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郭劍

記錄世界名人的真實嘴臉
個人資料
僑報郭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汽車進入美國 不是上弦的

(2016-02-03 23:32:11) 下一個

      前幾天的一則消息讓我多看了幾眼,起初心裏還一陣激動。這則消息是:“美國汽車業狼來了!中國汽車終於敲開美國大門”。仔細一看,才知道這是來自於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文章,說的是美國當地的消費者似乎已經習慣於中國製造的產品了。

      現在是這樣的情況:打開沃爾沃(Volvo)、別克(Buick)和凱迪拉克(Cadillac)的三款新車的引擎蓋,乍一看沒有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的標簽,但它們卻是第一批中國製造並出口到美國的車型。

中國組裝的凱迪拉克CT6.(網絡圖片)

      這就是說,中國製造的汽車,已經不是上弦的兒童玩具了,而是在加油站加了油滿街跑的汽車了。單就這件事,華人就值得高興,別管其他人怎麽認為這是美國汽車業的“狼來了”。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簡稱UAW)對此很不高興。這個組織的領導人認為從中國進口組裝成品車搶了他們的飯碗。而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畢竟“貪吃貪睡不幹活”的後果就是“狼來了”唄。像美國勞聯產聯這樣有勢力的工會組織以“溫水煮蛤蟆”的方式逐年抬高生產成本,誘惑著資方到國外另辟蹊徑,帶來的後果也一定包括中國製造的產品逐漸占據和擴大了美國市場上衣食住行各個方麵的份額。這是後話,在此不贅。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也是中國製造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現狀。除了組裝的汽車成品,十幾年二十年前就有中國製造的汽車零件進入了美國市場,就有中國製造的飛機零件進入美國市場,現在的iPhone、iPad也都是中國組裝的,美國的消費者已經習慣了拿著中國製造的智能手機低著頭“滑板”。

      生活在美國,不論是什麽族裔,都有同樣的感覺,衣食住行外加遊樂等各方麵的產品已經離不開中國製造了。衣,不僅有汗流浹背的工人穿的中國產的絲綢上衣,也有中國縫製的西裝套裝;食,不僅有殘留著的左宗棠雞,還有北京烤鴨疙瘩湯之類的大餐;住,中國城的會所建築、牌樓、廟宇已有濃厚的東方色彩和韻味,家居的紅木家具則是社會地位的一種象征;行,不僅是中國製造的廉價鞋,現在也有了中國組裝的街上跑著的汽車。

      隻不過,現在還不是令華人驕傲的時候,因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畢竟中國組裝和中國製造還有一些概念上的不同。在“車”、“輿”方麵,中國古代的製造技術是很高明的,而且成熟的也早。孔夫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3月9日)年輕的時候精通六藝。而六藝之一就是“禦”。“禦”就是駕車的技術。孔夫子距今兩千多年,中國的造車技術起碼也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孔夫子時代,中國不僅造車技術成熟,造船技術也不錯了,因為那個時候已經有了“舟”和“桴”之類的水上交通工具,隻不過近代科技落後於西方,現在隻能捏著鼻子伸著脖子引進生產線組裝線賺點工錢而已。

      中國組裝的汽車進入美國市場這件事還有一個細節,那就是中國還沒有自主設計的品牌汽車打入美國市場。這也同時說明中國的汽車製造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除了比亞迪全電動大巴士,還沒有一個叫得響的中國品牌汽車跑在美國的公路上。等到了那個時候,華人再由此感到“驕傲”也不遲。

中國製造的比亞迪全電動大巴士已經跑在美國的公路上了。(網絡圖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X723 回複 悄悄話 連韓國現代車都比不上.
高斯曼 回複 悄悄話 哈哈,我來自國內的汽車行業,和那些廠長 技術人員都在一個微信群。去年廠長來時,我去了Novi(Cooper Standard HQ) 會了老同事,我也問這個問題,什麽時候能開上咱廠的車,他們說,目前還不能出口美國,有很多的問題,質量也不行,在國內賣的很好,所以也沒人關心出口的事,更沒人抓質量,反正有的是人買。
幸萍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汽車占領美國市場20%,中國汽車工業才真正牛!組裝小批量美國車來美國賣基本沒有什麽意義。
lostman 回複 悄悄話 uaw必須阻止中國組裝車進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