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和日文都使用漢字,字義有很多相通之處,為中日交流帶來許多便利。許多中國人和日本人都想當然地認為雖然口語需要翻譯,文字上沒有翻譯也能懂個大概。其實不然。
80年代末我在大阪教育大學做研究生時就有過這樣的尷尬經曆。
大阪教育大學有不少來自各國的留學生,每年年末都要舉辦大型忘年會。會上為了大家相互認識,總免不了要做自我介紹。我的導師是加藤憲一先生,介紹完自己後,讓我上台做自我介紹。那時侯我去日本才一年,日語說得結結巴巴,基本是把中文單詞當日語用。
我想說“我叫金玉屋,在加藤憲一先生手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於是說成日語成了“私は金玉屋と申します。加藤憲一先生の手下で研究の工作をしています。”話音剛落,全場的日本人都哄堂大笑起來,加藤先生也好不尷尬地笑著。而我卻完全莫名其妙。我想,我沒說錯什麽呀,怎麽逗得大家笑個前仰後合的呢?
原來,日文“手下(てした、Teshita)”是專指黑社會老大手下的小囉囉,而日文“工作(こうさくkousaku)”是指間諜活動。所以,我的日語自我介紹再翻譯成中文就成了
“我叫金玉屋,在(黑社會老大)加藤憲一先生手下(做小囉囉),從事科學研究的間諜活動”。
好笑嗎?實際上,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許多字義的不同之處,這也是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常見的造成巨大誤解的雷區之一。希望雙方都能注意到這一點,不能簡單地以為中日漢字的相通即可達意。
以此紀念我的恩師加藤憲一先生
加藤憲一氏死去 大阪教育大名譽教授 加藤憲一氏(かとう?けんいち=大阪教育大名譽教授、発生生物學)12日午前11時55分、肝內膽管がんのため京都市下京區の病院で死去、74歳。鳥取市出身。葬儀?告別式は14日正午から京都市中京區禦池通木屋町東入上樵木町503の1、かもがわホールで。喪主は妻美智子(みちこ)さん。
2005/03/13 06:49 【共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