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華裔狀告哈佛歧視,是否太離譜?

(2015-03-03 05:59:18) 下一個
轉載,共享

編者注:解濱先生的這篇文章見解深刻,非常好的闡釋了狀告哈佛歧視的深遠意義。趙宇空先生對CivilRights微信平台表示,包括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普林斯頓教授、加大洛杉磯分校教授等學者發表的多項研究已經證明,亞裔在常春藤大學的錄取過程中飽受歧視、受害最深。亞裔很多學習成績優異、社會活動能力卓越的考生紛紛被常春藤以極其主觀的 Holistic Evaluation Process之名 拒絕。

基於充分的事實和數據,我們對由Blum先生發起對哈佛的司法起訴和我們發起的行政申訴結果都表示樂觀。我們很高興看到解先生和眾多同胞理解和支持我們的行動。我們歡迎更多的社團加入我們的申訴,並呼籲更多的受害者加入Blum先生的司法訴訟。” 最近紐約市華裔警官Peter Liang被控過失殺人案,引發了華裔社會的不滿,許多華人去白宮網站聯署請求撤訴。對於這事件美國華人群體看法不一。

在今後的幾個月中,美國華裔群體將麵臨一個爭議可能更大的案子,這就是一些華裔正在醞釀控告哈佛大學在錄取亞裔學子中采用歧視性做法。作者:解濱。本文授權CivilRights微信平台獨家發布,其它微信平台如欲轉發,請務必先經我們授權。

根據《世界日報》的一則報道,起訴方的法律依據是:亞裔高中生進入一流名校時,SAT分數要比白人學生高140分、比西語裔高出270分,比非洲裔更高出450分。但亞裔在任何一個SAT分數段的名校錄取率都是最低的。 在同樣的分數下,錄取率比白人低67%,比其他族裔更低。此外,許多品學兼優亞裔高中生,不但有高分數,也獲得過諸多獎項、還有表現出色的課外活動,卻依然被常春藤名校拒之門外。 這阻礙了亞裔在美國獲得資源。

