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兒小小

疾病真相, 健康生活, 生活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馬王堆帛書《道德經》是正本清源的大道經典 <轉載>

(2015-02-11 18:03:28) 下一個

 

 

注: 來源於網絡, 不知道誰是原創,這篇文章從很多地方分析了帛書老子比其他版本更接近老子的原本。個人認為帛書老子確確實實是中國人最值得驕傲的大道經典!這本書與聖經和古蘭經一樣, 同樣來自於道(聖經裏麵是上帝, 古蘭經裏麵是安拉, 名字不重要, 重要的是祂是唯一的,至高無上的造物主)的啟示! 通行本在很多重要的地方篡改了老子的思想,  讀了基本沒用,甚至可以說是由於道德經被有意無意的篡改, 使得 道/上帝/安拉 啟示給中國人的一條平坦的大道消失, 因此中國人兩千多年以來走上了一條崎嶇的道路!《道德經》目前發現的版本: 

一,從出土時間看,楚簡本之墳墓、竹簡、文字等,其年代要早一些。 
二,從文字內容看,帛書本是真正原本。 
道德經,其成書年代可以推定在春秋一帶。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想推翻這一點,尚沒有足夠證據。這個前提確定了,我們就能確定,如果發現了春秋時期的版本,才是最早版本。而春秋之後的任何時期發現的道德經版本,都沒有資格以發現時期來確定自己是否真本。我們不能說後來有人用“甲骨文”抄寫的道德經是最早版本;也不能說用竹簡抄寫的道德經一定早於帛書抄寫的道德經;更不能依照出土墳墓早晚來斷定哪個版本是最早版本。 
那麽,這之後的所有抄本,我們隻能根據抄本內容來判斷其真偽,並斷定哪個可能是正本。這是唯一正確的辦法。 
三,為什麽要根據內容來斷定呢? 
道德經如果隻是一本單傳,無論傳抄多少年,都是版本年代早者接近原本。而目前發現的《道德經》,不是一本單傳,而是傳二、三本乃至更多。這時候判定哪個版本更接近原本,用發現版本的年代早晚來斷定,會出現差錯,是不科學的。所以,隻能根據內容斷定哪個版本更合理。 
從內容上分析哪個版本更合理,這是可以做到的。因為老子畢竟是得道者。老子是得道者,這一點,從已經發現的道德經帛書本可以得到明證,絕不是憑空妄言。以此為標準,我們可以通過厘定某版本文字內容從修道角度看是否合理,由此斷定哪個版本更接近原本。 
當我們詳細分析楚簡本、帛書甲本、帛書乙本及通行本,我們會發現: 
四,從修行角度看,帛書甲本才堪稱目前發現的最接近正本的正本;其次是乙本。具體明證如下。 
…… 
01如三十八章,通行本,在“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之後,加進一句“下德為之而有以為”,帛書本是沒有這一句的。乍看,加的好似有理,原文真象是丟失了這句。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是後人妄加的。請看,上仁也是下德,是有為者。“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這是老子的話。這和修改者加進的“下德為之而有以為”這一句話是矛盾的。這是修改者忽略的地方。老子本人,絕不會如此不濟的。 
…… 
02如第四十一章,通行本是“大器晚成”,楚簡本有人考訂為“大器曼成”。而帛書乙本本則是“大器免成”。因免字有晚音,通行本改寫成“晚”字。免字有萬音,可讀做萬,喪冠也。楚簡本改寫成“曼”,因為曼字也有萬音。曼:訓讀為“無”時,與原文意義不悖。但“曼成”很自然是理解成“慢成”,也即到“喪冠”時方成。和通行本“晚成”大致同義。可見,是“免成”在傳抄過程中,被改寫成“晚成”、“曼成”,而不是相反。由此可證,帛書本所傳道德經抄本,應該是老子原本。 
…… 
03如第十九章,“絕聲棄知,民利百負”,這是帛書甲本內容。絕聲,無聖也;棄知,無凡也。修行一旦達到這個高度,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無。這個時候,民利自然百負,失去貪心,回歸大道。 
而楚簡本改成“絕智棄便(辯)”,聲字改作辯字。在修改者看來,“聲”不取通假之“聖”字涵義,而取其“言語”含義,“辯”字由此而來。知字改作智字,是不解本章和第十七章的“大上下知有之”乃是一氣嗬成而造成的。“民利百負”,帛書甲本是這四個字。乙本改成倍字,通行本改成倍字,楚簡本也有人考證為倍字,這是不解負字深刻含義所致。細細想來,老子在負和倍字間隻能選擇負字,才和自己“無為不爭”、“守弱不強”主張保持一致;才和修行中的“損之又損以至於無”保持一致。 
