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挪威的森林》和村上春樹(續)

(2017-10-18 23:57:35) 下一個

另一點感觸較深的是日本人的情感表達方式。日本人性格內向,內心敏感情感豐富,但不習慣似乎也很不屑於用語言表達。他們表達情感的方式比較含蓄曲折,彼此心照不宣,但很少人會甜言蜜語或花言巧語。書中綠與她父親的關係是很明顯的例子。她父親用經營小書店的辛苦錢支付昂貴學費將綠送去私立女校(高中)讀書,為女兒幸福著想的用心顯而易見,但他不了解綠在私立女校的感受,那裏是有錢人家子女就讀的地方,綠在那裏因出身低微而自卑壓抑孤獨,她含糊其辭刻意向同學隱瞞父親的職業,在女校讀書期間絲毫沒有幸福可言。綠與父母的關係缺少交流與和睦,她母親死後,父親因悲傷過度失態出言傷害到她,使她難以釋懷。綠感受不到父親對她的愛,至少從語言上感受不到。但她父親並非不愛她。他父親在醫院裏彌留之際對病床邊上陪伴他的渡邊說了:“上野,車票,綠,拜托”幾個詞,渡邊答應著,但不解其意。後來向綠求證,原來綠小時候曾經兩度離家出走跑去福島姑媽家,他父親知道後去上野車站買了新幹線車票去接她回家。綠記得回家路上父親一反常態對她說了許多自己幼年時候的事情,還買了便當給她吃。父女倆極其難得的邊吃邊聊的景象綠依然記得,她父親也一直沒忘。當她父親生命行將結束,意識已不很清晰時,仍念念不忘拜托渡邊去上野買車票接綠回家,他以為渡邊是綠的男朋友,但其實那時渡邊還隻是綠的普通朋友。

當我讀到小說裏上述內容時,想起以前讀過的一篇高倉健懷念兒時的一個女老師的散文。高倉健那時心裏很喜歡那個漂亮又親切的女老師,總想引起她的注意。有一次似乎是得了急病,那個女老師非常著急地將他抱起送去醫務室,高倉健說他那時覺得無比幸福希望永遠病著就那樣躺在老師的懷裏。可是後來那個老師要結婚了,穿著很漂亮的和服問她喜歡的學生高倉健:好看嗎?高倉健脫口而出:難看死了。並且難以抑製地對那老師口出惡言,使她傷心地邊哭邊轉身離去。那事高倉健記了一輩子。高倉健後來在銀幕上的角色其實基本都是本色出演,他寡言少語,但內心並不冷漠。向高倉健那樣的性格一輩子大概也憋不出一句“愛你一萬年”那樣的話來,但其實他心裏的愛比起所謂“愛你一萬年”來並不短斤缺兩。不習慣不喜歡將內心的情感用露骨的字眼掛在嘴邊大概是許多日本人共有的性格特征吧。

村上春樹的敘事風格頗有特點。他擅長人物對話,《挪威的森林》裏有大量傳神的人物對話,引人入勝。讀時感覺好像獨自坐在咖啡館裏打發時間時,不期然被鄰桌的對話所吸引,聽得入神忘乎所以。由那些對話可以分明感覺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動,我覺得村上氏寫人物對白的本領是毫不遜色於戲劇名家的。此外他敘事不煽情,擯棄誇張的渲染,即便敘述KIZIKI的死亡和渡邊內心受到的衝擊,也都是一種近乎漠然的平淡口吻。這種敘事風格讓人想起海明威。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也是竭力避免煽情的,他有意砍去帶有情感色彩的所有形容詞,其結果反而更加使人印象深刻。村上春樹在這一點上與海明威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海明威小說裏的人物多是那種所謂硬漢,隻在美國西部片裏看得到的那號人物,村上春樹的人物就是平常生活裏隨處可見的普通人。

村上春樹的俏皮話也是挺有特色的。《挪威的森林裏》對那個結巴的從小喜歡研究地圖的室友的描述,輕描淡寫卻傳神而幽默。戲謔他看著床頭牆上掛著的阿姆斯特丹的運河相片自慰的玩笑讓人發噱。還有渡邊關於升旗的議論也挺有意思,他每日看早上升旗晚上降旗自尋原因而不得其解,認為晚上國家也沒有消失,為何要降旗,而且夜裏工作的國民大有人在,降旗豈非對他們不公等等,諸如此類的議論讓人留有印象。

村上春樹的其他小說我沒有讀過,鑒於之前讀“槍版”的教訓,打算有機會還是買原版讀。我讀過他一些隨筆,都說文如其人,我由他隨筆中得到的印象,覺得仿佛與《挪威的森林》裏那個渡邊多有相似之處。他寫隨筆選材真是隨意,身邊隨便什麽芝麻綠豆信手拈來就是一篇。減肥理發聽音樂看電影說方言穿西裝喝酒戒煙讀書寫字跑馬拉鬆等等都是他隨筆的話題。但沒有心靈雞湯沒有正能量,沒有憂國憂民沒有日本夢。好像也沒有什麽高深莫測的人生哲理之類。倒是時不時有些俏皮話,看了讓人會心一笑。比如:通往肥胖的道路是平坦的,而減肥之路是崎嶇的。比如:人可以從任何地方學到東西,即使那地方是大學課堂,應該也沒什麽不妥。隻是,我本身不大中意學校那種地方。尤其是早稻田大學雖然上了七年之久,但東西則什麽也沒學到。說起在早稻田大學得到的東西,隻是現在的老婆,問題是找到老婆並不足以證明早稻田大學作為教育機構的出類拔萃。等等。村上春樹在隨筆裏提到他不喜歡交際應酬,情願逗貓休閑。有人傳聞他有自閉症,他鄭重其事地聲明他沒有。但他的確不喜歡受打擾,偶爾去酒吧喝酒,有女孩去陪他說話,他如坐針氈,邊不知所雲地應酬邊在心裏想如果有本教人編織的雜誌之類的給她看使她閉上嘴該多好啊。

