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95)
2021 (3)
蔣勳老師曾說:“如果我們不懂得在生活中感覺無所不在的美,三天兩頭跑劇院,音樂廳,畫展,也隻是鄙俗的附庸風雅.“非常感謝他簡短明晰地表達了我自己想到了而說不清楚的那個部分。
人的高雅,不是看她的舉止談吐,也不是表現在她的接人待物,更不能由她的學問,收入來決定。古代的高人雅士舞文弄墨的也留下不少思想但總覺得在些什麽地方有所缺失。現在想起來了,問題就在於“心靈",沒有靈的人,不認為有靈魂存在的人在我覺得就是不夠高。沒有因為想著靈裏的事情而對視界所得所感過分關注的就不夠雅。高雅不是一種表象。它到底是什麽我不知道,但它不是什麽我此刻好像能明白。
拿熱門的瓦爾登湖一書來講,盧梭在瓦爾登湖畔棲居,遠離世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隱逸靜思,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跋涉。這是高雅。而同在瓦爾登湖居住的普通農民,過著自給自足淳樸簡單的日子,是不是高雅呢?更不要說我們這些後來人慕名而讀盧梭,甚至前往瓦爾登湖旅遊,是不是高雅呢?踩了先師的足跡就能聽到他的聲音了?聽到先師的聲音,就能變得和他一樣,高雅了?我想不行。
當然,人被“高雅”洗滌過的前後會有不同。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要走近蔣勳走近盧梭。
從盧梭到蔣勳也是一個過程。一個隱世出世,一個掙紮地隱於世。蔣勳一邊修行,修自身,一邊到處演講也是蠻幸苦的。盧梭是先師,蔣旭可是當代。有個活人可以跟著真好。我曾接連幾天白天黑夜地聽蔣勳的細說紅樓,怕打擾別人還帶著耳機。做飯時聽,做好了吃飯時也聽。一周下來人雲裏霧裏的沉浸其中。現在回想一是因為喜歡紅樓夢,喜歡蔣勳的國語,二來也是這種跟讀博客讓我體會到某種高級些的參與感。在他的博客下留言是我們這些自封文藝人員刷存在感的最好的辦法。蔣老師經常談美。如果說美是回來做自己,成了,美,便是幸運和幸福。那麽高雅就是脫離不美。願我們都學會平靜和坦然,追求心靈美追求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