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南造園,少不了芭蕉。《群芳譜》上說: "蕉者,草類也。葉青色最長,首尾稍尖,菊不落花,蕉不落葉。一葉生,一葉蕉(通焦),故謂之芭蕉。"
芭蕉這一植物的出現在我國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時期,並在其後隨著佛教的傳入和興盛,被用作闡明教義的載體,主要代表“空”。而到了東晉時期,芭蕉才成為文學作品中常見的題材和意象,但仍停留在描摹物態的階段。時至唐宋時期,芭蕉開始大量出現在士大夫的園林中,其意象也開始擴展和深化,出現在文人們的詩文、畫作中,成為精神層麵的契合之物。元明清時期的芭蕉題材,立意並無多大改變,但其種植麵積卻隨著南方園林數量的增加而大大擴展,芭蕉也由此更為平民百姓所知。
現代植物分類中,芭蕉(Musa basjoo)屬芭蕉科芭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沒錯,它是“草”,不是“樹”。看上去像莖的部分,其實是由葉鞘包裹而形成的,植物學上稱為假莖。這也是是芭蕉科(Musaceae)植物共同的特點。芭蕉科植物約140種,主要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其中包括三個屬,分別是象腿蕉屬 (Ensete) ,芭蕉屬 (Musa) 和地湧金蓮屬 (Musella)。我們平常吃的香蕉(Musa nana),以及可供綠化芭蕉,地湧金蓮都是這一科的成員。相比於市麵上的香蕉,芭蕉的果實要小,且果肉中藏有多枚黑色的種子,因此不堪食用。現代的香蕉,絕大多數都是經過人工選育的三倍體品種,它們可以結出果實,但很少產生種子。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香蕉是極其重要的經濟作物,除了可以作為水果蕉外,還可以當做蔬菜或糧食。這一類香蕉的株形較高大,但不耐寒。果實可作為蔬菜(適於炸、煮、炒、燉),替代馬鈴薯、薯蕷或其他澱粉食材。因為果實中的主要成分為澱粉,因此味道不是很甜。在法國和一些英語國家,人們也稱之為"大蕉"(Plantain)。芭蕉葉片用途不少,寬大的葉片在古代可代替紙張來練字。唐代大書法家懷素就是在芭蕉上練字,他在住處附近種了幾萬株芭蕉,取葉代紙而書,並且將自己的居所也稱作“綠天庵”。芭蕉因此別名“綠天”。此外,芭蕉葉富含纖維,魏晉時人已用於織布 。
江南園林種芭蕉,可不是為了在芭蕉葉上練字或拿去織布,也不僅僅是作為一種美化裝飾。對於文人雅士來說,芭蕉是庭院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植物,是其閑情逸趣的一個重要部分。
正如明代王守仁《書庭蕉》所言:“簷前蕉葉綠成林,長夏全無暑氣侵。”
納涼還算比較務實,但種蕉聽雨絕對稱得上風雅。在下雨時聆聽雨點打在芭蕉上的聲音,這恐怕是古人種芭蕉更重要的目的。芭蕉的葉片大,下雨時雨水打在上麵劈裏啪啦,聲音之清脆響亮,非其他植物可比。就像南宋王十朋《芭蕉》所說的:“草木一般雨,芭蕉聲獨多” 。在古典詩詞中,芭蕉與雨是一組經典搭配,就像梧桐和雨一樣。不過雨滴梧桐多表達離愁別緒;雨打芭蕉則不同,更多的是表現閑暇時的悠然自得,而且這雨最好是夜雨,因為能伴著這雨進入夢鄉。杜牧《芭蕉》:“芭蕉為雨移,故向窗前種。憐渠點滴聲,留得歸鄉夢” 。北宋賀鑄《題芭蕉葉》“隔窗賴有芭蕉葉,未負瀟湘夜雨聲”。南宋楊萬裏《芭蕉雨》“芭蕉得雨便欣然,終夜作聲清更妍”,因為有芭蕉,一場夜雨也變得浪漫起來。
了解芭蕉聽雨的文化內涵後,就能讀懂陸遊晚年蟄居山陰時所寫的這首《憶昔》。詩人在回顧平生“淋漓縱酒”,“慷慨狂歌”的英豪歲月之後,嗟歎“壯士有心悲老大,窮人無路共功名”,最後自我安慰“生涯自笑惟詩在,旋種芭蕉聽雨聲”。種芭蕉、聽雨聲,看似灑脫自在、怡然自得,實則飽含年華已逝、壯誌難酬的悲情和無奈。
唐末詩人錢珝則以“未展芭蕉”為題,用來比作芳心未展的少女:“冷燭無煙綠蠟幹,芳心猶卷怯春寒。一緘書劄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冷燭、綠蠟、一緘書劄,都是對“未展芭蕉”的比喻;“猶卷”的不僅是芭蕉的芳心,也是少女未能吐露的芳心。“未展芭蕉”也成為古人詩詞中愛憐的一個常用題材。
李漁的在其《閑情偶寄》中有關芭蕉的論述,堪稱古人芭蕉情懷的經典。"幽齋但有隙地,即宜種蕉。蕉能韻人而免於俗,與竹同功。..., 蕉之易栽,十倍於竹,一二月即可成蔭。坐其下者,男女皆入畫圖,且能使合榭軒窗盡染碧色"。
願你有一方小院,蕉陰納涼,隔窗聽雨,靜心養閑,慢度時光。
遊士好, 芭蕉豔而不俗,與竹同功。
蕉陰好納涼,園幽喜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