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為什麽要上私立高中:一個父親不得不說的故事

(2015-04-30 09:09:43) 下一個
前幾天我在我的微信群被砸得體無完膚,因為我捍衛了這個帖子 昨天 看到以下這個,轉載和大家分享:不論中國還是美國,大家都在找領袖 。。。。和擴展人脈。

美國高中從9年級到12年級,共4年。美國東部好的私立高中都有200多年或近200年的曆史。東部的私立高中每年的學費普遍在4萬美元(走讀生,DAY STUDENT)到6萬美元(住校生,BOARDER),基本上和美國好的私立大學(哈佛,耶魯,普林斯頓,MIT,斯坦福...)的學費不相上下。加上其他的費用(住宿,課外活動,學校組織的社區服務旅行,語言浸潤旅行,給學校的額外捐款,等等),一年下來的費用要5萬美元以上(甚至7萬美元)。這樣四年高中下來,20萬到30萬美元的總費用是要的。和上最貴的私立大學(4年)的總費用也不分伯仲。

2012年當我們把兒子從新澤西蒙哥馬利公立高中(MONTGOMERY HIGH SCHOOL http://www.mtsd.k12.nj.us/Page/591)送到勞倫斯威爾私立高中(THE LAWRENCEVILLE SCHOOLhttp://www.lawrenceville.org/)上9年級的時候(勞倫斯威爾隻有9到12年級),我們所有的朋友無一例外都非常非常吃驚: “有錢沒處花了?WHY?”
吃驚的原因如下:(1)新澤西公立中學的教育水平在美國50個州排在很前麵。蒙哥馬利公立高中在新澤西也是最好的高中之一,和普林斯頓公立高中,西溫莎公立高中等齊名。每年450個畢業生也有30個可以考入普林斯頓,哈佛,賓州大學,康奈爾等美國前十名的名校(擴展的常青藤名校聯盟)。兒子在這裏的公立初中就很有名,朋友們認為他在這的公立高中繼續讀書也可以考入前10名的名校“所以為什麽去花這個冤枉錢呢?”(2)我們也隻是上中產階層,每年稅後57萬美元的費用對我們家庭也是一筆開銷和負擔。另外,我們住在蒙哥馬利學區,每年有近2萬美元的房產稅(美國的房產稅90%用於公立學校的義務教育),即便孩子不上公立學校也還是必須得交的,一分不少。“這不是有病嗎?”(3)我們和勞倫斯威爾的距離有點尷尬,13英裏(20公裏),25分鍾到30分鍾車程(單程),這樣的距離(20英裏之內)學校不希望孩子住校(可以把住校的名額留給其他全世界來的孩子),所以孩子隻好做DAY STUDENT,而不是BOARDER。這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每天要起早貪黑地接送(勞倫斯威爾私立高中周六都上課!)。相比,公立學校都有校車,就在家門口走路1分鍾的路口上車下車。“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嗎?”


 

其實我們2011年底讓孩子報考勞倫斯威爾的時候,最早的想法隻是讓他試試是否可以考進。考不進當然也就不用說了,考進的話可以再決定(多個選擇)。兒子開始根本不想去(因為他對他的公立中學感情深厚,感覺極好,有優越感,同學和老師關係也很好)。可是到學校參加麵試以後自己就開始動搖了,有想去上的想法了。後來我們請來了我自己在普林斯頓大學的精神導師和創業合夥人ED 教授,親自讓兒子和他請教去與不去的問題。ED 80年代美國眾議院議員(代表加州矽穀),自己80年代初就在矽穀創業成功,曾經作為美國副總統候選人參加美國總統選舉,作為GM管理過IBM超過2萬人的最大部門,在哈佛商學院,斯坦福商學院,普林斯頓大學都做過教授。他在普林斯頓大學開創的“高科技創業”課程是普林斯頓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幫助了好多大學生和研究生創業。當兒子問ED是否該去的時候,ED想都沒想就說,“當然去!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機會和幸運呢?”(“那麽隻是因為機會和幸運嗎?”)


