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八十九十年代中美友好的關鍵是美國的心態和現在不一樣。

(2025-02-06 07:40:49) 下一個

當年中國落後, 和美國相比有巨大的落差。1978年中美建交時,兩國人均GDP差距達70倍(中國156美元vs美國1.06萬美元). 米國政府和人民以強烈的優越感和中國交往,你們中國太落後了,即使有100年,中國也不可能超過米國,和中國交往一下,讓中國生產一些牛仔褲,讓米國人民有廉價產品,再向中國傳播米國的優越先進的民主製度。

八十九十年代不僅米國有優越感,就連中國去美國留學的學子們也有強烈的優越感。男生都在國內找到校花,國內的美女非留美學生不嫁。85年讀研時同級的校花和一個帥哥好上了,校花的母親死活不讓女兒和帥哥談戀愛,校花的母親一定要讓女兒嫁給一個大6-7歲在米國讀博士·的校友。該女生一畢業就和這個博士結婚,來美後做了全職太太,那個博士畢業後,又做博士後,在本校找到一個faculty 職位,兩年前以正教授的職位退休,修成正果。

九十年代在米國進修的時候,係裏有幾個來自中國的男博士生,其中一位在國內找了空姐,還有一位在國內多次選秀,終於抱得美人歸。

30多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美國人,也包括我們自己,都沒有預料到中國的高速發展,從一個貧窮國家,發展到老二的地位,從各個追上或超越米國,已經威脅了米國的地位和利益, 米國有些心慌, 再這樣下去,老大的地位不保,必須全麵壓製中國,在21世紀這樣的大環境中,軍事手段不是最佳選項,也不一定打的贏,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已經讓米國喪失信心。對付中國的唯一選項就是製裁和貿易戰。禁止中國得到先進技術,限製或不讓中國從國際貿易中獲得利潤。米國的一個大學的政治教授說過製裁太晚了。

米國的製裁圍堵中國有效果嗎? 有,製裁圍堵確實減慢的中國的發展速度,增加難度。即使在中美蜜月時期,米國對軍用技術,空間技術等高精尖技術是嚴防中國的。沃爾夫條款就是一例,軍用飛機發動機,導航技術,航母技術等等從來不讓中國人接觸。

米國的嚴防死守也逼得中國人自己研發,經過30年的積累,中國在高科技方麵終有所成。 下麵僅僅是幾個例子:

北鬥導航係統,如果當年不咬牙搞出這個係統,現在怎麽和米國叫板?即使導彈能射2萬公裏也沒有用,米國一關燈,導彈變瞎彈;

TBM隧道盾構機,如果不研發這個東東,東方大國現在就不會有世界第一的高鐵,以及大量高速公路,城市地鐵的建成;

高性能軍用飛機發動機,沒有高性能軍用飛機發動機的研發成功,現在就不會有6 代機;

民用客機,C919 逐步量產,C929已經完成設計,即使不出口,國內民航市場夠大,養活Comac 不成問題。

民用客機發動機,CJ1000A 在做最後測試,CJ2000 在2030年即可定型生產;

空間站,別人不帶我們玩,我們自己建家家, 自己玩,米國想來,門外站著等吧;

高鐵技術,有人會說是偷來的,不管怎樣,現在是一家獨大,有的國家教也教不會;

航母製造,和高鐵一樣,沒有幾個國能造,

6代機,一下子出了兩個, 米國還是PPT;

電磁彈射技術,不用蒸汽,直接越過,省水了,也保護環境;

電動車,電池和控製係統,Tesla 可能先進些,但是東大的產量和出口量是第一;

還有很多,我不不一一列舉了。

還有老大難的項目,就是芯片。中國還在啃泥,但是有人說沒有美國的技術中國永遠搞不出來。真的嗎,再過5年回頭看看。

等東大有了10個航媽, 10個076,米國就會對東大友好。哥倆好,來一杯!咱倆一家一半,你東麵,我西麵, 永世和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cager812 回複 悄悄話 平頭百姓和“刁民”有什麽區別?
leslieking 回複 悄悄話 平民百姓都站起來了,與地球上別地方人平起平坐,挺好。
矽穀工匠 回複 悄悄話 1971年尼克鬆金本位脫鉤,就是為了全球貨幣化。全世界都按照市場currency的鼓點走,各司其職。印鈔的起點是猶太人的私人俱樂部美聯儲。很快,鄧小平就來了。說實話,鄧是猶太人關照的,他是“走資派”和“修正主義”。猶太人轉變不了赫魯曉夫,就鄧了。其實蘇聯也可以當世界工廠的。全球化從那時候就開始了,雖然開始幾十年大部分人看不出來。八九年民運基本就是猶太人幫著鄧照顧了,美國的所謂“製裁”隻有幾年,中國就拿到大單了。
桃花潭 回複 悄悄話 西方的心態變了,一部分海華的心態變了,香港人的心態也變了,因為十四億如果發達起來,必然要動他們的奶酪。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雙方的心態,和以前都不同了。鬧離婚的男女雙方,當事人自己說不清,別人更說不清。
矽穀工匠 回複 悄悄話 The Jews were running the show then already ... the average Chinese and American just don't know. Globalization started 1980.
MoatCity 回複 悄悄話 來美四十年了,親眼目睹美國政界,商界,及社會對中國態度的轉變。有時候感到費解,怎麽會變成這樣?看到美國政界及議會有些人對中國的仇恨,感到不僅僅是政治製度及經濟競爭,好像有種族歧視的味道?有點幾十年前對日本的味道。包括歐洲對中國的態度--覺得是白人優越之上的思維在作崇?原來商界要占領中國市場,共和黨又支持企業,商界的遊說起作用,覺得現在這些不靈了。這麽仇恨下去,感到以後在美華裔日子不好過。
京工人 回複 悄悄話 八九十年代中美蜜月重大的原因除了樓主說的中國太落後,拉著中國共同對抗蘇聯也至關重要,美國甚至怕中國軍力太弱,總催促中國加強軍力,並願意幫助中國改進殲8二等軍事設備。80年中國和西方共同抵製莫斯科奧運,84年洛杉磯奧運中國隊和南斯拉夫隊出場獲得全場觀眾起立歡呼,共同抗蘇對西方國家民眾心理影響更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