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38)
2022 (46)
2024 (126)
2025 (6)
內亂方平,外患又起。在國人心中,兩次鴉片戰爭的屈辱,火燒圓明園的陰影揮之不去。隻是隨著通商口岸的開通,列強的胃口得到了暫時的滿足,中外之間才沒有大的衝突。然而在華的洋人,尤其是傳教士,與國人的衝突日趨增加,而每次華洋衝突,都伴隨著列強以武力相威脅,迫使清政府屈服的類似故事。
麵對列強的武力威脅,清政府分為兩派,守舊派與洋務派。守舊派主要是朝庭中的元老大臣。他們認為中國是天朝上國,舊有的傳統,經驗等等是最棒的,不用向外國學習。應當以不變應萬變,恪守祖宗之法。守舊派通常大談孔孟之道,仁義的思想。認為隻有堅守傳統舊物,拒絕任何外來科技的引進,才能守護朝廷。麵對列強的船堅炮利,他們采取鴕鳥政策來應對,希望用仁義道德來感化列強。
保守派的思想遭到了洋務派的批判。洋務派主要由經曆戰火,見識過洋槍火炮厲害的地方實力派組成。他們認為守舊派隻會高談闊論,卻不幹實事。19世紀中葉的中國,遭遇到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前舊有的傳統,技術等,已經大大落後了。隻有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機器生產,才能增強中國的軍事經濟實力,免受外國的侵略。
當權的慈禧太後,既想安撫朝中的保守派,又希望穩住地方上的實力派,因此采用妥協的方針。中央政府的官僚製度一如既往,祖宗之法不變;地方上的洋務運動咱也不幹涉,井水不犯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