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勇氣

(2014-07-22 11:51:32) 下一個

最近,拜讀美國教師帕克·帕爾默(Parker J. Palmer) 的著作-《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The Courage to Teach: Exploring the Inner Landscape of a Teacher's Life)。通過對教學勇氣的追問,帕爾默先生認為優秀教學不能降格為技術知識的灌輸,優秀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完善。很顯然,這與教師的心靈有關。

帕爾默先生從自己的教學經曆出發,深入淺出地提醒我們: 教學其實是人生中的心靈工作,是生命本身的一件樂事,既遊離於學科又與學科關係密切。教學對於教師本人最大的價值在於,教學滋養著他的心靈,“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學對心靈最有益。” 在他看來,任何一本討論教師的書,都不能不涉及到教師的心靈問題,都應該以某種方式去探索教師的靈魂奧秘。所以,教學的勇氣,就是返回自身的勇氣。

精辟!感慨!

做為孩子的父母,我們當仁不讓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位老師,是他們的教育啟蒙者。

教書育人不光是教師的事,其實更是我們家長的事兒!關於教師的書,就是關於我們家長的書;關於教學的書;就是關於父母育兒的書。

這本書帶給我關於教育的更全麵的角度,充分領會育兒的更深刻的意義。我把帕爾默先生循序漸進的教導解讀為以下三點,與朋友們分享。

第一點:我們自身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完善與我們實行的親子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與我們的靈魂有關。它決定我們為孩子到底提供什麽樣真正有價值的教育以及如何實施有真正價值的教育。

第二點:真正有價值的教育是富有靈魂性的教育。身為父母,其實從孩子落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肩負這樣的使命–以無條件的愛,滋養我們孩子的心靈,幫助他們找到自我,。

第三點:教育孩子的勇氣,其實是我們父母返回自我的勇氣。

人類的文明起源於智慧之愛。

在柏拉圖那裏,智慧即關於“善之相”或絕對的善的知識,絕對的善就是絕對的價值。教育的目的是使人通過“認識你自己”趨向那絕對的善,為此,人要不斷地去愛智慧,追求智慧,它能照料人的心魄,實現心靈的轉向。

北大在任時間最長的校長蔣夢麟先生當年也曾說過:“教育如果不能啟發一個人的理想、希望和意誌,單單強調學生的興趣,那是舍本逐末的辦法。”

有靈魂的教育意味著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恒的終極價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愛,以及建立與此有關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應成為負載人類終極關懷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給予並塑造學生的終極價值,使他們成為有靈魂有信仰的人,內心充滿力量的人,而不隻是熱愛學習和具有特長的準職業者。

我們給予孩子的教育就應該是這樣充滿智慧,富有靈魂性的教育。

談到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人們常常想到的是艱辛的勞作,進而聯想到奉獻精神,似乎“奉獻或犧牲”就是父母全部的靈魂奧秘。在這樣的靈魂世界裏,家長的靈魂是圓滿的、完善的,始終流光溢彩。與此同時,家長情感中的焦灼、困惑、迷惘、痛苦等心靈風暴常常遮掩在黑暗裏,我們內心的軟弱甚至懦弱,不是忽略就是逃避。因為我們始終抱著這樣一個信念:我們是孩子的靠山,我們在孩子麵前應該是完美無缺的,我們經驗豐富,孩子的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必須是堅強不屈的,勇敢地麵對生活中的困難和失敗,要無懼地麵對孩子的挑戰甚至挑釁,換而言之,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以迎接“外部”的挑戰,把自己認為必須實施的教育進行到底,哪怕是傷孩子,傷自己。很少人想到 “攘外必先安內”的戰術,從來沒有想過如何迎接“內在”的挑戰,更沒有人直截了當地相告:你需要回到自身,你需要返回內心,直麵你的內心,透析精神懦弱、內心的坑洞,心靈浮躁、靈魂無根等種種心靈的缺失,勇敢地麵對它們,審度甚至是玩味。