…… 
04簡本甲:絕智棄便,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又。絕偽棄慮,民複季子。 
帛書本:絕聲棄知,民利百負;絕仁棄義,民複畜茲;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通行本: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對比可以發現,簡本把“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一句移動到中間位置。從修道角度而言,這樣排序是絕對錯誤的。可證簡本不是原本。 
…… 
05 
簡本甲:絕智棄便,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又。絕偽棄慮,民複季子。三言以為吏不足,或命之,或有所屬。視索保樸,少厶頒欲。 
簡本乙:絕學亡懮,唯與可,相去幾可?美惡,相去可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人。 
絕學無憂四個字,帛書本,是緊接在少私寡欲四個字之後的,和前麵八個字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句子。而簡本,在摘抄時,使之牛郎織女兩分離。通行本,也將十二個字分開兩章。或是通行本抄襲了簡本,或是簡本抄襲了通行本,總之,都不是正本。這種分離,其錯誤明顯可見的。 
06如第十三章,“貴大梡若身”,有專家考訂為梡字。梡字本義是案板。這句話是說“可貴的是,大的宰殺案板遇到這樣的身——無身”,無身,有何梡?宰殺案板還有用嗎?楚簡本及通行本都改寫成患字,也說得通,卻遠不如梡字形象生動。“寵辱若驚”,簡本錯寫作纓,不解驚字含義或音近錯傳所致。京與纓雖然都是不動心,但京乃醒悟而不動心,纓則是壓製而不動心。二者境界大不相同。可見帛書本是修道正本。 
…… 
07通行本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一章,和楚簡本此章一樣,都沒有“恒也”二字。而帛書甲乙本都有“恒也”二字。對修道有一點知識者都應該知道,執著二邊為常,犯的是什麽錯誤。有了這“恒也”二字,我們便明白道可道一章“恒無欲也,恒有欲也”是什麽含義了。說穿了,是執著二邊,落入妄想。因此,老子才承接第一章繼續寫道:有無之相生…恒也,這是告誡我們,執著無或執著有皆是錯誤的。為了歸還大道,達到真正永恒,在無和有之間老子選擇無,在大和小之間老子選擇小,在強和弱之間老子選擇弱,所以,老子才說:“是以聲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昔而弗始也,為而弗誌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不執著任何一邊),是以弗去(才得永恒)”。可證,帛書本才是正本。楚簡本和通行本皆不是正本。 
…… 
08如: 
如第四十章,“有生於無”,這是帛書內容。楚簡本則是“生於無”三字。修道者都清楚,確實是“有生於無”的。“生於無”,應該是抄寫者漏抄一字。可見,帛書本所傳應該接近原本。 
…… 
09 
如第三十五章,“過格止”,意思是說,通過推究道,改正人們對道錯誤的理解。帛書甲乙本都是“過格止”。從前後文含義看,此為真正原文。而楚簡本和通行本,都修改成“過客止”,一字之差,含義大變。也可證帛書本為老子原本。 
…… 
10如: 
通行本: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楚簡本: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慘乎欲得,化莫大乎不智足。 
帛書本: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對比可見,帛書本是原本。帛書本和通行本都有“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而楚簡本則沒有。可見簡本絕非正本。 
天下無道,則是罪,是禍,是咎。 
道,最初失於“可”字,所以,老子說,罪莫大於可其欲,也即人們開眼便當真、認定、執著其欲,心便被欲念牽著走,心外馳求,粘纏外相,便失道了。 
有了可其欲,心化作識的對象而存在,忘卻自家本明本足。如此不知足,渾心便化作識心,所以,老子才說“禍莫大於不知足”。 
