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常的日常(十五)說蘭

(2017-07-17 06:58:09) 下一個

前幾天有朋友在群裏曬他家的蘭花,說是都開了。有兩頭的,有五頭的。引得我也跑進屋,看看自己的那兩株。我愛蘭,如同識貨的餮客,一般都鍾情嬌嫩的芽尖,最喜歡蘭花似開未開的一刻,那種華麗嬌羞讓人著實喜歡。初視之,整個人被那葉片,那花蕊,那鱗莖所迷惑。熟視良久新鮮勁仍是沒過去。好美啊!我真希望能調動身上所有的細胞去感受它,認它,聞她,觸摸它,也一如它那樣心平氣和地迎接花期,不慌不忙地度過花期,自在開放,坦然敗落。


曆代之中,唐朝人大概最喜牡丹。而宋以後,人們發現牡丹,過於華麗馥鬱,極易凋零轉而喜歡蘭花。當時有過許多讚美蘭花的詩詞。如蘇軾的“詠幽蘭”
妸娜花姿碧葉長,
風來難隱穀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
縱使無人亦自芳

這不難理解,唐朝是太平盛世,王公大人盡可氣定神閑地去欣賞牡丹之雍容大美。到了宋朝,社會相對動蕩,命運多舛,人們則更願寄情於蘭之高潔幽靜,做到自成一體,與世無爭。可見每一個朝代的審美都是和當時的政治經濟生活密不可分的。文人墨客歌唱廟堂之大,江湖之遠的同時也興歎個人之成敗,花草之興衰。特別是後者,“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借物詠誌成為大批格律詩的主要特點。

說到蘭花。要聲明的是蘭其實不等於蘭花。“蘭”在中國傳統文化上有著獨特的地位,代表著高潔,清心寡欲等倍受推崇的人文內涵,其它類似被認為具有“蘭”的品質的植物在命名時,或是附庸風雅,或是讚美,也被冠以蘭的稱號。這裏,“蘭”字代表著一種符號意義。除了手機裏的這幾幅叫蘭的。還有君子蘭,吊蘭,米蘭,龍舌蘭,它們都不是一家人也不屬蘭花科,隻是氣質相同。其中君子蘭名氣最大。記得八十年代初流行養君子蘭。媽媽廠裏的同事送來一盆,藍白瓷的花盆裏左右對稱地豎著兩片綠葉,那葉子長得一摸一樣,青翠欲滴。全家人當寶貝似伺候著,不是澆茶葉水就是放雞蛋殼。我們小孩插不上手,隻趴在桌邊看,可它除了長葉就是不開花。倒真像那首歌裏所唱的“日日看三回,看得花期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後來呢,後來就忘了。那年月,母親像我現在的年紀,也是業餘愛好頗多,養花,養鸚鵡,練氣功,鉤桌布,繡枕頭套,可能還讀小說,一次她抽屜沒鎖我撇見一本,“安娜卡列妮娜”。如今她已經耄耋之年,除了吃飯就是睡覺,渾渾噩噩,忘性尤其大。但媽媽能記住著院子外麵種的玫瑰和大麥熟,一有機會就去花前站站。妹妹微信傳過來照片。哎,紅花綠葉更映襯白發蒼顏,照片中哪有當年朱工的美麗影子?猛然發覺我又是很久沒有回國看媽媽了。

蘭花啊蘭花,就像我的母親,出身嬌貴,半生失意,卻忠守本性,悠然開放。你從不深度介入喧囂塵世。既不去破壞衝撞外界,也不特地改變自己。隻是從容優雅地旁觀世事變遷,人際輪回。始終保守一顆單純清靜的心,靠這一點壓箱底的審美和自信穿過風雨,走過歲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