 

先說說勞倫斯威爾私立高中。1810年創立,今年是第204個年頭。學校4個年級(9 12年級)按英製體係,有獨特的HOUSE(宿舍)係統,有76年曆史的非常引以為豪的HARKNESS橢圓桌教學法(每堂課隻有12個學生和一個老師圍著橢圓桌子就座上課,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都是麵對麵交流,上課以討論,辯論為主,誰不積極發言,誰不注意力集中,老師和學生馬上都知道,這個教學法可是厲害!兒子第一學期學校老師的反饋都是:要上課多發言,要多有深度,對同學有啟發的發言!(這其實就是領袖培養方法))。全校820個學生,目前有3億美元捐款,學校占地700英畝(4200中國畝,平均每個學生5畝地),和普林斯頓大學一樣大。美國名校(常青藤加MIT和斯坦福)的錄取率2013年是31%,有近半的學生可以進美國前15名的學校。勞倫斯威爾和飛利浦ANDOVER,飛利浦EXETER,STPAUL,HOTCHKISS.CHOATE,

DEERFIELD, NORTHFIELD MOUNT HERMON同屬8校(私立高中)聯盟。傳統上勞倫斯威爾私立高中是普林斯頓大學的FEEDER SCHOOL(類似附屬中學),學校每年大約10%可以上普林斯頓大學。


 

這個9月份開始,是兒子在勞倫斯威爾的第二年(英製:III FORM)。隨著我們對美國頂尖私立高中越來越多的了解,兒子和我們都對美國私立高中教育有了越來越多的領悟。而這些領悟更讓我們理解了為什麽ED連想都不想就說“去上”的原因。“為什麽選擇私立高中”這個話題,說來實在話長。

 


首先,我們得從教育的理念說起。相信大多數老中的家長和我們以前的想法是一樣的,選擇上什麽高中是由能上什麽大學決定的。我們的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就是要上個最好的大學。問題其實就是出在這,我們可能本末倒置了!

 


我們的一生前25年是成長和接受教育,中間3040年是工作和創造財富,後30+年是退休和享受生活。當然這隻是粗略的劃分。在我們接受教育的前25年裏,每個年齡階段都很重要 - 比如學齡前的早期智力開發,比如12歲前的性格形成,比如13歲到19歲的TEEN階段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塑造。教育是個過程,過程至關重要。沒有好的過程不會有好的結果。

 


高中4年,大學4年是我們走向成熟,人生觀,世界觀定型的階段。我們每個人一生中的最重要的,最可以信賴的朋友友誼好多都是在這個階段建立的。從這些角度看,高中4年可能比大學4年還要重要。選擇高中的重要性比選擇大學的重要性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上私立高中是為了上頂尖的大學嗎?回答當然是,但不隻是。上頂尖大學隻是上高中的好的結果,但在我們強調這個結果的過程中,千萬不能忽視過程的重要性。從很多意義上,教育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美國的公立高中的老師是工會製度,也就是說,除非老師犯法,學校沒有權利直接解雇一個老師。即便要裁員,也要先和教師工會討價還價,然後由教師工會根據工會的規定來裁人。工會製度是按資排輩的,也就是說,如果裁員,先裁最後進入教師工會的新會員。所以,老資曆的老師其實是真正的鐵飯碗。這個製度的一個結果,就是在公立學校裏,孩子們遇到什麽樣的老師要看運氣。老師的好壞完全取決於老師自己的素質和事業心。有很多很好的老師,那是因為他們的職業道德標準高,以及他們自己對自己要求高。但我們每年都會碰到很差的老師,那你就拿他/她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告到哪都沒用!