不知足,當然就欲得了。得則有為失道,所以,老子說“咎莫大於欲得”。 
此三句乃一氣嗬成,缺一不可的。 
帛書本:故知足之足,恒足矣。乃是說,不斷地知足,識知自心本足本明,永恒便達到了。 
楚簡本不解可字奧妙,把可字改成甚字,雖然保留了三句話,但卻把三句話邏輯聯係割裂了。通行本幹脆把這句話刪掉,錯以為欲得可以代替可欲。可見,楚簡本和通行本都不是正本。 
…… 
11。如,通行本第四十八章“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帛書本和通行本是一樣的。而楚簡本,在兩個無為之間加入一個也字。顯見,楚簡本來源於帛書本。楚簡本在抄寫時把兩個無為分開斷句,才有可能多出也字。帛書本若是來源於楚簡本,在抄寫時,不可能丟失也字的。因為,一個也字,確定了這句話的斷句隻有一種,也字之前為一句,也字之後為一句。去掉也字,就會多出一種斷句了。那時的文人,不可能不注意到這個也字重要性的。所以,原文一定沒有也字。可證,帛書本才是道德經正本。 
…… 
12。通行本第五十章:陸行不遇兕虎。 
帛書本是“陵行不辟矢虎”。其意是說,行在丘陵中不躲避暗箭和猛虎。 
我們對比“陵行不辟矢虎”和“陸行不遇兕虎”,可以肯定,陸行不遇兕虎是從陵行不辟矢虎演化而來,而不可能相反。 
若原本是“陸行不遇兕虎”,很通順,沒有必要修改。隻有原本是“陵行不辟矢虎”,後人才會以為不通,才大動幹戈,對其改頭換麵。首先,把矢字改成兕字,因為從行文上看,矢,也好像是和老虎一樣凶猛的動物;同時,矢字,和下文甲兵二字又好像重複;所以,才做了這樣修改。其後,把陵字改成陸字,因為,虎,行在丘陵可以理解,兕,則常常出沒於沼澤窪地,用陵字顯見不妥,改成陸字,就解釋得通了。辟字改成遇字,因為後人以為不躲避豈不被吃掉?改成遇字,就全通了。可見,帛書甲本才是正本。 
實際來說,老子所言不差。後人不解而已。矢:本文指獵殺人者所用之箭,也即暗箭。食人,雖然殘酷,但曆史上確實常有這樣事情發生。尤其是落後的丘陵地區,如水泊梁山,孫二娘做人肉包子。這矢,可以是箭,也可以是矛之類。隻有矢字,“陵”行才行得通;隻有矢字,後文“無所投其角”,投字才說得通。角字,因矢之頭與角相似,所以,才稱其為角。不躲避殺人矢和食人虎,為什麽?因為,修道乃善於“無生”,也一定“無死”。 
…… 
13。道德經,根據史書記載,是早於孔子的老子的著作。那個年代,五行觀念還沒有流行。一部道德經,確實沒有提及到五行,可證道德經確係春秋時期早於孔子的作品,司馬遷所言非虛。簡本有太一生水之論,五行觀念已然確見。如此說來,簡本隻能說是藏者對道家著作的摘抄了。道德經屬於“摘抄”的對象之一,且其所抄底本還不是正本。簡本對道德經的抄寫,又隻是片段摘抄,可見藏者重視程度及研究深度皆不夠。而帛書,甲乙本皆是通篇不同字跡的抄寫,且存在甲乙本之間對照關係,足見珍藏者的重視程度及研究深度。可見帛書本才是正本清源之作。 
這樣例證還有很多,我不一一列舉。 
…… 
五,有人說,“這才證明版本發展過程,通行本從帛書本發展而來,帛書本從簡本發展而來”。這樣說是錯誤的。理由如下。 
其一,這樣依照出土墳墓年代早晚順序排序本身便不科學,事實和邏輯上都說不通。 
其二,不懂得道德經的修行層次已經達到絕頂高度。 
帛書本道德經表明,老子已經“證悟大道”。這就足以證明帛書本就是道德經正本。因為道德經,是開悟後才可能產生的修行聖典,是修行達到高度的聖人說法傳世。 
其三,不開悟者,根本寫不出道德經。 
觀察道德經可以發現,道德經,是開悟者才有的語言。一篇,一部,一章,乃至一節,即可獨立成語,又有整體邏輯聯係。可見,這是老子多次對機說法,久而運用嫻熟,又借機整理而成一體。如此深刻的有著內在邏輯聯係的修道經典,所謂學者或修行沒有開悟者,是根本寫不出來的。 
其四,不存在開悟的聖人去改動不開悟者留下的斷文殘簡,來傳播自己醒悟的大道。 
要知道,一個真正科學家,會去改動別人的文章,把自己的科學結論穿插其中嗎?修道經典,達到修行高度者都清楚,不同於科學文學哲學等,是根本不存在發展的。相反,倒是存在不開悟者因不懂作者本義,而站在哲學乃至修辭角度進行的自以為通達的錯誤更改。 
所以,有個朋友說,道德經是開悟者一人創作,卻經曆了後世不開悟者多人“修正”。這樣判斷,應該更符合實際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littlecat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知無為' 的評論 : 怎們做到無為, 是個不斷鍛煉自己的過程 --不斷地去除“有意的為”, 當然 無為不是你說到就馬上做到的,這就是要在塵世中不斷地鍛煉自己 -- 為道日損。

