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鹹豐托孤的八大臣,為何鬥不過個26歲的慈禧?全因一個致命錯誤!

(2024-09-15 18:18:06) 下一個

https://www.sohu.com/a/809240296_120016954?scm=thor.47547_15-300008.0.10126.1101.topic:47547:110063.0.9.a2_3X3330&spm=smpc.channel_258.block12_93_QQ9lg4_2_fd.1.17264471112179Q2Ik31_1090

 

鹹豐托孤的八位大臣,為何鬥不過26歲的慈禧?全因一個致命的錯誤

1861年十月的一天,北京菜市口押來了一犯人。

這個犯人,身肥麵白,白袍布靴,頭發胡須淩亂不堪,手腳皆被綁縛,動彈不得。

看熱鬧的百姓有人朝他扔雞蛋,有人朝他扔泥土、石塊等雜物,不一會,曾經不可一世的他,頓時變得“麵目全非”了。

此人正是肅順。

清文宗鹹豐帝執政時期的寵臣,權傾一時的大人物。

到了菜市口,監斬官睿親王仁壽驚堂木一拍,大喝一聲,要犯人肅順跪下。

然而肅順不僅不跪,還滿口大罵著慈禧,一時氣得仁壽火冒三丈。他直接命令劊子手執大鐵柄擊碎了他的膝蓋,敲斷了他的雙腿。

接著肅順被強行按下,在劊子手手起刀落之下,結束了其輝煌而淒涼的一生。

要知道,他曾是顯赫一時的權貴,還是鹹豐帝托孤的顧命大臣之首,為何最後會落到如此下場呢?

鹹豐帝“托孤八位重臣”

1860年,天津淪陷,眼看列強就要進軍北京。

鹹豐皇帝聽取了大臣的建議,留下恭親王奕?和外國大使談判,他則攜帶著女眷逃往承德的熱河行宮。

1年後,1861年,年僅30歲的鹹豐帝憂勞成疾一病不起。

彌留之際鹹豐帝將年僅6歲的長子載淳立為太子,並任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載垣、端華、景壽八人為“讚襄政務王大臣”,即後來的顧命大臣。

同時為了避免這八人專政,搶奪江山,鹹豐皇帝還特意給慈禧和慈安兩位太後,分別授予了

“同道堂”和“禦賞”印章。

當時規定,如果要下達聖旨,在經過八位顧命大臣同意之後,還需慈禧和慈安兩位太後分別蓋了“同道堂”和“禦賞”印章後才能生效。

在鹹豐帝看來,這樣做的話可以使外戚和權臣相互製衡,等到載淳羽翼豐滿時,又可以重振江山了。

慈禧太後策劃行動

但是令鹹豐沒有想到的是,不僅他低估了慈禧的智慧和手腕,連八位顧命大臣在26歲的慈禧麵前也顯得“不值一提”。

要知道,八位顧命大臣都是身經百戰,經曆過無數次的宮廷爭鬥,個個見多識廣。

尤其是顧命大臣之首的肅順,不僅能力出眾,才華橫溢,深得鹹豐器重,也深諳官場之道,多年都是鹹豐的寵臣,權傾朝野。

但正因如此,也暴露出肅順一個致命的缺點,驕傲而輕敵。

麵對年幼的載淳,和兩位年輕的太後,肅順根本沒將其放在眼裏,更沒有放在心上。在他看來,不過是女流之輩。

而慈禧不僅對肅順充滿了戒備,還因為肅順的多次輕視,慈禧心中充滿了恨意。

可以說,從鹹豐駕崩的那一刻起,慈禧就開始預謀斬殺八位顧命大臣了,尤其是肅順。

載淳即位後,為了穩固新帝的統治,其實那都是慈禧的想法,分別封授了西宮與東宮兩位太後,即慈安太後和慈禧太後。

當時慈禧年僅26歲,卻已顯露出對權力的極度渴望。

她不滿於僅僅作為一宮之太後的地位,心中暗自盤算,妄圖效仿漢代的呂後,實行垂簾聽政,從而將朝廷大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然而,她的這一請求當時遭到了八位顧命大臣的一致反對。

八位顧命大臣,援引祖法,聲稱“祖法無此例”,堅決回絕了慈禧的野心勃勃之舉。

麵對這樣的挫敗,慈禧並未善罷甘休,於是開始尋求新的計劃。

她一方麵軟磨硬泡的從慈安太後的手中,拿到了“禦賞”的印章;另一方麵親自寫了一封信,拖心腹送給了遠在北京的恭親王奕?。

奕?原本就因鹹豐帝托孤時未將自己列入其中而心生憤慨,加之鹹豐帝時期八位顧命大臣一直在將其邊緣化,令其有著各種不滿。

搬倒“八位顧命大臣”

當他收到慈禧的信後,頓然為之一振,心中豁然開朗。

恭親王本就想等待合適的時機謀定而動,沒想到機會這麽快就來了。

於是,他借口吊唁鹹豐帝來到熱河。在鹹豐帝的靈樞麵前伏地大慟,聲徹殿陛,旁人無不跟著流淚。

接著他提出要麵見寡嫂和侄子,以示安慰。

當時肅順看到恭親王如此的感情真摯,忽然覺得奕?也沒有想象中的危險,也根本不知道慈禧與恭親王之間有密謀,於是就答應了奕?的請求。

恭親王和慈禧太後單獨談了兩個多小時,密謀了下一步的行動。隨後恭親王就急匆匆地回京籌備政變的一幹事宜。

回到京後,恭親王一方麵收買了手握重兵的兵部侍郎勝保和大將僧格林沁,另一方麵與英國秘密協商,爭取他們的支持。

1961年9月的一天,天氣晴朗,初秋的空氣溫熱中有著絲絲涼意。

在八位顧命大臣的安排下,鹹豐帝的靈柩正式啟程,從承德熱河行宮運送往北京。

行了一兩日,心懷計劃的慈禧,以同治皇帝年幼體弱為由,讓八大臣中的載垣、端華與她們穿小路先行回京,剩餘六大臣扶樞走大道後行。

肅順等人未加思索,便同意了慈禧的請求。然而就是這一疏忽,為他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行走在小路上,慈禧一直催促車夫趕路,結果比肅順等人的車隊早了三天到達北京。

回宮第二天,兩宮太後和恭親王宣讀諭旨,曆數肅順、端華、載垣等罪狀,將他們革職。

接著,恭親王示意侍衛將端華、載垣擒拿,使得他們失去了向肅順通風報信的機會。

待六位重臣隨靈車回到北京時,迎接他們的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冰冷的鐵鏈。據文獻顯示,當時肅順在行至密雲時,就直接被逮捕了。

政變來得太快太猛烈,肅順、載垣、端華三位核心人物慘遭殺害,其餘臣子無不被革職削權。

尤其是肅順,因此前多次得罪慈禧,使得慈禧懷恨在心,特別下令將其在菜市口斬首示眾。

按照大清律規定,滿族貴族享受特權,宗室人員犯罪,不得判死刑。

而慈禧為了泄憤,竟然不顧大清之律,還是對肅順處以了極刑。

如今看來,慈禧的勝利,不僅源於她的心智和魄力,更得益於顧命八大臣的輕敵和自負。

這八位久經沙場的政治家,竟看不透一個後宮婦人的心思,任由她布下殺局,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多少還是令人悲戚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ager812 回複 悄悄話 這樣的事以前有過,再來幾次也是當然的,不是說好的接班人成了“叛徒”,“賣國賊”,“xxx”。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