 


私立高中的老師完全靠自己的牌子吃飯。如果很多學生和家長反應,學校可以隨時解雇,沒有工會的影響。另外,私立學校的待遇比公立學校好,更容易吸引好的老師的加入。這樣的結果就是,所有好私立學校的老師都可以說是最好的,至少是最負責任的。


 

兒子上了勞倫斯威爾馬上要2年了,對所有的老師都非常滿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英文,曆史,社會學課的論文,在公立學校裏,每次的小論文作業,老師看後總是一個好字,偶爾能糾正一些小的錯誤已經算運氣了。在兒子的私立高中,每次的小作文,都會被老師改得麵目全非,然後要求重新改寫,然後老師再批,兒子再改寫,這樣要來回三四遍才行。一句話,精益求精!這樣其實才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孩子的寫作和做事認真仔細的能力。他們相信的是那句話“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關鍵看你願意付出多少的努力”。這樣做事的方法在公立高中是基本沒有的。多數老師隻想把工作應付完了完事。


 

美國的公立學校不可以涉及宗教,這是所有公立學校的法律規定。因為美國是個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猶太,及各種所謂的邪教,誰也不可以說誰不好。公立學校是社區裏納稅人的錢養的,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避免爭論吵架等問題,索性不許學校(包括老師和學生)教工談論宗教。

 


美國的私立學校恰巧相反,宗教信仰是200年前學校創立的一個主要原因和財務來源。所以,所有的私立高中都非常強調宗教和信仰的教育和影響。勞倫斯威爾高中有近十個不同的宗教學生團體,學校理念是任何學生都有權力去了解不同的宗教信仰,學生可以隨便旁聽每個宗教活動的發言和參加討論。每個學生是完全自由的。學校非常鼓勵學生多了解不同的宗教信仰,多討論,多辯論。這樣的結果是,學生的哲學思想和信仰經過4年下來,思想非常深刻。我們都知道信仰對每個人的重要性。這樣的教育精髓4年下來對一個在成長成型過程中年青人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我隻是蜻蜓點水談了幾個方麵,這些也幫助我回答下麵的問題“上了好私立高中但還是上不了最好的10所大學,是錢白花了嗎?”。我個人的答案是,NO!我們不要隻看結果,而忽視了這個教育過程對於孩子一生的重要性。

 


大學錄取有沒有潛規則?當然有!最近一個美國的記者花了幾年的時間在美國很多有名大學蹲點,寫了一本書,叫“大學招生的潛規則”。2013年的一個電影叫“ADMISSION(大學錄取)”,也非常值得一看。是以普林斯頓大學的招生辦裏的一個副主任的角度拍的,對美國有名大學的招生過程和理念有非常仔細的介紹。

 


在談及這個問題之前,先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哈佛大學銀行裏有多少錢嗎?答案是:300億美金!普林斯頓和耶魯也各有近200億美金!哈佛,普林斯頓,耶魯,每個學校隻有不到大概七千本科生。也就是說,平均到每個本科學生有近2百萬到4百萬美金的資金!為什麽這些好的大學可以越來越好,因為有錢。有錢,就可以給學生最好的教育條件(包括師資,學校的軟件和硬件設施,等等),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就比其他的學校更好。學生好了就更可能有更好的一生,就會在他們的一生中創造更多的價值和財富,而每一個人很成功的人都會很感激給他/她成功的土壤(學校和老師),所以最後,這些財富又會通過校友捐款的形式返回到學校,這樣學校就會更有資金。這樣一個良性循環的結果可想而知!美國好的私立高中和這些頂尖的私立大學的創建曆史很相近,教育理念也非常一致,很多頂尖私立高中其實當初就是這幾個私立大學的“附屬中學”。比如勞倫斯威爾過去就是普林斯頓大學的“FEEDER SCHOOL”(直譯:供應學校)。

 


像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頂尖學校的教育宗旨是什麽?是給社會培養各個行業的領袖和精英!每個學校都想培養出克林頓,奧巴馬,都想培養出比爾蓋茲,巴菲特,紮克伯格,拉裏-佩奇,謝爾蓋-布林,都想培養出世界500強的董事長和CEO,都想培養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想培養出音樂,繪畫,藝術等領域的領袖級人才...

