對運河的影響,以及降低工程開挖量,當局選擇了用船閘建造梯級運河的方案。船隻從大西洋進入後,將經過3個船閘,使水位從海平麵(即海拔0米)提升至海拔26米。經過兩個人工湖和3個船閘後,船隻將被降低至海平麵高度進入太平洋。

圖片源自網絡)


為提供船閘所需的用電、用水,工人們在査格裏河(Chagres River)入海口附近攔河築壩,創造出一個巨大的人工湖-加通湖(Gatun Lake),減少了工程量,方便了通航,並部分兼有防洪的功能。
這些細節在運河模型館上全部得到了展現。主辦方用了7個月的時間完成運河模型,再用5個月鋪上人工植被。參觀者可清楚地看到船閘、浮標、大壩、加通湖、和輪船的模型。船閘的開關可自動操作;伴隨著水位的上升與下降,船隻在運河裏往來穿梭,就像是真的一樣。


館內可容納1200名觀眾。每位參觀者手持電話接收機,一邊在環繞運河模型的移動平台上參觀,一邊聆聽接收機裏的講解。平台環繞運河模型一周需要23分鍾,觀眾不用走動就可瀏覽到運河的方方麵麵。
巴拿馬運河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它連通兩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