Civil Rights,一個有影響力的,真正立足海外關注華人利益的微信公眾平台 這個官司於去年11月17日立案,目前還沒有進入法律程序,但已經開始在美國華裔社會掀起漣漪。 支持這一訴訟的理由十分明了也簡單:在美國各大學的錄取新生的過程中,報考學生的各科分數仍然是最主要的依據之一。 如果各族裔的錄取分數線相差不大,即便對亞裔學子的錄取分數線略高於別的族裔,這尚可理解。 但亞裔的錄取線和其他一些族裔的錄取分數線有如天淵之別,這就不得不令人懷疑其中可能存在的歧視了。 另外一點也值得注意,這就是多年來哈佛對亞裔學生的錄取幾乎每年都保持在一個固定的錄取率上,加上前一個問題,這不能不令人深信哈佛大學在錄取亞裔學子時使用了一個“quota”也就是配額。 而這種限製性的配額是違反美國憲法的精神的,是明顯的歧視。
歧視是美國社會的大忌。 華裔社會反對這一訴訟的理由也十分明確,我進行了一下歸類:首先,去年哈佛大學錄取的亞裔學生已經占全部學生的20%,這明顯高於亞裔在美國的各族裔中的比例,不存在歧視。
第二,哈佛大學是私立大學,其財政來源不是政府和納稅人的,有權自己決定錄取標準,別人無權幹涉。
第三,完全按照分數錄取是國內的做法,哈佛重視培養全麵發展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考試機器,考分隻是多個因素之一,不能按照錄取分數的高低評判其錄取是否存在歧視。
第四,華裔社會應該拋棄那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舊傳統觀念,不要以為去名校讀書是唯一的成功途徑,要學會多方麵發展,不上名校照樣可以成功。
第五,這場官司是濫訴,必敗無疑,隻能給華裔社會帶來負麵影響,給人家一種“胡攪蠻纏”的印象,讓主流社會看不起華裔,影響華裔在美國社會的發展。 所以,這一場官司太離譜! 筆者看雙方似乎都很有理,很難確定哪一方更有理, 於是做了一些調查。
首先,筆者好奇,長春藤大學又不止哈佛一個,類似的對亞裔學子的高難度錄取並非僅存於哈佛大學,可以說所有的長春藤大學以及其他一些第一流的大學都有類似的情況,為什麽訴訟方專門找哈佛大學“單挑”呢? 筆者判斷,這可能是因為在私立大學的新生錄取方麵,哈佛大學是其他各大學的“標杆”。 如果“打敗”了哈佛大學,其他各大學也就“樹倒猢猻散”了。
第二, 哈佛大學究竟是根據哪些條件錄取新生的,筆者閱讀了一些文章以及查找了一些數據,我同意哈佛並非以考分為唯一的錄取標準。 我也同意,哈佛確實錄取了很多真的很優秀但考分並非拔尖的新生。 但是,哈佛大學的錄取標準究竟是什麽,我似乎看不出一個比較明確的輪廓。 媒體上總是可以舉出一些例子來說明哈佛新生的質量,例如某新生曾經去非洲救助某種疾病的患者,某新生家境貧寒但堅持上學,等等。 但如果拿哈佛錄取的所有的新生一個個看過去,這樣的勵誌的故事就沒有那麽普遍了。 換句話說,哈佛錄取的大多數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並非都有那麽激動人心的故事。 例如,我們敬愛的習大大的女兒就被哈佛錄取讀研,她感人的事跡有哪些? 還有,薄熙來書記的公子薄瓜瓜也是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畢業的,瓜瓜優秀在哪裏? 可以說,哈佛錄取的新生中,具有那種傳奇故事的隻是鳳毛麟角,大多都是普普通通的。 有的被拒絕錄取的亞裔學子,似乎不光學業拔尖,也有不凡的社會活動成績。 那麽我就好奇了,哈佛的錄取標準究竟是什麽? 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公開的標準,那麽是不是就容易“黑箱操作”?
第三,“黑箱操作”也不一定就是種族歧視,但如果被查出來種族歧視的存在,那哈佛就惹上麻煩了。 很多華裔同胞認為隻有公立機構必須杜絕歧視,私立大學不必遵守。 這就錯了。 美國聯邦法律禁止歧視,即使是私人企業或私立大學也必須服從這一法律。 但是美國又有一個“平權法”,也就是“Affirmative Action”(AA),保護少數族裔的權益。
哈佛作為私立大學未必就必須執行AA,但歧視任何族裔還是不行的。 亞裔和非裔、墨裔都是少數族裔,這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法律問題。 從最近幾年的幾個最高法院的案例來看,法律似乎在向有利於亞裔的方向慢慢傾斜。 這裏第一個案子是德州Fisher vs. UT-Austin的官司,最高法院決定退回巡回法院重審。 第二個案例是去年最高法院“upheld Michigan's controversial ban on affirmative action in public college admissions”。 這兩個案例在網上都可以搜到。 雖然這兩個判例都不能直接使用到華裔控告哈佛錄取歧視的訴訟案裏,但具有很明顯的參考價值。
第四,要搞清楚哈佛的“黑箱”裏麵究竟有沒有“歧視”的存在,這不能光拿那些統計數據說話,還要看看具體的錄取過程。 這裏麵就可能很玄妙了。
如果拒絕一個學生的錄取是因為分數差或社會活動不出色,這些是可以寫到紙上的“硬指標”,經得起法律挑戰的。 但如果拒絕錄取是基於種族的,那就有可能違反美國法律了。 到現在誰都說不清楚哈佛在拒絕錄取亞裔學子時使用的是哪些理由。 這一次的起訴方麵的領軍人士是一位白人專業人權社會活動家Edward Blum。
他為這一訴訟案建立了一個網站:http://harvardnotfair.org/,並希望所有被哈佛拒絕錄取的亞裔學子去那個網站注冊登記,向他們提供被拒絕錄取的具體信息。 估計他這樣做就是為了從許多被拒亞裔學子的事件中搜羅一些具體的證據,看看哈佛究竟是不是有歧視之嫌。
照這麽看來,美國華裔狀告哈佛歧視性錄取一案,並非完全胡攪蠻纏,空穴來風。 我個人認為,這場官司並非濫訴,還是值得一打的。 哈佛大學本身的錄取過程對外界來說確實一直是一本糊塗賬。 通過這個官司公眾可以好好了解一下哈佛的新生錄取到底是什麽樣的一個過程,錄取的標準究竟有哪些,以及他們是如何應用那些標準的。
至於哈佛大學對亞裔學生的錄取中究竟有沒有歧視,通過這個官司可以了解。 你不去打這個官司,怎麽就能夠一口咬定沒有歧視呢? 這場官司還有一個意義,就是澄清一些法律上一直很模糊的若幹問題,例如平權法案(AA)到底是不是硬性規定大學招生一定要按照各族裔的比例進行照顧。 這些問題可能要最高法院來回答。 我並不對華裔究竟是否能夠打贏這場官司抱多大的希望。 但我認為,即使這個官司是100% 要失敗的,但隻要官司放在那裏,就能逼迫哈佛大學以及所有的長春藤大學還有美國其他名校嚴肅地檢討一下他們對亞裔學生的錄取政策。 也許他們對待亞裔學生的做法是對的,也許是錯的,但至少讓他們檢討一下,也是好的。
如果通過這場官司查出來哈佛大學確實對亞裔存在某種歧視,那豈不對亞裔更有利? 這場官司即便失敗也並不一定就意味著亞裔學生從此就會被主流社會冷眼相看,讓主流社會覺得華裔“胡攪蠻纏”。 恰恰相反,我認為還會有利於增進主流社會對亞裔學生的進一步的了解以及各族裔的融合。
大家應該還記得前年佛羅裏達那個黑人孩子Trayvon Martin被墨裔白人Zimmerman在住宅小區槍殺的案子。 盡管黑人在法律上的努力失敗了,但現在誰再膽敢那樣持槍殺害一個到住宅小區閑逛的窮人孩子? 這就是進步意義。 我們華裔重視小孩教育這本身是沒錯的,但確實不能把寶都押在“名校”上。 我同意,上名校並不等於成功。 但任何人都不可以人為設限,剝奪任何一個族裔的孩子在同等的條件下上名校的權利。 不迷信名校,上不了名校和被人為限製上名校的機會,這是完全不同的幾件事。 最後,我呼籲那些被哈佛拒絕錄取的亞裔學子去http://harvardnotfair.org/ 網站登記注冊一下。 即便您自己覺得沒有被歧視,也不妨去注冊一下,至少幫助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統計數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8)
評論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estlessheartusa' 的評論 :

