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郭劍

記錄世界名人的真實嘴臉
個人資料
僑報郭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神爺犯忌搞政治小圈子?

(2016-03-05 18:33:58) 下一個

      中國人有個怪毛病,看古人誰不順眼了,隨時都拽過來批一通。我們見過的有:批宋江,埋怨他不該投降;批孔,埋怨他的儒家思想不如法家;現在又有人批財神爺了,《軍報》刊文已醍醐灌頂的架勢、振聾發聵的聲音猛批“劉關張”,痛斥關雲長跟劉備和張飛搞小圈子,而且是三個人的政治小圈子,隻講哥們義氣,不講政治正確,所以導致在三足鼎立的東漢末年是最早亡掉的。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網絡圖片)

      帶著嚇出來的一身冷汗,趕緊查閱曆史資料,發現東漢末年的魏、蜀、吳三國,蜀國的確是最早歇菜的,但那不是官二代沒出息的結果嗎?阿鬥要是有曹丕那本事,也不至於“樂不思蜀”地一邊圍著花姑娘轉,一邊亡了國也不在乎吧?可惜了蜀國,也可惜了鞠躬盡瘁的諸葛亮。但是我總感覺,把蜀國的早亡跟劉關張的政治小圈子聯係在一起,並且臆想出一個因果關係,就好比拿著尺子量分量一樣荒唐。

      說起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那是《三國演義》一開始講的膾炙人口的故事,三個做小買賣的漢子——賣草鞋的劉備、賣肉的張飛和賣豆子的關雲長不打不相識,為了成就一番大事業,結為拜把子兄弟。這兄弟仨後來發展壯大了,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孔明,讓諸葛孔明為他們哥仨賣命一輩子。

      諸葛亮死後被後人尊崇到神人和仙人的地位;劉備因為他的兒子不爭氣,贏得後人的讚美不算太多;張飛不用多說,除了性子耿直莽撞勇猛之外,其他方麵乏善可陳;唯有關雲長最了不得。關雲長,生前就是蜀國的一員大將,但死後的關雲長(關羽)則是官運亨通,飛黃騰達,升官最快也最高,先是被尊為“公”——關公,後又升格為帝——關聖大帝,同時為聖——武聖,跟孔夫子的“文聖”齊名,進一步又登上了神壇——老百姓把關公看成財神爺。海外華人的店鋪裏,有兩樣東西是必備的,除了那個裝上電池就能擺手的招財貓,就是在財神的位置上安放一尊關公像,那既是鎮店武聖,也是財神爺。

關公在老百姓眼裏是財神。(網絡圖片)

      不論是中國內地的百姓還是海外的華人,供奉財神爺的時候,還真沒有考慮到政治的層麵。在老百姓的眼裏,關公關老爺是忠義的化身。至於關公在忠義之餘有沒有犯忌搞沒搞什麽三人小圈子,搞沒搞排斥政治小圈子之外的人的活動,那都不是老百姓關心的事兒。搞政治的人也許嗅覺比狗鼻子還靈敏,眼睛比鷹還賊,能看出誰誰誰屁股坐在哪兒,腳後跟站在哪兒。這也不奇怪,政治嗅覺靈敏的人,看人的部位之興趣所在就是與眾不同。

      一般說,人死了,入土為安了,蓋棺論定了,陽世間的人就不該煩他們了吧?不!中國人,尤其是古人,死了都不得安生;今天被這個拿出來臭一通,明天被那個刨出來批一番,後天再被人折騰出來奚落奚落扭曲扭曲。現在活躍在熒屏上熱播的顛三倒四的古裝連續劇,就反映著現代人消費古人的病態心理。

      曹操的墓是找不著了,幸好沒找著;關公的墓也找不著了,也幸好找不著。要是找到了關公的墓,還不被《軍報》刨出來鞭屍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