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熱播的美劇《切爾諾貝利》又把我們帶回那個風起雲湧的冷戰時代。無可否認,該劇因為立場的關係,多大少數有些不盡不實,甚至刻意抹黑前蘇聯之處,但也無法掩蓋該劇對曆史事件的敘事手法和編劇手法,是近年來,偶像、奇幻成風元素都成為曆史劇題材的突破之作。今天,我們就借著這部劇,回看曆史上的切爾諾貝利事件……
1986年4月26日,正在進行實驗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4號核反應堆發生蒸汽爆炸,炸裂反應堆外部保護層和房間的頂部。隨即,大氣中散發著大量的放射性微粒,空氣與超高溫核心中的1700噸可燃性石墨慢化劑接觸;燃燒的石墨慢化劑加速了放射性粒子的泄漏。
現場的操作員無法停止反應堆的反應,而隨後趕來的消防人員也無法撲滅大火。放射性粒子隨風蔓延。離核電站僅3公裏的小城普裏皮亞季首當其衝,事故發生48小時後,該城近5萬人口全部被疏散。
這次事故直接導致50人死亡,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交界的地區受到嚴重汙染。而核汙染的雲層隨風擴散,覆蓋了西歐、東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等地。
與此同時,蘇聯政府利用直升機從空中向暴露的反應堆殘骸傾倒近2000噸碳化硼和沙子後把火給撲滅,也控製了輻射。
蘇聯總計派出50萬人參與清理核汙染的工作,最終製止了災難的蔓延。不過負責核電站複原及整理的“清理人”大部分被核輻射損害了健康,大部分人最後死於核輻射造成的各類疾病。他們絕大多數人在史料中無名無姓沒有記載,他們沒有意識到當時他們不僅僅是拯救了蘇聯,更是拯救了半個地球的英雄。
事故發生後,當局用鋼筋混凝土,把4號反應堆徹底封閉起來,這裏被稱為石棺。如今數十萬噸的放射性核物質被封存在那裏。其表麵已經鏽跡斑斑,石棺為中心的30公裏以內,還是隔離區。
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報告則更觸目驚心:在受到影響最大的一些國家,事故發生時還是青少年的5000多人現在已被診斷為甲狀腺癌;參加清理現場行動的工作人員、被撤離疏散者和白俄羅斯、俄羅斯聯邦以及烏克蘭被汙染地區的居民當中可能已有9000人死於惡性腫瘤。
現在仍有500萬人居住在被核物質汙染的地區。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顯示出高於一般水平的焦慮和多種無法解釋的身體不適症狀。英國有媒體報道稱,也許已經有大約50萬人因這次事故而死亡,而且至少還有3萬人將死於和這次核泄漏事故有直接關係的癌症。
事故已經過去20多年,而當年的蘇聯也不複存在。但對事故的起因,依然有著不同的解釋:如1986年8月,有報告把事故歸咎於管理問題,而發布於1991年的報告,認為事故由於核反應堆的設計缺陷引起。
無可否認的是,事故發生後,有3個原因導致了災難的擴大,這都和蘇聯政府體製有關。
一是,蘇聯的官僚體係忽視問題的嚴重性。爆炸發生後,時任總書記戈爾巴喬夫通過瑞典科學家的報告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在事故後48小時,蘇聯才開始在一些距離核電站很近的村莊進行疏散。
另一個原因更被廣為詬病。事故發生後,沒有及時通知鄰國。整整一周,蘇聯政府也沒和外國政府有效溝通,拒絕透露更多的細節,使得鄰國不能有效評估災難後果。當外國媒體紛紛報道事故時,蘇聯官方媒體還宣布“破壞遠遠沒有西方媒體所描述的那樣嚴重”。
一周後,才由後來擔任俄總統的葉利欽發布了消息,“電廠附近的水庫受到了汙染,電廠周圍輻射量仍舊過高,不適於當地居民返回。”同時,官方擔心會引起人民恐慌,沒有告訴居民全部真相。
還有一個原因是,相對落後的處理手段。蘇聯政府派出了無數人力物力,終於將反應堆的大火撲滅,同時也控製住了輻射。但是這些負責清理的人員也受到嚴重的輻射傷害。
這場災難除了塗炭生靈,也有了其他意想不到的後果。後來,戈爾巴喬夫也有此感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可能成為5年之後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過我所開啟的改革事業。切爾諾貝利災難的確是一個曆史轉折點,其前後的兩個時代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