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郭劍

記錄世界名人的真實嘴臉
個人資料
僑報郭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在中國 每條胡同都是華爾街

(2016-04-11 16:13:08) 下一個

       打開微信朋友圈,越來越感覺這個世界變化快,快到已經讓我們跟不上腳步的程度。隨便加幾個送上門來的“朋友”,就會發現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有不小的來頭,個個好像都是大老板企業家電商,見到最多的詞匯就是股權、集資、孵化、融資、眾籌、征求全球代理、投資最佳時機……這種氣氛,比老北京的天橋還熱鬧,比美國紐約的證券交易所還紅火;一機在手,登陸世界犄角旮旯的各種平台,一眼望去,仿佛中國的每條胡同都是華爾街。

美國華爾街。(網絡圖片)

       全民行動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俗話說,人少好吃飯,人多好辦事。隻要一窩蜂都來辦同一件事,就像蝗蟲吃莊稼那樣的規模和氣勢,就沒有辦不成的,更沒有辦不砸的。這方麵有成功的榜樣,也有後悔都來不及的例子。全民抗戰,趕走了侵略者;全民煉鋼,弄出了一堆廢鐵;全民大躍進,畝產萬斤糧,餓死千萬人;全民鬧文革,十年劫難;全民開放,地攤兒賣蘿卜兼賣美國綠卡;全民眾籌,能在短時間內把別人兜裏的錢忽悠到自己手裏,這還愁辦不成事兒嗎?

       回到祖國一看,見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頓時想起了一位偉人說過的話:“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中國未來的希望,大概就寄托在90後00後這波年輕人身上了。現在中國內地年輕一代的90後00後,尤其是00後,要是擱著我們那個年代,男生還在倒倉,女生還沒來第一次的月經;男生最愛玩的是推鐵環,女生最愛跳皮筋;但是看看人家現在的年輕人,想的做的都相當的波瀾壯闊。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之後,這些年輕人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方向已經有了他們的主張,雖然我個人聽起來有點像大河馬打哈欠——好大一口氣!

       說實在的,跟這些年輕人在一起,就能感受到他們身上的青春活力,同時也覺得像我這樣在美國混了幾十年的,真是白活了,簡直就是一群失敗的典型,這麽多年,不僅沒有在海外為中國人臉上爭光,回國之後消費起來的那個窮酸相,還捎帶腳地給美國丟了臉。真是沒法跟他們比,比體力,人家跑起來可以腳後跟踢到屁股蛋,咱們跑起來跟淌水似的;比胸襟和誌向,人家開口閉口是總裁商業思維,要集資、要眾籌、要孵化,金額不上億的不算是項目,而我們還沉浸在加州政府通過了提高最低時薪至15美元而興奮的餘波之中。在我們眼裏,撈不到第一桶金就別想著攀高枝,華爾街是離我們很遙遠的事兒。可在這些朝氣蓬勃躍躍欲試的00後眼裏,隻要有了“總裁商業思維”,第二天就可以是金融家,賺到錢是分分秒秒的事兒,不愁沒有資金來源。在年輕人的感染下,我好像也產生了幻覺,看著中國城市的每條胡同都是華爾街,一點不假。

       人們常說的“代溝”,這次讓我親身感受到了。依照我們幾十年在美國生活對美國的了解,想告訴年輕人一個真實的美國,想告訴他們華爾街不僅有金融大亨,還有在街上擦皮鞋的鳳姐;不僅有叱吒風雲的華爾街之狼,還有晚上睡在紙盒子裏的流浪漢。我也真想告訴他們,大柵欄(Wall Street)就是大柵欄,不是華爾街;寬街就是寬街,不是百老匯(Broadway);但是事與願違,肺腑之言在中國年輕人眼裏都是些過時的沒用的沒有參考價值的東西。別看這些年輕人從沒到過美國,可人家一聊起美國來,那就是百貨店裏賣西裝——一套一套滴,美國的哪個犄角旮旯的小鎮哪天下沒下雨他們都知道。

       因此,我發覺這種代溝的深度還不小,可也不忍心在他們的興頭上潑冷水,更不希望惹得人家一不高興啐我一臉狗屎。

北京大柵欄。(網絡圖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dongniya 回複 悄悄話 知道世間有萬千中活法, 學會放下
twbxw 回複 悄悄話 八九十年代的華人移民會失望越來越大,越來越大。簡言之,沒趕上好時候。美國如日中天的六零年代到九零年代,這些人沒趕上,中國崛起的九零年代到現在,他們又錯過了。什麽民主自由那都是富裕生活身上的一張表皮。追求自由民主的沒有一個不是葉公好龍的,讓他們去印度——這個世界最大的自由民主國家,他們又不去。
新邯鄲人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這邊的人'好騙'
Quarx 回複 悄悄話 不是所有的變化都是好的,張口閉口就是錢,這種現象你覺得好嗎?

80號,90後,我還見過更奇葩的:染發加同時交多個男朋友,還說美國這邊的人'好騙', 家裏父母再同時讓'趁著年輕,身材好,搞定個白的男友'的, 把現在的男友甩了的,。

風酥酥 回複 悄悄話 真幽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