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 ZT - 「爭分奪秒」及早診治鼻咽癌
(2014-10-29 10:42:22)
下一個
40多歲的Steven(化名),正值事業高峰期,每天拚命工作,某日他偶爾發現頸側有點腫脹,擔心下決定求醫;由於頸部淋巴結腫大可能是鼻咽癌的征狀,家庭醫生遂安排他接受抽血檢驗,偵測血液中EBV-IgA (EB 病毒抗體)指數;當時,由於檢驗結果呈陰性,他便即時放下心頭大石,沒有持續跟進;半年後,他因出現流鼻血等征狀,求診耳鼻喉科醫生,沒想到經內窺鏡檢驗後,竟發現其鼻咽癌腫瘤已經非常明顯,經進一步檢查後,更證實癌細胞已出現擴散,屬第四期(即晚期)的鼻咽癌個案。
早期的鼻咽癌征狀並不明顯(甚至可以全無征狀),鼻咽癌的高風險一族,例如有直係家族病史(特別是平輩如兄弟姊妹曾患鼻咽癌)者,亦未必能對此症有足夠警覺性,直至出現病征如唾液帶血絲、流鼻血、單邊耳鳴甚至視力受影響時,才急急找醫生檢查。
現時的鼻咽癌初步檢測方案,主要以血液測試為主,包括血液EBV-IgA (EB病毒抗體)指數測試,以及血液EBV-DNA測試等;若經測試後有懷疑,醫生會安排病人接受進一步的內窺鏡檢查,及抽取鼻咽組織作分析。
要留意的是,無論是在血液測試中檢驗EB病毒抗體或是DNA,臨床上仍有機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情況;最令人感到無奈的,莫過於像文首提及的Steven(化名) 般,即使在病發較早階段主動求診,可是卻因為EBV病毒抗體測試的「假陰性」結果,導致及早治療的機會被延誤了。所以若病征持續,應即尋求耳鼻喉科醫生意見。
隨著新一代的鼻咽癌測試技術引入,醫學界希望能令此症的診斷技術再次提升,這個被稱為「鼻咽癌細胞基因測試技術」,原理是由醫生以特製刷子收集鼻咽表層細胞作樣本測試,以定量聚合酶鏈鎖反應(Q-PCR)技術檢驗EB病毒基因指數。
此刷拭活檢可在診所進行,一般家庭科醫生亦可執行此檢查,醫生會以特製刷子經口腔進入鼻咽輕掃,直接采集鼻咽表層細胞樣本作檢驗,準確度達99%,更有助偵測出非常早期的鼻咽癌個案;若本身屬患鼻咽癌高風險人士,即使未有明顯病征出現,亦可考慮先接受有關檢查,爭分奪秒,及早揪出癌魔。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張國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