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好友推薦,最近我看了一本英文書,題目叫《The Private Lives of Pippa Lee》。作者Rebecca Miller,既是作家又是導演。讀完書後還知道這本書拍成了電影,但沒有看。
讀完這本書,首先是莫名其妙- 咋最後就演變成這個樣子呢,接下來就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傷感…
女主人公Pippa出生於美國傳統家庭,父親是牧師,母親在家養孩子,有4個哥哥。小時候,天真無邪,活潑可愛,母親特別寵愛她,以至於十二歲還慣著她叼奶瓶呢。Pippa偶然發現母親用Drug,她疑惑,失落,孤獨,漸漸變得敏感,脆弱,開始反叛,專跟人做對,尤其是她的母親。她與老師偷情被發現後,正好是有逃學和逃離家庭的借口,去紐約投奔同性戀的姑姑。在這個“存在就是合理”的大都市裏,生存著,掙紮著:打工,抽煙,用毒品,艱難地過著低層,窮困但又淫亂而猥猟的生活。
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有婦之夫,比她大三十歲的Herb Lee。Herb有教養,有魅力,富裕,是紐約的知名出版商。他宣稱愛她是因為她“一塵不染”並且會使他青春永駐。結婚後,Pippa 決定以愛報答,告別“不可告人”的過去,開始新生活。她好好地與Herb過日子,並為他生了一對雙胞胎。Pippa以Herb冠予她並被周圍認同的身份生活了二十五年–完美的妻子,慈愛的母親且廚藝高超。
故事開始於50歲的Pippa和80歲的Herb賣掉紐約的公寓,搬進康州退休老人社區。盡管在這兒正式步入老年生活,Herb仍然孜孜不倦審閱書稿,寶刀不老地遙控遠在紐約的公司經營,忙得不亦樂乎; Pippa也活躍於款待朋友,走訪鄰居之間。她看起來仍很年輕,漂亮,自信又優雅,頗受周圍人歡迎,而且還與鄰居朋友的兒子,受挫青年Chris成為了朋友。
然而,奇怪之事接二連三發生: Pippa不知不覺半夜三更起來偷吃巧克力蛋糕,出門時自家車庫裏找不到車,不知何時把車停放在超市廣場,還抽上了二十幾年前就戒掉的香煙,並且抽得厲害。在這樣一眼能看到頭,砸塊兒石頭似乎也泛不起水花的平靜的日子裏,鎮定自若的Pippa慢慢地開始著急,不安,感覺焦慮,井然有序的生活一步一步地走向傾斜,向來控製自如的局麵一點一點地失控,幸福正一絲一絲地向遠方飄去…直到Pippa發現Herb與她的好朋友有染,然後由於強烈爭執,丈夫倒下住院,再後來很快去世…Pippa意識到眼前發生的一切就是若幹年前Herb前妻家慘景的再現,自己二十五年來的苦心經營,瞬間灰飛煙滅,她失落,痛心,暴燥,恐懼。然後她冷靜下來,開始懷疑,思考,意識到失去婚姻和家庭之前,她其實早就失去了自我,或者說在與Herb的二十五年婚姻中根本就沒有過自我,她隻是別人的妻子和雙胞胎母親,因為她從來沒有審度過自我,沒有麵對過自我,當然也就沒有真正接納過自我。
這一係列稀奇古怪事件和失敗婚姻照見和警醒了Pippa,她要抓住生命中的最後一根稻草,重新認定自己的身份。
故事結束於Pippa不顧一切,拋開所有,包括Herb的葬禮,背上行囊,獨自踏上尋找自我的不歸路…
人從誕生到死亡,其實隻在做一件事–認識自我,其實也隻需要做好這一件事–與真我和平共處。人生旅程根本就是一個由內向外,再從外轉向內的過程;一個走出自我,踏入外部世界,通過外麵世界再次認識自我,回歸自我的過程;一個從一體走向分離,從分裂走向統合的過程。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飛得有多高,如果回不到自我這個原(圓)點,最終是掙紮,是背叛,是痛苦,是失衡,是崩潰。
認識自我是一條艱難,孤獨而無止境之路,是通向真理之路。我們大部分人,大部分時候都是活在別人的幻相和自己營造的幻相中,我們害怕真實,不願意接近真相,沒有勇氣看清自己,進而盲目地驕縱自己,幼稚地否定自我。於是我們常常忽略不計,認為一切都會過去,時間能為我們化解一切問題。“偶然事件”和“痛心事件”的發生,撥開外圍世界對我們所謂的身份認同這片雲霧,美妙的幻相徹底破裂時,發現什麽事情都不會發生的外表掩蓋著早已四分五裂,自我衝突的內心,發現其實自己什麽都不是。於是迫使自己徹底安靜下來,就像Pippa一樣…
認識自我,就是學會與真實的自我和平相處。毫無揀擇地覺察和麵對自己的一切,發現我們本身就是美麗與醜陋,聰明與愚笨,善良與嫉恨,寬容與狹隘,慈悲與自私,高尚和庸俗的承載體,它們隻是人性的不同方麵,不但不絕然的對立,而是相互轉化的,於是我們從幼稚的欲望、需求和夢想之中解脫出來,不再糾結,不再掙紮,不再恐懼。
認識自我,幫助我們認識別人,認識整個世界。因為我們自己就是人性的本質的體現,自己有的優點, 別人身上一定有,同樣,別人身上的毛病,我們自己也少不了。認識了本質,就認識了真相,就走近了真理,因為真相就是真理。從了解自我的過程中產生一種對人格複雜性的欣賞,這份欣賞本身就會帶來真正的自尊自重。如果一個人願意體驗自己的痛苦又不迷失或耽溺其中,就會出現一種美,一種臣服之美,接納之美,從而真正接受自我,與自己產生親密的聯結, 而不是逃避,排斥,拒絕,否認和分裂。這份滿足感遠遠勝過超越別人,獲得權力財富,或是感覺重要和被人賞識。愈是能和自己親密,就愈會發現世俗欲望的空洞,無味和乏力。即使達成了所有的目標和欲望,也比不上跟自己親密帶來的富足感,因為隻有這種富足才能帶來真正的力量,一種來自於我們的內在,任何人拿不走,任何事擊不垮,任何時候都與我們同在的力量。
這份了了分明,神閑氣定,圓滿自足的生活滋養我們自身,同時賦予我們容納別人的美德,讚美別人的胸懷和來源於慈悲的智慧與愛,完整,安靜,幸福,平和,喜悅,富足而統合之心境便會冉冉升起。
與自己親密是通向真理與平和的必經之路!
我想Pippa踏上的就是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