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文革時期樣板戲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說法,本人一貫不同意,反而覺得是“千錘白煉”了。這是因為隨便拿出一場樣板戲的劇情來,就有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很多不合邏輯的地方,以及很多違背曆史事實的地方。
《沙家浜》謬誤之二,就是郭建光帶領的突擊排在夜襲沙家浜的軍事行動中,錯誤地選擇了行動的日期。
“月照征途風送爽。穿過了山和水,沉睡的村莊。支隊撒下包圍網,要消滅日寇、漢奸匪幫。組成了突擊排兼程前往,飛兵奇襲沙家浜。將尖刀直插進敵人心髒,打他一個冷不防。管叫他全線潰亂迷方向,好一似湯澆蟻穴,火燎蜂房!說什麽封鎖線安哨布崗,我看他隻不過紙壁蒿牆。眼見得沙家浜遙遙在望。此一去,搗敵巢擒賊擒王!……”。
這是郭建光在“奔襲”一場中的唱詞。
郭建光帶領突擊排夜襲沙家浜的時候,皓月當空。(《沙家浜》截屏)
新四軍夜襲沙家浜,要端胡傳魁的老窩。這本是個很好的行動計劃,但是郭建光的上級瞎指揮,而郭建光之所以在這次行動中取勝,靠的不是指揮有方,而是僥幸。這是因為這次行動不應該選在一個月光明亮的夜晚,應該選一個月光最暗的日子采取行動。
我們看過電影《地道戰》。山田隊長夜襲高家莊,讓鬼子們和偽軍白天睡覺,晚上再行動。一個細節我們都注意到了,高老忠發現了鬼子進村之後,連跑帶顛地去村口老槐樹那裏去敲鍾,給村裏人報警。這個時候,山田帶領的大隊人馬緊追高老忠到村口,打開手電筒照射高老忠的臉,狠狠地咬牙切齒地說“嗦嘎”,隨後就開槍擊中了高老忠。
鬼子夜襲夜襲高家莊,山田隊長帶著手電筒照路。(《地道戰》截屏)
山田為什麽要帶著手電筒?就是因為如果不帶個手電筒,就看不清腳底下的路。如果是在一個一輪明月的夜晚,山田還需要帶個手電筒嗎?
還有一個例子,在《平原遊擊隊》裏,李向陽帶領著一支遊擊隊趁著黑夜下山,在還沒有進入李村之前,就在村外遇到了偽軍的巡邏隊。李向陽憑借著他的神槍手的功夫,一槍就打碎了偽軍巡邏隊長手裏的手電筒。之後的情節我們都知道了,在此不贅。巡邏隊之所以要有個手電筒,跟山田夜襲高家莊的理由一樣,就是因為天太黑,沒有月光,沒有手電筒就看不清楚腳底下深一腳淺一腳的路。
抗戰期間,在日軍占領區,治安軍夜間巡邏帶著手電筒照路。(《平原遊擊隊》截屏)
所以,搞夜襲,就得選一個沒有月光的夜晚行動,那才符合邏輯。作為軍事行動的指揮官,這是起碼的軍事常識。
郭建光的上級決定對胡傳魁采取行動,組成了突擊排兼程前往沙家浜,要打他一個冷不防,很好的計劃,但是偏偏忘掉了不宜在一個月光明亮的夜晚采取這樣的軍事行動,也算是犯了兵家大忌。
在一輪明月照耀之下的夜晚景色是相當迷人的。這樣的夜晚最適合情侶賞月和在月光下纏綿,你濃我濃,相偎相依。
郭建光帶領的突擊排是在做軍事行動,不是出來賞月,也不是出來旅遊賞夜景。請問在一個“月照征途風送爽”的夜晚行動,目的是什麽呢?一個月光明亮的夜晚適合通過封鎖線嗎?夜晚的軍事行動之所以必要,就是因為它的隱蔽性,最不容易被人察覺,尤其不能讓敵人輕易察覺。如果夜間行動不考慮隱蔽性,那麽夜間行動就失去了意義,就不如白天行動。
隻不過是郭建光帶領的這個突擊排憑僥幸地通過了封鎖線,僥幸地行軍到了沙家浜,又僥幸地到了刁德一的後院,最後又僥幸地取勝,一連串的僥幸掩蓋了上級瞎指揮的錯誤。
我說新四軍上級瞎指揮不是沒有根據,因為曆史上新四軍瞎指揮的例子不在少數,黨中央是知道這些的。如果不是項英在戰鬥中犧牲,憑他的瞎指揮錯誤肯定要受到嚴厲的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