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目養神

如果你不幸進來了,你會失望。如果在這裏,你學到點什麽,或有什麽感受,那更是浪費你的時間了,咳,咳!
個人資料
金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人口普查資料發現:在美華人學曆較高但收入偏低

(2008-12-09 23:19:50) 下一個


一項由一個亞太基金會出資讚助,由由馬裏蘭大學亞裔研究中心教授 Larry H. Shinagawa 主持的研究發現,盡管在美華人 (華裔) 擁有較高的學曆,但還經常遭受無影 "玻璃天花板" 的阻擋。在接受較高教育的同時,並未取得相對應的經濟回報。

眾所周知,華人在美國是受教育程度很高的族裔之一。馬裏蘭大學亞裔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還指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華人工資收入低於一般人群中獲得同樣教育程度的美國人和非拉丁裔白人。華裔在法律和醫學界專業人士的4平均收入要比同樣職業的白人低百分之四十四。

Shinagaw 教授針對他的總結報告 (下載原文請點此進入:《模範少數族裔的神話:在美華裔現狀分析》(Model Minority' Myth: A Chinese American Portrait)) 指出:"與一般人的觀點相反,華裔在獲得事業成功時,除了接受高等教育,通常還要遭遇額外阻力。對華裔而言,光是投入大量的時間並努力工作,並無法打入美國主流社會和專業領域。" 他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如語言障礙,不易被美國社會認同等。從長遠來看,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華人社區的相互扶助以及新一代華裔領導人的楷模作用。同時要建立起 "梯隊" 和 "關係網",並逐步打入美國的領導階層。

事實上,在美華人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社區。下麵列舉的都是報告中的一些發現。

• 華裔是人口快速成長的族群。最新數據顯示,從公元兩千年至二零零六年,華裔人口增長百分之三十;

• 華裔是在美國的亞裔族群中,最大的一支,占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 華裔高學曆專業人士很相對的集中在僅占總數百分之三的高校和研究所內;

• 華裔中,獲得至少是學士學位的人口百分比是美國一般民眾的兩倍;

• 華裔在職業上,相對集中在專業領域及管理階層,與一般美國民眾相比較,這個百分數是 53% VS 34%;(VS = versus)

• 華裔在專業上,比較集中在醫療衛生,食品工業,製造業,以及科學研究領域;

• 在收入上,華裔在接受同樣教育的情形下,比白人賺的要少;

• 居住區域:60% 的華裔居住在少數幾座城市裏 (以人口遞減),紐約,舊金山,洛山嘰,芝加哥,費城,首都華盛頓,以及波士頓地區和達拉斯地區等

• 華裔向城郊遷移:在過去的二十年裏,華裔逐步從老一代華人聚集的中國城遷出,向城郊部的亞裔社區遷移;

• 入籍:百分之七十五的華裔已經加入美國籍,具有很高的移民歸還傾向。但是,在新近入境的華人中,入籍則比較緩慢;

• 異族通婚現象:占百分之十的華裔;

• 婚姻狀況:一旦結婚,華裔通常會保持婚姻。離婚率不到一般人口的一半 (4.4% VS 10%)。

(本文由金筆整理翻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0)
評論
Flamenco_Girl 回複 悄悄話 重點在改進勾通與交流方式,以及職業責任感。
mme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大說話 說的話:
好好想一想,為什麽華人高學曆還挨欺負呢?不就是因為低能嗎?如果真的是高分高能的話,誰能欺負得了你呢?這個能指各個方麵的能力。語言能力隻是其一,重要,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地道的美國人全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是並不是都拿高薪。所以,配得上拿高薪的人業能力必須很強。我做第一份工作的interview的時候公司給我找了翻譯,因為我告訴他們我的英語很差。結果我獲得了工作機會。大多數公司的管理人還是務正業的,他們的目的是把公司辦成一個公司,而不是俱樂部,他們需要技術思想,而不是賠他們聊天的人。
老大說話 回複 悄悄話 華人天生的被人欺負還自我檢討的個性,當然比別人工資低了。別人可以出更少的錢顧你,而且你連屁都不敢放一個,隻會天天琢磨自己高分低能,那為什麽要多付錢?
77515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王副教授的評
That's right. It's people's experiences.
90後 回複 悄悄話 統計數據感覺是真的,但絲毫不說明華人不行呀。原因可以探討。
很容易想到的有這樣一些:

1)華人為拿獎學金修冷門專業的多些,工資學曆比自然低。比如,化工碩士可能比市場專業學士工資低。 2)。很多華人因身份困擾隻能在貓在小公司,一耗就是幾年。白人進大公司工資多一倍也毫不奇怪。3)如果同班同學白人華人都進同樣大公司拿類似職位,工資差別通常就不大了,而且,博士一般比碩士工資高,什麽人種也一樣。

至於華人考試成績VS能力等,華人讀書成績確實好,工作也確實比白人出成績,要不連奧巴馬看著都起急呢。不過,華人在白人主導公司,成績被白同事拿去匯報一圖升官也是常事。自然的,人在屋簷下嘛。一代移民華人英文永遠不會比白人好。二代膚色也是吃虧。關鍵是中國經濟強大,華人薪水才會上來。

日本人英文比中國人差一塊呢,可是美國豐田公司的日本人,拿得一定不會比同學曆白人少,職位也應該相對高些。。。
really??? 回複 悄悄話 For the first generation Chinese-American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are the big big problems to get promoted or to get paid higher. The 2nd generation will be better, I believe.
多哥 回複 悄悄話 mmee 說得很有些道理。