 


所以這些頂尖學校的招生理念是圍繞著上述的教育理念來的。當我們在問學校錄取學生看重什麽的時候,我們就首先要對這些頂尖大學的教育理念有更多的了解。其實大學招生的最根本原則非常簡單,就一兩句話:誰最可能經過這些頂尖大學的教育,10年,20年以後成為上述的人才;誰在畢業10年,20年,30年以後會更有機會給學校帶來更多的捐款!

 


知道這些,我們就知道為什麽這些頂尖的大學並不特別看重SAT成績,也不特別看重GPA。當我們華裔的父母孩子在叫不公平的時候,其實我們不了解或者忘記了的是這些頂尖學校的教育理念!書蟲或隻是學習好要成為上述學校想要的人的機會是不那麽高的!反過來,你也就應該理解為什麽學校看重學生的出身和學生已經有的社會關係,家庭資源。為什麽?很簡單,因為學校知道,這樣的人將來成為他們想要的人的概率比一個的讀書全滿分的學生要高,甚至高很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潛規則了。

 


現代社會越來越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越來越需要綜合性人才,具有世界視野的領袖級的人才,這是現在所有私立高中和私立大學每天都在提到的教育目標。當我們開玩笑說,這是個拚爹的時代,其實我們在講社會資源的重要性,我們在講人脈,網絡關係等等的重要性。學校非常清楚地知道,克林頓的女兒從斯坦福出來,會比一個讀書比克林頓女兒好很多的普通的斯坦福女孩子,對於滿足學校的教育理念要高出多少倍的成功率。當然,當我們說具體一個例子的時候,偏差會比較大,但對於學校來說,麵對上萬學生做出的統計性分析的時候,這個結論就不言而喻了。

 


回到私立高中的話題。美國頂尖私立高中的教育理念和這些頂尖的私立大學是同出一門的。他們甚至在學校的設計,教學的安排,教師的配備,招生的原則,課餘活動,社會活動的安排上也是秉承一樣的理念。這也就是另外一個潛規則,頂尖的私立大學更喜歡頂尖的私立高中來的學生!如果隻是單單看SAT成績,科學競賽成績,美國頂尖的私立高中並不比好的公立高中好多少,然而,當我們看看這些頂尖私立高中的大學名校錄取率,就會發現,那差別是很大的。(前麵講到了勞倫斯威爾的名校錄取率)

 


我們也對我們周圍非常好的幾所公立高中非常了解。很多時候,你會覺得不公平。為什麽私立的一個成績不是很突出的孩子可以進普林斯頓,而公立的那麽優秀的孩子們卻連康奈爾也進不去?我們自己這麽想的時候,也是忘記了上麵說到的理念(潛規則)。

 


選擇好的學校是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教育環境,除此之外,也給他選擇了一個好的社會關係網絡。我們都知道,我們高中大學的同學和室友都是我們一輩子可以信賴的朋友。頂尖的私立大學和高中,是非常注重培養孩子們的這種人脈關係的。這是他們今後工作,創業的社會資源!好的學校非常注重把學校成功的校友盡早的介紹給新的學生,非常鼓勵這些校友和學生接觸。因為,這樣就極大地增加了這些孩子將來成功的機會。比如,哈佛在給新生配備指導校友上是非常積極的。所以我們給孩子選擇學校,也是給他們選擇了一個社會關係,人脈關係,和潛在的社會資源。

 


兒子現在非常享受在學校的日子,享受在他們有著200年曆史的HOUSE(宿舍樓)和他的BUDDIES(朋友們)共處的時間。他們裏今後一定有人會成為上述的精英,他自己也可能是其中之一。至少,誰都願意和這些潛在的未來精英在一起,而這是錢買不到的軟實力和潛在資源!

 


我們希望我們的長篇能對你了解美國的私立高中文化和教育精神有幫助。上述都是作者個人的理解,肯定有很多偏差,也會讓很多人不屑一顧。但我們希望對需要的人有幫助。另外,我們也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和自己的孩子還有他的朋友,還有我們家長之間很多的朋友進行交流。畢竟,國內來美國讀私立高中的孩子與日俱增(最新的數據:最近7年,國內來美上私立高中的孩子數目增加了230倍!)。這也是為他們準備的。希望對我們的朋友和他們的孩子有益!

