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蘭以佩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正文

重遊九江

(2014-06-05 07:43:52) 下一個

 


我們常常用行政隸屬來劃歸一個地方的文化屬性。這會造成不少誤區。其中,九江就是一例。

九江古稱柴桑,三國時期是吳國的重要軍事基地。後來又稱潯陽,江州。從名氣上講,比江西省要牛逼得多。九江的名稱更為久遠,來自於秦國設立的九江郡。而所謂江西省名稱的誕生隻是公元733年唐玄宗所設的江南西道而得名。所以鄙人以為,要將九江從文化上歸屬於江西省,有點委屈九江了。

實際上,從地理位置上也能看出九江不服江西省管轄的氣勢。它位於湖北,安徽和江西省交界地區,並且位於長江南岸。與武漢南京等長江沿岸城市有著密切的水上交通。比起和江西南部山區的贛州,這種水上聯係要便利得多。不須質疑,九江隸屬長江中下遊地區文化的烙印比較深。

大家知道,九江有個著名的廬山。那真是造物主給九江的一個最美的饋贈。20多年前,我曾到廬山腳下住過兩個星期。時間正處7月酷暑天氣,九江城內熱浪滾滾,氣溫高達38度。奇怪的是,離九江城隻有十幾公裏的廬山確是涼爽宜人。尤其是山上,薄霧繚繞,涼風拂麵。時時還有幾陣清雨襲過。帶著這份清爽,你再看周圍的秀麗景色,誰都會有“隻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

可惜的是,那時候年輕。心情浮躁,每次上山都奔著有名景點。到了以後,匆匆照像,辦定“到此一遊”的手續,然後就奔下一處。雖然幾乎將所有的風光都看過一遍,卻沒能盡心去享受。後來,每逢別人說起廬山,我隻能拿出相冊,努力去回憶當初我是如何在那裏遊玩的。

回憶是美好的,但也會是模糊的。久而久之,總有一種衝動要再遊廬山。

於是,去年回國,了卻了心願。

時處深秋。不過九江城並沒有多少冷意。廬山也是一樣,雖然沒有春夏那種青綠如滴的樣子,但色彩上的繽紛給山景帶來了不少暖意。真不負廬山“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中的醉意。可惜的是,這次重返廬山隻有短短一天。我不可能在某處長留。另外,由於有人陪伴,我更不可能靜坐某處對景深思。不由回想起20年前,那次登山,我有無限的自由,想在哪裏呆多久就呆多久,可惜的是那時心境沒有足夠的淡定。而現在,我有足夠的淡定,可又沒有了足夠的自由。

想想人生也是如此。年輕時我們有許多的自由,許多的選擇。可我們卻那麽浮躁。總是想著下一步的追求,想著另一處的成功。而對自己的周圍沒有足夠的重視和欣賞。等到中年,長成了淡定的心態,卻又發現自己已經沒了時空上的自由。


九江城與20年前比變化可謂翻天覆地。20年前那次,雖然天氣那麽炎熱,我還是在九江城呆過一兩個夜晚,徒步在這個城市轉過。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街邊的飯館。香辣撲鼻的青椒炒肉絲讓我想起不遠處的家鄉。另外,當地的語言雖和我家鄉方言有異,卻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我獨自一人在電扇邊上喝著高度白酒,身邊不時飄過來幾句鄉音似乎讓我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受。

這次便不同了。朋友在有江景的酒店餐廳請客。晚上長江岸邊燈火如炙,江中船身隱隱,的確如畫一般美麗。

思鄉情懷也沒了蹤跡,高速公路兩個小時便是家鄉。另外,家鄉那個小城也變了,高樓大廈和這裏一樣,和任何地方都一樣。像得讓你無處可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