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一座城是因為那城裏有喜歡的人,喜歡的歲月時光。北京,北京是我最喜歡的城市。
第一次去北京可能是六七歲,反正還沒上學。記得去了天安門,因為有在國旗下與妹妹的合影。還記得回天津的路上我們的吉普車拋了錨,大家就在路邊招手搭便車,我和媽媽搭了一輛三輪回家,當然是第一批。
真正和北京扯上關係是上大學以後的事了。學校在永定門外,南苑機場附近,當時當地一片荒涼,從學校出來除了班車隻有366長途,還有老鄉的驢車,馬車和拖拉機。八十年代大學生是天之嬌子,人緣特好,站在高粱地裏抬手招呼一下,肯定能搭上順風車。到了永定門後一般我們都是一路走一路逛到前門。沿途看了春季展銷會,買了江米條,茯苓餅。也曾在大柵欄(念拉)走迷過。到了前門我便安分守己地上車坐到動物園,再從動物園坐到頤和園,再從頤和園坐到廂紅旗我姑姑家也就該吃晚飯了。那時年輕,大把的精力和熱情,並不覺得香山方向的軍事科學院有多遠,每兩周準去探望姑姑和姑父,順帶打個牙祭。我比我表哥們回家都勤。那時的北京不像現在擁擠,我又是起點站從頭坐到尾所以一點都不累。
後來談戀愛了,便經常在332魏公村站下車。在北工耍一陣接著北上回姑姑家。
再後來畢業留京,分到了首都機場。這下子和359結緣,又是從頭坐到尾。359機場到東直門,105東直門到白石橋,接著322,333,隻不過不再從南到北而是東到北橫跨北京市區。
人家是感情輸給了距離,戀愛失敗。我是距離產生美,戀愛成功。當然期間我的轉業也為頻繁約會創造了條件。轉業到國旅總社後算是進了內城。住東直門靜安賓館住了一年,上班在北京飯店正對麵的大樓裏比鄰遠洋集團。單身宿舍後又搬至西城翠微路總參招待所。結婚後跟著老公住過東四十四條,南禮士路。租房住過東城小莊,最後一處住房是國旅分的,在朝陽區團結湖公園附近。
算來在北京住了十四年,從八二年考上大學,到九六年底離京出國。人生最美的年華都擱那兒了。向往,喜歡,打定主意留下,堅持北漂,最後拋家舍業離開,期間的心路曆程不足為外人道。事隔十幾年第一次回國,回去團結湖國旅宿舍樓看見我原先的屋子還空著,紅花窗簾還掛著,隻是換了把鎖。
第二次回國又是幾年間隔。物非人非,秋雨春風光陰退盡,城裏已沒我任何牽掛,不再去北京。
不再去北京不等於不想北京,每次風吹來那城任何一絲信息都會在心湖引起漣漪。悲歡離合經過酸甜苦辣嚐遍,可為什麽隻有美好如浪花翻起,遺憾卻總被思念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