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在《文學城》出了點“事”,以至於這幾天都不敢碰,現在想起來還心有餘悸。
事情的起因是我和老公出去逛街,鬧了一些不愉快。為了舒緩自己的情緒,找個發泄口,就把事情經過寫了下來,發在自己的博客裏。最開始的題目是《和我先生一起 生活的最大痛苦》。寫的時候是在氣頭上,所以用了這麽個聳人聽聞的題目。過了一小會兒,心情稍微平靜下來,覺得用詞有點誇張,事情好像沒那麽嚴重,就改成 了《和我先生一起生活的不愉快》。敲完字,玩完電腦,已經是很晚了,什麽也別想了,趕快洗洗睡了。
夜裏突然想起這事,總覺得心裏有點不踏實,看看表,是淩晨兩點半。怎麽也放不下,就躡手躡腳地跑到電腦前瞟了一眼。媽呀,剛發的牢騷話已經被放入 博客精選了,才兩三個小時,點擊量已過五千,尋思著我以前寫的東西也沒這麽多評論啊。再看看評論,已經有十幾個,且是五花八門。有表示同情的,有給我 想辦法的,有說我幸福的,有說我故意曬幸福的,有說我“作”的,有說我矯情的,有說我70刀的草帽都舍不得買,罵我窮逛的 。。。。。 嚇死我了! 還 有,我明明改了題目,可在頁麵上顯示的還是以前的題目。難道大眾就是衝著這個題目去的,就對別人的私事感興趣?想想這個點正是北美加同胞們豔陽高照,還在 享受著愜意周末的時候。對著屏幕,我一時傻了,不知如何是好。誰想就在我猶豫著的三分鍾時間裏,瀏覽量又增加了三百。迅速的琢磨了一下,痛下決心,我趕快 手忙腳亂地把這篇博文刪了,所有評論也隨風而去。回床繼續睡覺,雖然覺得有點惋惜,可心裏踏實點。
第二天再查看電腦,發現文章不在,可原始題目還在那兒擺著。信箱裏還有城裏姐妹來的悄悄話。一個姐姐說看了我的文章,深有同感,想再看一遍,發現已經被刪掉了。我告訴她妹妹我心理脆弱,受不了別人各種各樣的議論。
首先,寫的內容算是家事,我不太習慣別人對我的家事指指點點。可《文學城》是個崇尚原創的地方。寫文章,都是個人親身經曆,有感而發。怎樣去把握真實和隱私 之間的度?我是不是以後最好用第三人稱呢?其實我寫的和老公購物不愉快的經曆也不算是什麽大的隱私,而且事件還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是不是我自己想的太多 了,小題大做,神經病啊。
其次,我覺得還是對我家那位有一定的不尊重。想想我的牢騷是發了,寫下來公布於眾。可他不明就裏,毫不知情地被一幫他國的不認識的人們議論著,評價著。躺著身中數槍,還一無所知。就算知道,也因為語言和文化的障礙,有口難辯。這樣對他,我有愧呀,不忍呀。
其實本人是《文學城》的新手,一直孤陋寡聞,今年下半年偶爾和朋友聊天才知道有這麽個地方存在。平時看看前輩們的佳文,一起分享生活點滴,還是很受益,很享 受的。時間不長,還結交了一些圈裏從未謀麵的好姐妹們,心存感激。再次認識到網絡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想發表什麽見解,一定要有顆堅強的心髒才行。就當這 次是我成長的一個經曆。我發誓再也不會刪掉博文。還要感謝所有那些寫下評論的人,包括讚我的,罵我的,諷我的。謝謝你們的關注。我會繼續努力。
再祝各位同胞心情愉快,過好每一天!
當然,正如妹妹所說的,還是善良的人多。
祝聖誕新年快樂,來年好運!
對於內心深處的想法 或一時的心情發洩被露出來感到不安或不妥
還好我那兒人煙稀少
但話說回來 很多人看和評論
等同有人分享妳的心情 或給予看法 可供參考或當麵鏡子也不錯
你真是個叼婆子!嘴下不留情。
你夠事精的
這麽說呢,因為我以前在天涯上看過好幾個非常好的帖子,就是被各種別有居心的人給拆樓了。我想,和樓主的初衷一樣,開貼的人隻是想網絡空間中分享人生感悟,經曆,別無他求。但是,後來,給各種人網絡搜索,各種指責,攻擊,甚至關係到個人家庭的攻擊,總之,越來越齷齪。很可惜,很多好文章就這麽斷了。
還有,我個人認為,很多人,喜歡,不一定會說出來,隻是跟進閱讀;點擊稱讚;但是,不喜歡或者處處挑刺兒找茬兒的人,從來都是不吝言辭,罵起人來滔滔不絕。也算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的一個側麵驗證吧。
寫帖子,好心態是一定要的。不容易,感謝樓主分享,也希望樓主不要受這個困擾!
祝你在異國他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