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美國時,賦閑家中。彼時,恰好一個朋友因學業繁忙,想把自己帶的一個跟他學中文的美國學生對外轉讓。 這個學生在大學圖書館工作,心理學本科畢業,年齡跟我相仿。他對中國和中國菜著迷,並立誌去中國淘金;所以,學好漢語是他淘金路上的第一步。
我問朋友:跟你學了一年,中文水平怎樣?朋友笑了笑,算是回答。閑著也是閑著,收個學生,練練口語也不錯哈。但我有言在先:免費教學,互幫互學。可以一邊打漁一邊曬網,曬網時,隻消提前一天告知即可。
一聽是“免費午餐”,自由來去,學生欣欣然。不等我做好收徒準備, 第二天一下班興衝衝直奔我家而來。簡單寒暄後,我用中文跟他對話。這一對,我知道為什麽朋友不對他的中文水平做評價了,跟我家咿呀學語的寶寶一個等級吧。這下我愁了:怎麽教他呢?從拚音開始?從筆畫開始?
不料學生開腔了:我有一個問題請教。他一邊說一邊從書包裏掏出一本簡譯《紅樓夢》,指著黛玉葬花一節,一臉認真地英語問我:她為什麽要哭哭啼啼去葬花?這有什麽意義嗎?很古怪的一個人。我心裏笑,沒想到他中文水平不高,中國文化研究得還挺深,開始讀起《紅樓夢》來了。我尋思著中文給他講 “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抔淨土掩風流”,以他現在的水平領會不了此中真意。 而憑我半吊子英語,怎麽也講不明白“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隻好非常直白地解釋:她在外婆家非常孤獨,傷感,對自己的身世和愛情很迷茫,BlaBlaBla…….學生聽得雲裏霧裏,我講得費勁巴拉。最後我尷尬地說,這個事情太複雜了,一時講不清楚。 估計學生有點失望有點困惑,怎麽會講不清楚呢?真是掉鏈子,沒想到第一天上課,就被學生問倒了。
每周一至周五,學生準時來我家上課,風雨無阻。
有一次,他興奮地告訴我,他的女朋友要來探班,一會兒就到。沒過多久,門鈴果然響了。學生知道是女朋友來了,興衝衝去開門。一進門,兩人熱烈擁吻成一團,久久不能分開。 那時,我家寶寶很小,正坐在地毯上倒騰玩具,聽見門口有動靜,抬起頭來。這從沒見過的西洋景,讓寶寶甚是好奇,她扔掉玩具,從地毯上跑過去,吃力地仰起小腦袋踮著腳尖看。我在這邊喚寶寶,但她聽而不聞,專心觀察。學生和女朋友不好意思了,換個姿勢、轉個角度繼續。寶寶更加疑惑不解,也跟著轉了半圈,仰頭問道: what are you doing ?
上過幾次課後,我發現他根本沒有學好語言的毅力。隻要翻開課本,對著方塊字,不論讀寫,那眉頭都快擰成一個疙瘩了。他常常跟“小貓釣魚”似的吊兒郎當,哪兒熱鬧,什麽事兒好玩,他的注意力就在哪裏。我們的課上著上著雙方都懈怠了。但他依然風雨無阻,因為可以在我家吃中國菜、喝啤酒、海闊天空地扯閑篇兒。後來,他差不多忘記來我家的目的了。見我忙別的事情,他就和寶寶玩得甚歡。我若在廚房做飯,他甚至饒有興趣幫廚。隻要不讀書,他準是歡樂開懷。為了省事兒,我們日常交流幹脆改用英語。直到一個學期結束,他的中文依然維持在我接手時的水平,誇讚別人時,不管衣服漂亮還是食物好吃,他都隻會眉飛色舞地說:“very 不錯”。我認真地教過他描繪精美大餐時,可以說得文彩一點:“色香味俱全”,但每次見他說得連咬肌都使上勁的樣子,忍俊不禁,隻好放棄。
後來我忙了,他也忙了,第二個學期不再繼續“免費午餐”。一想到他風雨無阻半年,中文水平毫無長進,而我提高了語言,免費學了車拿了駕照,心裏有點過意不去。他卻一臉開心:我要告訴所有朋友,你是我的中文老師。這個老師“very 不錯”!
我笑了,感慨地說:你這種樂觀生活的心態倒是very 不錯,老師這件事就不要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