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謐謐

閑來無事,信手塗鴉
正文

何處不相逢

(2014-12-17 13:21:30) 下一個

昨夜半醒來,隨手打開了手機,本想隨便掃一下短訊。不料發現這千裏之外的朋友仍在線上。於是乎我們又開始了簡短的聊天...說起與她相識,那真是緣份。

八月下旬送女兒去大學回來,麵對空空四壁,心情無比糟糕。思女心切,空寂中,強迫自己定神思,寫下了一篇短文,文中把女兒離家進校的過程和自己的感受一並寫了進去。隨即將此文放進了博客。不知怎麽,做完這一切後,自己的情緒稍微有了平複,漸漸地釋懷了。

寫者無心,讀者有意。此文一發,竟在文學城首頁博客精選上連登數天,吸引了不少讀者。其間,收到了讚美,還有的在悄悄話裏給了留言。這些讀者都是孩子遠離家庭在外讀書的父母,此文引起了他們的共鳴,感同身受吧。其中一位女士非常主動地告訴了我她兒子也與我女兒今年入同一學校。通過我文章的敘述,她大概猜到了我女兒和他兒子同住一個學生樓,因此坦誠地告訴了宿舍的房間號等等。就這麽我們有了短暫的交流。因我是個膽小的人,又總聽網上作假,不靠譜之事多多,因此也隻與她泛泛聊聊。隨後幾個月因各自都忙,也就中斷了談話。

北美的佳節來臨了。感恩節前,在一不經意中,看到有人給我博客留言。詫異中打開一看,噢!原來是這位女士!她向我發出了熱情的邀請,請我們全家去他們的聖誕派對。因不知我們住在何地, 她隻希望若靠近的話,歡迎我們去參加。隻可惜路途遙遠,去派對是不可能了。出於感激,我發了感謝信,並告訴了她我們住的城市。此時,我深被這位女士的主動熱情感動,並自嘲自己的膽小。

打開了心閘,交流也自如了。我們開始越聊越多,互通了孩子姓名,專業,孩子們的生活、學習等等。這麽一來二去,隨著更多的信息交往,最終我們都欣喜地發現,倆孩子原來非旦認識,還是朋友!更有意思的是,原來我在送女兒進校第一天,就在電梯裏遇見過他兒子,而她通過臉書也見過我女兒的照片!哇噻!趕快加上微信吧。這下交流起來更隨意了。

通過微信,對她有了更多的了解。這是一位熱心並極富愛心的媽媽。她對孩子的一路成長,關愛倍至,就連進大學後孩子的生活學習都一一關注。相比之下,我深感不如。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與朋友們的互動都是敞開心懷,不加設防。細想來,跟自己還有些許相似,我盡管開始與人交往比較矜持,可成了朋友,也是真心誠意。她的性格我喜歡。嘿,千裏之外,以筆會友,好不開心!近來,我們已成了未招麵的朋友,微信互動,傳遞孩子們的生活學習近況,交流自己的生活感受…

都說人之間的相處是緣份。我的理解是要把這“緣”和“份”拆開來說。人的相識是一種緣,冥冥之中老天爺的安排,使你我在某一境遇,時間巧合,相識。可相識未必能相知。相知是一種份,無論是成為眷侶還是摯友,需人為的努力。一生中擦肩而過的無奈,都是有緣無份的結果。世界有時真大,住一小區的鄰裏,不時路遇, 點個頭打個招呼,過去了。十來年裏從不知相互姓名,隻比路人多了一個臉熟。其因是誰也沒有願望去主動接近對方。世界有時真小,千裏相識,從未謀麵,言談間已覺一見如故。細想與這位女士交往,正是如此。這其中的細節似如影視故事,無巧不成書。我們能有緣作朋友,與這位女士所做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人的交往中,正是因為有像這位女士一樣的人們,用他們的主動、熱情和坦誠把我們連在了一起。若天下有更多這類敞開心懷去接納對方的人們,何患人生何處不相逢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老沉 回複 悄悄話 期待下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