老金的社會麵太窄,有點兒見風是雨了。

嗬嗬,老金別生氣。。。 :))
mme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文非文 的評論:
我是大陸來的人,給我的感覺大陸的學生分數高,能力低的多。實際上我們分析一下分數高是什麽意思就清楚了。當然,考卷的內如是科學的,凡是正確的答案都該是符合科學。但是,有好多種情況考卷的答案並不嚴謹。所謂的考試技巧就是不管答案嚴謹與否努力讓自己的答案與標準答案一致。所以,追求高分的學生考慮更多的是如何順著出題者的思路思考,而不是考試的科學內容本身。久而久之大陸的好學生就有一個習慣,努力尋求一個“權威”,然後堅定不移地跟著權威走。如果找不到權威,那就認可放棄原有的方案。這是100%沒有開拓精神的做法。如果要是低學曆的話,僅僅是一個技師,或工人那還好。但是,這樣的人偏偏是高學曆,被當作開拓者被公司招募去了,結果是不勝任,得不到晉升。這是現實。你想一想,當你提出一個新的計劃或者命題的時候,有沒有聽過大陸來的高學曆的人說這些話:“有先例嗎?”“有人這麽做嗎?”“google了一下,沒有人這麽做,你要小心了!”等等,我聽多了。很遺憾,這些人要是小技術員的話可以,但是作為開拓者那就不稱職。即便管理者同是大陸來的人也很難提供高薪雇傭這樣的人。
秒秒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章很好的一塊磚!在歐洲我確實注意到了。在我這裏專利第一的是華人!但是工資收入缺比周圍的白人印度人底很多!不公平阿。希望能夠讓我們都注意到這個問題並努力改善。 

請教YDouble: 你說的“就是不願意付出自己,”指的是什麽? 要說是辦公室緋聞,我覺得你說的很恰當。我們不願意付出自己。拿那個錢痛苦。除此之外,您指的什麽?
freeview321 回複 悄悄話 那些發言且認為白人多拿很正常的,都是下三濫,不說白人貪婪無恥,反來說自己的同胞不行,白人不行也多拿錢很正常嗎,他們要是那麽有遠見,金融危機就不會從美國爆發了,他們要是本領高強,為何現在一樣沒高招?白人的一個特點是不管自己是不是真明白,都一通狂說,要是錯了,一定推的幹幹淨淨,自己做不好,卻老說別人不行會有問題。見過能人,極少,多數白人掙得多,基本就是因為他們無恥,不因為別的。
文非文 回複 悄悄話 感謝給出原文聯接。標題有點那個。。。雖然起到了吸引人眼球的作用,但有點嘩眾取寵了。
文非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mee的評論:
我 讚成你的基本觀點,分數高的學生不一定能力強。不過,這是一個普遍存在於大陸學生和非大陸學生中,甚至其他學生中的問題。沒有必要特別強調這是大陸學生的缺點。
maitland 回複 悄悄話 如果結果不是這樣,反而倒是奇怪了:
http://www.evoyage.com/Book%20Reviews/SocialDominance.html
mmee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這個調查忽略了另一個數據,那就是啟始年薪。我覺得華裔的啟始收入不少。當然,這也是一個感覺而已。文中談到的華人收入偏低的理由是事實。但是,有一點本人感覺到從中國大陸來的高學曆的人好多是學曆高,能力低。這裏的能力說的不是語言能力,是業務能力。大陸來的好學生的標準是考試分數高的學生。但是,實際上每個人都花了好大的力氣在考試技巧上作了準備,所以,考試的分數高並不等於真正地學懂了。所以,這樣的人在工作的時候就很難衝上去,也就自然很少得到晉升的機會。與在矽穀工作幾年到十幾年的人談一談就知道了,好多人對自己幹的工作沒有應有的認識,盡管他們都是博士。而同等經曆的美國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的眼界已經上得很高。那麽,自然而然這些眼界高的人被重用了,因為他們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利益。相比之下,中國大陸來的名校的學生,因為一直把心思放在了考試上,放在了想辦法投機取巧上,不是學業荒廢了,而是壓根就沒有取得應有的造詣。所以就隻能當一個小工程師了。
princessannie 回複 悄悄話 許多中國人都滿自以為是地認為比很多美國人掙得多,殊不知拿自己跟誰比,比比那些跟自己有一樣學曆的美國人,差得多去了。這本來是個事實,有很多無奈的成分在裏麵,也隻有接受的份,若不願屈就的話,有同樣能力的美國人,人家幹嘛要雇你呢?問題是我們自己不能掩耳盜鈴,真以為自己很優秀,比美國人掙得多。若真認為自己優秀,那就去掙跟自己素質相當的錢唄,幹嘛一個個碩士生,博士生卻幹人家本科生的活,掙人家本科生的錢。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王副教授的評論:
正是這句話。

我覺得這是價值觀的問題。有一個比較有點兒意思,在紐約的時候,中國人的服務總是最廉價的(現在是不是就不知道了),猛一來到加州才發現中國人的服務是可以不低價的(比白人的低不多,餐館除外),比紐約好了點。

韓國人的餐館價格都是很貴的,可見中國人的餐館便宜是自找的。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YDouble的評論:
明白您的意思。
王副教授 回複 悄悄話 我們這兒流行一句話,一流的科學家,二等公民,三流薪水。
YDouble 回複 悄悄話 太多為了活命,太少為了修飾,太不願意改變社會環境,誰為你付更多的錢!
“我想活出個人樣,我想做太多的事情,我總是想出人頭地,就是不願意付出自己, 因此我們這群人失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