既然大家都承認隻是有部分華人做的還不好,還請大家在發表意見,尤其是批評指責時,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因為這樣不是一個文明、理性的發表意見和進行辯論的態度。
ski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estlessheartusa' 的評論 : 是,華人有的的已接受美國價值和文化,有的還沒有。
restlessheartusa 回複 悄悄話 我堂堂正正,不投機取巧。
restlessheartus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沈成涵' 的評論 : 華人當中有一部分不錯,但華人有很大的不可預測性,有的的已接受美國價值和文化,有的人還行中國那一套,我指不好的那些東西。我自己行的正,做的端,自信得很。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estlessheartusa' 的評論 :

你是華人嗎?你就是你所說的那樣的華人嗎?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那麽你這麽說不是已經在自省了嗎?
如果你不是,那說明不是所有的華人都這樣,那就還請你對華人、對自己更自信一些。
restlessheartus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沈成涵' 的評論 : 不知華人怎樣反省了。總是想著法子推自己的孩子。反省教育方法不是反省。華人多自私啊,就想著自己的孩子爬在別人上麵,也不看是不是那塊料,和孩子的想法。再有錢的華人,也對別人特別苛刻小氣,沒有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總想什麽好處都占。
restlessheartus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沈成涵' 的評論 : 不知華人怎樣反省了。總是想著法子推自己的孩子。反省教育方法不是反省。華人多自私啊,就想著自己的孩子爬在別人上麵,也不看是不是那塊料,和孩子的想法。再有錢的華人,也對別人特別苛刻小氣,沒有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總想什麽好處都占。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ya166' 的評論 : “沒覺得其它族裔在追求自己權利的時候也像華裔這樣深刻地反省, 他們更多的是反省怎樣才能爭取更大的權益。 華裔反省得太多了, 把自己看扁,把下一代看低。 如果說原因, 有一點是華裔對不公平沉默得太久了!”

----你觀察的沒錯!華人傳統上受腐儒文化影響太深,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自省,也是自弱的文化陋習。其實哪裏跌倒的從哪裏爬起來勇往直前沒有闖不過去的難關,但是遇到問題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結果是自己改來改去,方向變來變去,思慮太多反而失去了前進的勇氣。所以華人無論在哪裏,缺少的絕不是自省,因為這其實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需要的是進取精神,不管別人說什麽要自信的前進!
藍湄 回複 悄悄話 有的人連評論都看不懂就在那罵人了。
Etornado 回複 悄悄話 華裔目前的文化傳統和認知注定成不了世界的領導。看看下麵一大幫喜歡比爛的人,總是喜歡說其他族裔手段更垃圾,所以華裔應該也垃圾什麽的。這種人其實就是一泡爛泥,別指望他們能幹些神馬偉大的事情。不偷稅、不占小便宜、不去Costco退買了一年的電視什麽的就不是他們幹的。我跟你們說:老黑老墨老印其實都是爛泥,看看他們的國家就知道了,這不是歧視,這是有統計數據的事實。如果你認為老中也要學他們那樣“爭取利益”,你他媽的就是爛泥,還是爛得鐵定扶不上壁的那種。
Green_sky 回複 悄悄話 大學錄取是雙向選擇,兩廂情願的事。
藍湄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eelingthesame' 的評論 :
確實。華裔也有他們好的品質:勤奮,吃苦耐勞,正八經兒地上班,掙錢糊口。如果華裔再把自己的缺點改掉,那麽我敢說華裔就是最優秀的民族之一;別的族裔很不要臉,老印,生孩子和母雞下蛋一樣,左一個右一個地生,目的不過是靠政府的福利當寄生蟲;利用政府的人道善意,最無恥不過;而黑人,表麵霸道,擺出一副誰欺負老娘,老娘就和他玩命的潑婦嘴臉,不過是想掩蓋內心極度的自卑;自己過去是奴才,現在我可翻身了,加上總統是黑人,就好象他兄弟是總統似的,其實和他們沒有半毛錢關係。其他族裔,比如帶大頭巾的,帶黑麵紗象鬼一樣的,等等。有時候我真敬佩加拿大政府的寬容:本來想引進一批精英,沒想到被這麽多的下三濫鑽了空子。
Feelingthesam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湄' 的評論 :

