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腥風血雨裏的南明短命王朝(七十三)

(2023-12-15 09:23:19) 下一個

1658年(順治十五年,永曆十二年),清軍三路進兵西南,李定國等戰敗,永曆朝廷形勢危急。鄭成功見清方主力集中於西南,認為這是擴大以自己為首的東南抗清基地的大好時機,決定率領主力乘船北上,展開長江戰役。這年五月,中提督甘輝統領前軍乘船進至沙埕,在桐山一帶征糧。鄭成功親自帶領的主力也到達距沙埕三十裏的岑嶼。六月初十日起,張煌言,甘輝,馬信等集中兵力進攻溫州府屬的瑞安縣城。清政府除集中浙江駐守軍加強防禦外,還從河南,江西,山西,山東抽調兵馬增援。鄭軍在溫州地區征集糧餉後,移舟北上,準備入長江,攻取南京。

八月初九日,鄭成功統領大批兵馬乘船由浙江舟山進抵羊山(今大洋山)。這裏是海道必由之路,南至定海,北至吳淞,是江浙交界之處。此行的目的如鄭成功所說:“我提師望複神京,以為社稷。”初十日中午,鄭成功召集各提督商討進兵機宜。不料天公不作美,忽然之間烏雲翻滾,狂風驟起,暴雨傾盆,巨浪滔天,鄭軍舟船對麵互不相見,相互碰撞和被巨浪掀翻,很多船隻傾覆損壞。鄭成功的六位妃嬪,第二,第三,第五個兒子都被淹死,兵將,船艦,器械損失巨大。鄭成功遭受這一意外打擊,隻好暫回舟山休整。

八月十四日,鄭成功督師回到舟山進行整頓,由於島上一片荒蕪,大軍難以久留,九月初,鄭軍船隻分三幫經舟山群島與鎮海縣之間的海峽南下。這次動員的兵力據清方檔案記載至少有船舶一千多艘,留守金,廈一帶的兵力自然就比較薄弱。清福建提督馬得功乘機出兵攻占了泉州附近的鄭軍基地白沙。鄭軍中一些清方投降過來的北方兵將不習慣海上軍旅生活,被之前在羊山經曆的颶風嚇壞了,紛紛逃走。鄭成功一麵整頓隊伍,製造器械,修補船艦,籌集糧餉,準備明年再舉;一麵在南返途中攻克台州,海門衛,黃岩縣,磐石衛,樂清縣等浙江沿海要地。大致而言,在第一次北征受挫到次年五月入吳淞口進攻南京的半年多時間裏,鄭軍主力一直駐於浙江沿海一帶,鄭成功本人也往來於磐石衛,沙關(今浙江,福建交界處之沙埕)二地。

1659年(順治十六年,永曆十三年)二月二十日,鄭成功由沙關來到磐石衛,下令各提督,統領,總鎮“速辦船隻,催完餉務,限三月內齊到磐石衛聽令”,著手部署長江戰役。這次準備有兩個特點:其一,加強了金門,廈門基地的防務;其二,命令將士攜帶家眷隨軍行動。關於第一點,鄭成功吸取了上年北伐時清軍乘虛而入攻陷白沙的教訓,加強了留守金門,廈門的兵力。這對於保證後方基地安全和牽製福建清軍起到了重要作用。關於第二點,鄭成功用兵曆來是把將士的家屬安置於後方比較安全的地方,派兵保護;這次一反常態命令攜帶家眷,還特地指派忠靖伯陳輝,宣毅前鎮陳澤率領水師一鎮保護女眷船隻,隨軍行動。鄭成功這樣做的原因是誌在必得,認定攻克南京,收取江南有必勝的把握。但這犯了輕敵的錯誤。從明清兩代戰史看,明太祖朱元璋就規定將領出征不得攜帶家眷,這自然有扣留將領妻子為人質,以防將領叛變的意圖在其中,但客觀上對於將士在前線作戰時無旁顧之憂顯然具有積極作用。清朝製度也類似。鄭成功此一決策的失誤,對於進入長江後鄭軍不願舍舟陸行,南京城下戰敗後匆促撤出長江顯然都有密切關係。

鄭成功在1659年大舉進攻南京是基於下述幾點考慮:其一,據他所得情報,清軍主力除了留守北京以外,已經開赴雲貴一帶,駐防南京一帶的兵力非常薄弱;其二,他從內地複明誌士處得知江南各地漢族官紳士民反清的潛在勢力還相當可觀,判斷以優勢兵力大舉展開長江戰役,必將收到遠近來歸的效果;其三,江南是全國財政的主要來源之地,又是全國的腹心之區,一旦奪得該地,不僅將使得明,清在經濟實力上發生逆轉,而且攻克南京後乘勢收取長江中下遊,將造成清朝統治區南北隔斷,為下一步用兵創造有利條件;第四,朱元璋是以南京為基地完成統一大業的,南京在明代先後是京師和留都,盡管清朝在順治二年將其改為江寧府,但在相當多的人們心目中南京依然是全國的政治中心之一。因此,在鄭成功等人看來,攻下南京,收取長江中下遊各地,複興大業將由出沒海島之間轉移到龍蟠虎踞的石頭城,明清相持的局麵就會大為改觀。這就是鄭成功等人發動長江戰役的基本戰略意圖所在。(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