同樣我們之所以常常缺乏勇氣,是因為我們往往把這些困境歸結為外部環境,歸結於孩子,但很少歸結於自身,很少從自我的角度去尋找教育孩子困難的根源。我們缺乏麵對自我的勇氣,當自我受挫,遭遇傷害之後,立即匆匆忙忙地奔赴外部,尋找可以療傷的止痛藥和安慰劑,然後把它們像膏藥一樣貼在創口處,像遮羞布一樣遮擋自己的隱私。殊不知膏藥下的傷口正在持續地腐爛,遮羞布裏的隱私正在發生隱秘的癌變。就像帕爾默先生以充滿激情的理性方式對教師心靈的真實總結一樣:教師(教育者)具有對自我的恐懼,害怕打破心靈的幻象,害怕看到那個因幻象消失後裸露出的存在著種種缺失的“我”,因此,他缺乏返回自身的勇氣。這句話提示我們:教育者首要的任務不是塑造別人,而是重建自身。

也就是說,培養孩子重要,重建我們自身更要緊。

對家長而言,教育的價值就是能夠滋養我們的心靈。我們把自己的靈魂狀態、知識,以及我們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孩子心靈上,教育過程中體驗到的糾纏不清隻不過折射了我們自己內心生活中的交錯盤繞。從這個角度說,教育孩子給我們提供通達靈魂的鏡子。在這麵鏡子裏,我們看到一個以前從未看見過的真實自己:不那麽完美,內心也有恐懼,缺乏安全感;犧牲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條件的,奉獻過程中也暗示前提,道貌岸然中隱藏著野心,也有口是心非,自相矛盾的時候;虛榮,名利,貪婪不總是與自己無關;給孩子發完火後發現是因為自己內心的糾結;不能說服孩子去做的事,其實自己也沒有完全想透;說是關心孩子,其實有多少事真正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考慮過;孩子質問我們時候,下不為了台,心理憋屈,其實是麵子在作怪,還口口聲聲稱自己是孩子的朋友;惱火於孩子的不聽話,發現自己的掌控受到威脅後的危機感在作怪。。。如果我們願意直麵靈魂的鏡子,不回避所看到的,我們就有機會獲得自我的知識。

我們的傳統文化推崇大公無私,犧牲奉獻,自己永遠應該排在最後,怕被扣上“自私父母” 大帽子。其實,我們對自我的關心,並不意味著對孩子的漠視。我們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守護自己的靈魂,更是為了愛護孩子的心靈。如果我們對自我毫不關心,導致靈魂失守,如何去愛護孩子的心靈呢?

父母愛的力量,首先來自於愛自身的力量。如果我們自己內心灜弱,又怎麽可能將真心獻給孩子?隻有我們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資源和內在的力量,才會培育出具有內在力量的孩子,才會教導孩子獲得完整的自我。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已經是或者即將成為教師(教育者)的任何一個人,都值得看一看這本關注教師(教育者)生存意義和心靈缺失的書,都需要將帕爾默先生如下一番話作為教學或教育的箴言:

一種優秀教學永遠需要的是重獲內心世界資源的小徑。記住我們是誰,就是把我們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恢複我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重獲我們生活的完整。

幫助孩子找到自我,先得找回我們自己,滋養孩子的心靈,先得滋養我們自己的心靈,隻有我們自己是自由之身,才會真正懂得自由的可貴,才能無畏無懼地支撐我們的孩子自由飛翔。。。

教育孩子的過程, 就是我們自我探索, 自我成長,而最終回歸自我的旅程。所以,教育孩子對於我們父母本人的最大價值不僅僅是為了培養一個獨立自主的於社會有用之才,而恰恰是它本身就能滋養我們的心靈。這是一件意義多麽非凡之事啊! 於我們生命本身, 它應該是一件多麽快樂的事啊!

親愛的朋友,拿出勇氣,好好地享受這意義重大的愉快旅行吧!

僅有一次,不可重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