個人有兩點關於鍛煉自己無為的體會 (1)相信道是無所不能的,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 向祂祈禱幫助吧,同時耐心等待和反思, 會有好結果的。(2) 當然,當你已經有意的做了某些事, 你已經對自己犯罪了, 相信道是無比寬容的, 向祂祈求寬恕吧。

這僅是個人淺見,道德經裏麵有很多怎麽做到無為, 比如守弱,守辱,和守黑。我自己還在不斷學習中。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問自己這樣一個係列問題(包括已經提到的)
1、什麽叫無為?
2、為什麽無為?
3、怎麽才能做到無為?
4、現實中無為行得通嗎?
5、行不通怎麽辦?

我可以把答案告訴你,但聽來的觀點一錢不值,自己悟出來的(與經典相符的)道理才是無價之寶。人需要書呆子的精神才能有勇氣去悟,悟出來了、可以用來解讀現實了你就從書呆子畢業了。
littlecat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知無為' 的評論 : 問好老兄。 道者,萬物之注,“注”說明萬物都有道,所以象你說的,萬物都是活的, 竟然我們有“道” --祂是全能的, 那麽是不是 知識, 有意識的作為都是多餘的呢? 甚至可以說是阻礙了你? 這就是為什麽無為,才能天道恒助之。

領悟了這一點, 讓我們好好在塵世中好好鍛煉自己的無為,順其自然吧。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放棄了?放棄了可不是書呆子了嗬嗬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道是活的。”

還有呢?萬事萬物都有生命、都是活的,你這句話等於沒說
littlecat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知無為' 的評論 : 道體現在你身上-- 你是活的。 身體隻是工具而已, 如果你死了,你還會“為”嗎?

這裏的你不是特指, 泛指一般人, 隻是這樣說引起讀者思考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說你是書呆子因為你的的確確就是書呆子,或者說隻會念經的和尚,如果你生氣那你就沒有天賦懂道德經,我也不會煞費苦心地開導你。

阿貓阿狗都會說“順其自然”,什麽叫自然?‘真正的“為”是道’,什麽是道?你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嗎?
littlecat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知無為' 的評論 : 對不起,老兄,無意中把你的最近的回帖刪掉 (本來是想會,結果按錯了)。。。

道德經這本書值得細讀,說我是道德經的書呆子,我不生氣。

什麽叫無為呢? 就是不有意為之, 順其自然, 而不是什麽都不做。
那麽為什麽要無為呢,因為真正的“為”是道,所以有意為之的都阻礙了最好的“為”且必敗之 --為之者敗之。
littlecat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知無為' 的評論 : 對不起,老兄,無意中把你的最近的回帖刪掉 (本來是想會,結果按錯了)。。。

道德經這本書值得細讀,說我是道德經的書呆子,我不生氣。

什麽叫無為呢? 就是不有意為之, 順其自然, 而不是什麽都不做。
那麽為什麽要無為呢,因為真正的“為”是道,所以有意為之的都阻礙了最好的“為”且必敗之 --為之者敗之。
littlecat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知無為' 的評論 : 嗬嗬,個人認為無為你理解的不對, 老子已經說了, 無為的好處, 是任何東西都比不上的。 無為是上德, 能做到無為就能天道恒助之。

那麽, 怎麽做到無為呢? 道在每個人身上, 無為就是唯道是從。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因為隻有無為才能做到絕對不對別人犯錯,這便是老子的道德之經。下一個問題:“怎麽才能做到無為?”如果你答不出來說明你書呆子沒讀懂啊嗬嗬
littlecat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知無為' 的評論 : 好問題! 沒有領悟到為什麽無為的, 基本上不懂得真相是什麽。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正本清源?書呆子。問自己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為什麽無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