拉拉雜雜扯了許多,還是回到本文開頭諾貝爾文學獎的話題。大江健三郎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得獎之後,除了極少幾個之外,幾乎都再未能寫出好作品。他認為與其關心得獎與否不如將心思放在如何寫好下一部作品上。我猜村上春樹對於諾貝爾獎的態度大概也是如此。對於一個知名度遠在許多諾貝爾獎得主之上,即便在本領域之外也廣為人知,其作品也在世界各地擁有眾多讀者的作家而言,諾貝爾獎的意義至多也就是個象征罷了。許多日本人或許會急切希望村上得獎,給日本帶去第三次諾貝爾文學獎的榮譽,但村上春樹本人恐怕並不那麽望眼欲穿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ngry小鳥' 的評論 : 謝謝小鳥博友!博友評論寫得好,內容豐富,不少信息是我原來不知道的,學習了。
我想英文版的可能翻的不錯,因為村上春樹懂英文,而且他自己也翻譯英文作品,如果他認定,說明翻得好。
日本人的東西有些名氣很大,但我們中國人讀起來未必感覺都好。如博友所說的這裏麵有文化背景差異的原因,是很正常的。有許多日本名著我也是慕名想讀結果讀不下去的。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讀了覺得不錯,挺喜歡,他的隨筆我也蠻喜歡的。比較喜歡他那種貌似漫不經心的敘事風格。不過也有不少人說不喜歡的,覺得不知所雲,我想跟每個人欣賞趣味的不同也有關係吧。
台灣人翻的可能比較好,他們哈日,嗬嗬。
問好!
Angry小鳥 回複 悄悄話 很羨慕樓主可以直接讀日文原版。挪威森林這本書我多年前就想要讀,並且也嚐試去讀了,但僅僅讀了個開頭,就讀不下去了,就是覺得怪怪的,不管是語言的表達方式還是整體所傳達出的氣氛,都覺得不對勁, 反正就是無法吸引我讀下去。我讀的應該就是樓主所說的“槍版”。翻譯的水平的影響確實很大,不好的翻譯無法傳達出原版的故事,文化和意境,尤其是文化和意境的傳達,很難。
此書的中文譯文有三個版本:大陸版本,台灣版本還有香港版本。樓主所說的“槍版”應該就是大陸版。據說台版要比大陸版好很多,香港版怎麽樣不清楚。對於這個說法我倒是不奇怪,大陸的人(不能說所有人),普遍來講,情感還比較粗糙,並且大陸社會從文化上講,還是很封閉的,所以在跨文化的理解,以及對情感的理解和表達方麵,會有些不足,這種不足就會體現在翻譯的作品上,翻譯作品的好壞,不是單純的日語能力的問題,而是對不同的文化的理解能力的問題。
很遺憾我沒有機會接觸到台灣版,大陸版又讀不下去。但又不太想放棄這本書,總覺得這應該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所以又去了解了一下英文版。這本書(以及村上的其它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很廣泛的讀者,amazon上英文版的這本書的評論就有近700條。我也想了解一下,來自第三方的文化的人們是怎麽看這本書的,所以去讀了一些評論。聽有些評論說,英文譯本也有兩個版本,有些村上迷把兩個版本都看了,他們說其中一個版本更好,更尊重原文,另一個版本有一定程度的改寫,不好。但奇怪的是,那個被認為不好的版本,反而是被村上所認定的官方英文版,這可能是商業運作的原因造成的。那個好的版本據說是一開始翻譯來給日本英文係的學生學習用的。可喜的是,我才發現,這個好的版本(vintage international edition)現在在amazon上也有得賣了,我準備去買一本來看看。以前沒有,隻有那個不好的版本在賣,我不想去讀那個不好的版本。
不過,一個中國人,要用英文去讀一本日文書,也是怪怪的,不過我實在無法忍受那個“槍版”。我相信英文版,在文化的傳達與情感的理解與表達上,應該會比那個“槍版”的要強。那個“槍版”,給我的印象很壞,讓我產生這本書怎麽是這個樣子的感覺,讓我懷疑到底是書的問題還是我自己的問題(導致無法欣賞這本書),所以我還在網上讀了不少讀者的介紹和評價,坦白說,這些人對故事與情感的表達在我看來,和看“槍版”的感覺一樣,都是覺得怪怪的,總之就是很不舒服。坦白說,樓主對這本書的介紹與理解,在我看來,是最舒服和自然的,不愧是懂日文並且在日本生活過的人。令我又對這本書產生了信心,覺得一定要去讀一下。
很遺憾現在才看到樓方的這兩篇好文,評論得太晚了。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黃鶯' 的評論 : 博友歸納得好。謝謝。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秋月冬雪' 的評論 : 謝謝博友。問好。
黃鶯 回複 悄悄話 仔細看了兩遍電影,隻從電影裏,我看出了幾點作者試圖要告訴人們的:
1)。青春期對性與愛的迷茫,頹廢。多次出現的披頭士的搖滾曲《挪威木》就是與電影主題相MATCH。
2)。男人與女人看待性與愛的截然不同,(直子和永澤女友的自殺式有這個原因的)這裏不能具體闡述:)
3)。不同的人麵對迷茫的不同的心理反應和自我解救的能力。
4)。渡邊在一番掙紮後終於走了出來,與堅強樂觀的綠子重新開始正常人生活。算是個喜劇結尾:)
秋月冬雪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很就沒看村上了。當時的文青書架必備呀。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