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來出現的異祥反應,讓絮文不得不想到懷孕的可能性。
來德國已經幾個月之久,結婚也已經兩個月過了,懷孕的事還沒有擺在了兩個人的議事日程上。
絮文希望早日能夠擁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対於這個問題,在這個家庭已經變得很是敏感和神經。
雖然是新婚燕爾,性事頻頻,但是克勞斯總是找各種借口,願意借助於那層薄薄的東西,來阻止懷孕的可能,就是安全期避孕也是謹慎了又小心,為了這件事兩人不知吵了多少回,克勞斯給出的理由是;他對於組成一個多口人之家的憧憬一直是很糟糕的,這個家庭兩個人的存在勝過三個以至更多人的存在,因為他來自於一個破碎的家庭,又在一個不健康的環境中長大,所以這種陰影一直貫穿於他的整個一生,而且這種消極的陰影以至於影響到他對今後這個家庭成員的變多,因為是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重蹈他的覆轍,也從類似這樣一個破碎的家庭中長大成人……
“破碎的家庭都是人為的,如果大家都想好好過,就不會有什麽破碎家庭發生,你為什麽總是想得這麽灰暗和消極,又為什麽隻考慮自己,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呢?身為一個女人,我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因為它也屬於我人生的一部分,也是家庭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也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孩子,我作為一個女人的一生就不完善不完整,作為一個家庭也短缺了它前行的動力。”
“如果過兩年,我們之間的認知程度都已經穩定和增強了,也未嚐不是可以考慮的事情,隻是現在容我直言,我…現在還是対於孩子的到來,還沒有充滿的信心和做好充分的準備呢!”
“一個沒有孩子的家庭,也就意味著越過越散,也將越過越乏味,越過也失去了越來越深厚的意義。” 絮文一字一字地陳述著自己的觀點,想方設法地去說服固執己見的丈夫。
“那隻是你的理論,在德國許多家庭沒有孩子,而他們的關係反倒更加堅固和穩定。”克勞斯也是理直氣壯地振振有詞著自己的經綸。
“如果你擁有了自己的孩子,才感到自己生命的延續,才能感到生活的意義和生命存在的價值,將來你的晚年才能有了一種保障和保證。”
“養兒防老那是在中國,中國人是反哺式的養兒理論,希望我哺育你長大後所付出的辛苦,能夠換來你對我年老之後的負責,而在這裏養孩子的現實是,等你把孩子辛辛苦苦地撫養長大,到了十八歲之後就各行其事,並且也到了井水不犯河水的時候了,在這裏有了問題你找政府比你找自己的孩子有用且好使,當然也有它的萬分之一好處,那就是等你老了,可以換來長大的他來拜訪你幾次而已。”
“你為什麽就絲毫沒有考慮我的情感。” 絮文知道這是兩種文化觀念的衝突,並且到了誰也說服不了誰的地步,無可奈何之下隻能再搬弄感情這張牌。
“我隻是說現在還不行,再過兩年還是可以考慮和商談的事情。”
這種爭吵經常發生,而且沒完沒了,兩個人各抒己見,互不相讓,所以幾乎讓絮文不敢再奢望克勞斯暫時的轉變了。
如果現在真的懷孕,那這個“成果”是不是來自於安全期的漏網之嫌呢?
她考慮到這個消息如果馬上對丈夫公開,那麽對於現在這個家庭不知是好?還是壞?而且沒完沒了的討論及爭吵已經讓她心冷腦煩,她打算先斬後奏,等生米做出了熟飯之後,再來看他還怎麽說……所以她瞞著丈夫克勞斯獨自預約了婦科大夫。
這個婦科大夫的診所跟絮文的家庭醫生在一起,他們同屬於一家治療中心,當絮文意識到今天要去的婦科大夫是和那個懂中文的家庭醫生西蒙在同一個地址的時候,她的腦子裏立刻又浮現出他談論中國時的情深悅色和眉飛色舞的神態,還有他臨別時那溫存而又期待的笑容,心裏莫名其妙的產生了某種期盼。
早早就來到治療中心的絮文習慣地拿出了手機,翻看著來自於中國的新聞報道,以此同時她的眼神也不時地張望著那個靠右手邊的房間——屬於西蒙的那間診所。
從裏邊進進岀出的病人來看,他今天應該在,他應該現在正在裏麵工作著……
房間裏很安靜,剛才從哪裏走出的那個女病人緊緊地把門帶好,好像生怕有什麽閑雜人員冒然闖入,看得出來她神清氣爽的,臉上帶著愜意的笑容,想必是治療的效果很讓她滿意,而馬上走進的新病人,開門的那一瞬間,絮文瞥見了那個高高瘦瘦的西蒙正端坐在桌前,她多麽希望那個門能夠多開上一會兒,那怕是多開幾秒鍾,也能夠讓正端坐在桌子前的西蒙注意到自己今天也恰巧在這裏,他們今天在這裏又有緣相見了……
直到叫號的護士叫到絮文的名字的時候,絮文才意識到今天的再一次相逢已經沒有了可能,說來也巧,當絮文馬上要離開座位的時候,右邊的診所的門突然被打開了,那個瘦廋高高的西蒙一邊叫著護士的名字,一邊從房間裏走了出來,當他無意識地瞥見已經從椅子上站起,正衝著他笑的絮文的時候,臉上的笑容也徐徐地綻開,就好像三月的桃花遇到了駘蕩的春風一般……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