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61)
2017 (52)
舍不得離開費城,不是因為喜愛這裏的市區風光,文化豐富,美食誘人,也不是因為聽到北加州剛發生6級地震。既然已把女兒交托給賓大,總希望再多看一點校園。像約書亞圍繞耶利哥城一樣,凡認為女兒要走過的地方都環繞巡視一番。
回家後想繼續寫拖拉了三個月之久的歐洲遊記,不知從哪兒落筆。早晨不用再做早餐,也不用送女兒上學。習慣了多年的生活節奏突然變了。
我們高考時都要背熟的那些話真對,靜止是相對的,變化是永恒的。女兒從哇哇出世到走進大學,這十七年的成長變化回想起來又像一場夢。《是否》最早是誰唱的?難道淚水已幹就不能再流嗎?
這麽快就感受到了空巢的失落與孤獨。在費城我們住在Reading Terminal Market旁邊,女兒很喜歡那裏,說好要來卻沒來。我們住在這裏一天就要消耗一兩百,還不算公司的帶薪假期,總不能為了看女兒就這麽賴在這裏吧。想改機票卻發現需再交78美元一個人。
女兒從小就很sensitive,幾個月大的時候就能聽懂大人說她的好話壞話。晚上不睡,非要開車出去轉一圈兒回來才行;有時,好不容易睡著了,車一停就又哭了。明州的冬天去過的人是知道的。
女兒也很任性。兩歲多在幼兒園,下午睡醒後,就守在朝西麵對停車的窗口,盼望著爸爸媽媽來接。加州夏日午後的酷曬,誰都知道的。我們告訴女兒多少次,不要站在那裏挨曬,吃完snack就和小朋友玩,就是不聽。
我那時在較遠的公司上班,每到下午就準備早點下班,比同事提前一兩個小時就溜了。一轉進停車場,就遠遠望見窗口處的巴望的眼神。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每次把孩子抱起來,心裏就暗暗發誓,明天不送孩子來這裏受罪了。可是一看女兒在懷中開心的笑容好像又沒事了。問她喜歡這裏嗎,孩子點頭不說話,也許還太小,不知我問的什麽意思。
小學整個是玩過來的。美國式的小學教育真不敢誇。學完分數檢查作業,發現人家敢拆分母。接女兒下學,在停車場倒車時讓她回頭看,問: 有車嗎?答:有好多車呢。
女兒初中學習還好,畢業時是學校的Valedictorian。高中二年級時就有些要drop the ball。青春期的逆反心理雖沒那麽明顯,但我們做家長的說多少都沒用,幫不了什麽。看著她壓力大揪頭發,我們心裏急卻不敢多說。
也許再過一個星期我會感覺好些,繼續寫我的遊記;也許一個月,也許要等到聖誕節女兒回來。剛剛下飛機,就準備訂12月底回來的機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