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唐詩三百首是2003年 我第一次回北京時舅舅給我的。媽媽酷愛古典詩詞。該書出版於1957年,隻有七毛錢。四角都起毛了。
我很珍惜它,因為這是媽媽留下的唯一遺物 – 除了照片。書的扉頁有媽媽的名字和購買的地點和時間。書法不是她一貫的風格,這讓我想知道為什麽。媽媽受她的媽媽 – 婆婆的影響,文學基礎非常紮實。 搜索湯崗子,互聯網上在2003年還沒有,現在是國內一個頂尖的溫泉度假村,鞍山市附近,遼寧省。顯然,媽媽去那裏於養病,並認識了幾個朋友。
一天,媽媽和她的新朋友敏決定去鎮上。經過書店時,媽媽被這本唐詩吸引了。她進去後就開始閱讀,越發遺憾是她沒有把她自己的那本帶來。一個小時過去了。敏偷偷踮起腳尖起來,拍了拍她的肩膀。媽媽吃了一驚。
“該走了。”敏說。
“讓我再讀多一點。”媽媽說。
“不行… 我們會錯過汽車。” 療養院的班車非常有限。
媽媽在猶豫是否購買。那時每個人的錢都挺緊張的。一元需要走很長的路。但最後,書贏。她的朋友敏在扉頁上題詞。
敏姨,我的猜想對嗎嗎?
媽媽的身體一直都不太好. 1967年下旬,醫生再次開給她長期病假。然而,文革的火焰高燒,雖然每個人都在躲避,但是媽媽卻熱情高漲的積極參加。 她的好朋友王阿姨陪她一起去的醫院。醫生遞給她病休條後,王阿姨說:“你正好可以休息一下了。”
“休息?” 媽媽好像不懂。
“是呀, 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一下。”
“我該上哪兒?” 媽媽問。
“湯崗子,例如?”
“沒興趣。”
“你為什麽不進城,看看你的女兒和父母?”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是在郊區。
“我能在城裏做些什麽?”
“陪你女兒玩,或種花。”
“種花?開玩笑,這麽小資的事… ”
忽視醫生的指示和她朋友的建議,媽媽披星帶月的參加文化大革命。 沒有多久她就被軟禁。四個月後她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