 

備注:美國私立高中的學費貴嗎?回答這個問題,告訴你這個事實。勞倫斯威爾每年9月初開學,第二年5月底結束一學年。他們大概在每年2月中,有一個學校的慶祝日,叫做“學費用完日”。什麽意思呢?就是學校告訴所有人,你們去年9月份付的4萬多學費到“學費用完日”已經全部用完了!接下來的日子學校是靠校友(及家長,朋友)的捐款在運作。勞倫斯威爾每年全校的經費平均到每個學生是近8萬美金。所以4萬多的學費是貴還是不貴呢?勞倫斯威爾目前有3億美金的校友捐款。雖然比起大學名校少得可憐,但對於一個總共隻有820名學生的高中來說,這相當於平均每個學生有近38萬美金的資金。

(王健20139月寫於美國新澤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flyingdust11 回複 悄悄話 這個話題比較無聊。私校肯定比公校好,因為資源多。有錢,肯定去私校;糾結,計算投入是不是值得,還是因為不夠有錢。比較沒有意思的是中產階層父母勒緊褲腰帶送孩子去私校,然後各種糾結。有錢人資源比較多,孩子受教育更好一些,成才可能性高一些,本來就是很公平合理的事情。私校也好,公校也好,如果孩子健康快樂,樂意幫助他人,being productive and willing to learn new things, 和父母關係融洽,就是成功的教育。
tzuuyi 回複 悄悄話 Let me know which CEO, President graduated from Lawrence High School. In my 240,000 people company, CEO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of Oklahoma, one President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and one VP graduated from Rutgers University. Under their wings, there are more than 1000 Researchers graduated from all kinds of Ivies and MIT/Stanford/Cal Tech. So what gives? By the way, I know Lawrence School, Chaotes Academy and Hopkins and Montgomery Public schools and know people graduated from those schools.
齡齡媽媽 回複 悄悄話 這是個寒門子弟需要奮鬥十八年才能和精英和一杯咖啡的年代。但人生是一個長跑比賽,跑得快的人與跑得慢的人都會遭遇人生的五味。能夠更好駕馭自己的不一定是私校的精英。
maturedpeach 回複 悄悄話 是金子,到哪裏都會發光
是爛泥,怎麽糊也不上牆

更何況少年得誌順風順水,一般來說以後都不會有太大出息。富家子弟就算隨便混也衣食不缺,寒門學子不學好就沒飯吃,中產最怕的還是學了表沒學到裏,孩子搞成四不像就慘了。

當然,有條件拿錢堆也基本沒壞處不是……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父母還是量入為出比較好。

那些富家子弟對於這點學費根本不會算來算去,他們以後事業也盡有家裏扶持,說不定過幾年就繼承家業當老板去了。所以人家可以放長線釣大魚,開闊眼界,遊曆世界,而不止在乎學習成績。

中產階級的父母咬牙堅持把自己的子女送去這種富人紮堆的私立學校,而子女看到同學們是如何生活和消費的,有可能被誤導,覺得自己負擔不起很沒麵子,或者也想像一些人一樣放鬆對待各項指標,殊不知人家有家庭背景,混不好也有退路,根本沒有可比性。

名牌大學雖然學費很高,但是有豐厚的獎學金支持自我奮鬥出身的孩子上學,並不會產生象私立高中一樣富人紮堆的效應。

個人覺得教育的投資和所起的效果,不一定是一比一的關係。很多時候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一個人求知若渴,會非常充分的利用每一點資源和每一個學習機會。而假如學生動力一般,隻是靠外界資源和條件堆砌,即使有效果也是短期的。
老煤OldMike 回複 悄悄話 我完全同意您的見介,最花得來的是,把錢投資在小孩子的教育上,如果經濟條件上允許的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