人家別的族裔不管配不配, 都在不要臉地爭取, 隻有華裔最要臉啥也不掙, 麵壁反省最重要。
maya1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湄' 的評論 :

那麽當拉丁裔在加州SAC5中爭取按族裔比率提高自己族裔入學率的時候有沒有也反省自己哪些做得不夠? 非裔在遊行反對警察歧視的時候也有反省自己的毛病了嗎? 華裔雖然有自身的毛病, 但反省得夠多的了, 很多家長都在不斷地摸索調整教育孩子的方法。 但這並不意味著哈佛可以對華裔孩子設一個更高的標準, 同等優秀的華裔考生就要比別的族裔錄取的機會少。
藍湄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ya166' 的評論 :
您說華裔反省的太多了;既然如此,窩裏橫,自卑,耍小聰明,占便宜沒夠,不自律的毛病改了沒有啊?還是沒有啊;至於其他族裔“反省”的是如何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俺說這不叫反省,叫爛泥扶不上牆,沒救了。自己那麽不堪,還要爭取更多的利益,他們也配,真是把不要臉做到了極致。
sps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ya166' 的評論 : 同意瑪雅166!
awdr 回複 悄悄話 頂哈佛!哈佛是培養國家精英人才,要治理國家,引導世界潮流。華人不能太多。這種族群有很多問題,全世界洋像出盡,大家都心理有數。不能再搞跨哈佛。
maya1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湄' 的評論 :

沒覺得其它族裔在追求自己權利的時候也像華裔這樣深刻地反省, 他們更多的是反省怎樣才能爭取更大的權益。 華裔反省得太多了, 把自己看扁,把下一代看低。 如果說原因, 有一點是華裔對不公平沉默得太久了!
藍湄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各位網友對俺觀點的認同。
todaytoday 回複 悄悄話 藍湄說得很在理!
===
藍湄2015-03-03 13:17:42 華裔的窩裏橫,自卑,耍小聰明,占便宜沒夠,不自律都是深入骨髓的硬傷。當覺得自己受到所謂不公平待遇是,首先要問的是自己有沒有問題;自己不招人待見,還要別人硬待見,這是對別人的不公平;要別人看得起自己,喜歡自己,總要給別人理由不是?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
苦人不哭 回複 悄悄話 這文章越談越嚴肅:你從哪裏來 - Proud to be an American? -有色與白人 -NAACP/AA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583/201503/534.html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當覺得自己受到所謂不公平待遇是,首先要問的是自己有沒有問題;自己不招人待見,還要別人硬待見,這是對別人的不公平;要別人看得起自己,喜歡自己,總要給別人理由不是?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

----這話也請對黑人和猶太人說說。也讓他們反思一下自身,理解一下3K黨和反猶群體的愛恨緣由。
陳牛牛 回複 悄悄話 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
restlessheartusa 回複 悄悄話 同意一樓的觀點和觀察。
restlessheartusa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太對了。你如果做服務行業,有接觸美國大眾的經曆,你就知道“藍眉”說得太對了。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哈佛大學是私立大學,其財政來源不是政府和納稅人的,有權自己決定錄取標準,別人無權幹涉"

這完全是誤解。有名的私校也要靠聯邦政府的科研資金,必須遵守政府的法規。

雑家1 回複 悄悄話 如果哈佛不"歧視",招收了100%的中國學生,到那個時候哈佛再請中國人去報名投考,恐怕中國人都不會去了,因為中國人知道:哈佛已經成了垃圾桶了。
藍湄 回複 悄悄話 華裔的窩裏橫,自卑,耍小聰明,占便宜沒夠,不自律都是深入骨髓的硬傷。當覺得自己受到所謂不公平待遇是,首先要問的是自己有沒有問題;自己不招人待見,還要別人硬待見,這是對別人的不公平;要別人看得起自己,喜歡自己,總要給別人理由不是?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