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家中概初級能源企業市值在多倫多交易所創業板上卻被嚴重低估。該股上周五收於0.50加元,公司市值僅為不到6000萬加元。與其資源儲量及基礎設施價值相比,超準能源公司市值折價高達82%。
公司首席執行官Ming Wang表示,過去四年中,天然氣價格一路下滑。然而,超準能源通過鎖定天然氣銷售協議、確定項目商業性、項目建設以及天然氣運輸等方麵成功將LS36-1氣田推進至商業生產階段。“但目前,我們的成就卻沒能獲得預期的市場反應。”
中概股信譽危機
加拿大上市的中國背景公司在嘉漢林業(Sino-Forest Corp.)事件後信譽大減。作為北半球最大私人林業公司,嘉漢林業於2011年遭著名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獵殺”。渾水公司指嘉漢林業誇大自身資產和收入規模,致使其多交所股價大跌80%,最終於次年5月被摘牌。而油氣價格的下跌對超準能源這樣的中概能源股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超準能源公司於1995年在加拿大上市,其加拿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40%。
公司首席財務官斯圖爾特·喬伊娜(Stuart Joyner)指出,超準能源的情況與嘉漢林業完全不同。“不是所有在加拿大上市的中概企業都一定不好。我們一直在按照規矩做事,也在為股東創造真實的價值。”
東海氣田
1994年,中國開放東海油氣勘探,超準能源成為少數幾家參與其中的海外上市公司。雖然像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和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 PLC)這樣的石油巨頭沒能在該區域獲得很好的成績,超準能源卻成功發現了LS36-1天然氣田。
和李嘉誠家族控股的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Energy Inc.,TSX:HSE)相比,超準能源在規模上要小許多,但兩家公司都是在中國海域開發油氣資源的加拿大上市公司。赫斯基能源大規模天然氣資產位於中國南海,距LS36-1氣田以南1500公裏左右,其中荔灣3-1氣田和流花34-2氣田已於去年投入生產。
超準能源於1997年發現LS36-1氣田,但由於天然氣價格低迷以及基礎設施匱乏而遲遲沒有啟動建設。而隨著中國經濟迅速擴張,中國市場開始大規模高價進口液化天然氣,LS36-1氣田因此得以開始建設。
該項目由超準能源與中海油(CNOOC)共同開發,其中中海油擁有51%的股權。在中海油的支持下,該項目投入7億美元建設了生產平台、海底管道以及天然氣處理廠,並於去年12月完成試生產,成功投入商業生產。超準能源已與中國市場簽訂的銷售協議定價高達每千立方英尺14美元,是北美市場天然氣價格的5倍。
該項目天然氣已探明及控製儲量(proved and probable reserves)達1000億立方英尺,而其資源潛力更是高達1.4萬億立方英尺。
超準能源目前正在加拿大市場做“最後的努力”,並計劃在香港或新加坡二次上市。Wang表示,“我們需要對股東負責,但如果加拿大市場無法給我們預期的回報,我們將去其他市場尋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