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書龍的個人文集

人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飯倍兒香
正文

【原創】看王朔批金庸:好象關公戰秦瓊

(2005-09-20 13:30:27) 下一個
【原創】看王朔批金庸:好象關公戰秦瓊

上周末沒事撩了幾眼王朔評人物,走馬觀花翻出好幾十頁了就看見醒目標題;“我看金庸”。這下我就來了興趣,一口氣讀了個底朝天。

首先說說我對王朔的看法,王朔的東西京味挺足,感情也不錯,看起來還是挺舒服的,我是北京人,北京人沒讀過王朔書的電影八成也看過,我看王朔的書還是挺能侃挺逗樂的,也不空泛,對王朔我總的看法就是個挺好的作家。

至於金庸的東西,十五部我是都看了,而且看過很多遍。小的時候無非看個招式熱鬧,大點了看點人物感情,拐帶看些半假不真的曆史,金庸的書看著不累,故事敘述的很流暢,如果說以前崇拜金庸的話,到現在還是挺尊敬金老的。

回來再說王朔批金庸,王朔看金庸的書看不下去,說了幾點,主要是說金庸的書脫離生活,故事支離破碎,裏麵一些佛學的內容更是毒害人群,基本上是精神鴉片。

王朔說的對不對先不去管他,先說說對文學的定義,文學類的東西海了去了,有從生活裏加以提練升華的而以反映生活為主的,比如王朔的作品,有以曆史資料為本編譯的記實文學,當然也有把生活抽象加以想象的武俠玄幻類文學。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風格,任何一個人活這麽多年都有很豐富的生活,能提取的作為文學的素材理論上講都是取之不盡的,隻不過有些人能抽提的東西多些,有些人抽提的少些罷了。當然各人的寫作能力高下也有顯著的不同。

王朔的作品大都取自身邊的人和事,改變下就成了各色小說,等到這些事寫完了,王朔的創作源泉近年來也就有些漸漸枯竭了。至於金庸,特點就是能夠抽象的敘述故事,這些事看起來距離普通的生活很遠,卻又能讓人們覺的和理想中生活相關,人這個東西生來就是有夢想的,現實中實現不了的,能把自己融入到金庸小說中的各色人物中去,這也是金庸作品成功的一大所在。

另外,金庸的作品,各個階層的人都能從中發現些共性的東西,也是金庸作品長勝不衰的一個原因。比如就識幾個大字的人從中可得到俠義,喜歡弄墨的可以欣賞金庸悠閑的筆調,愛看男歡女愛的,金庸武俠裏更是場場不缺。當然從現在來看武俠小說成了套路,全是一個少男,血海深仇,練成神功,抱得美人的,寫來寫去全這些,武俠小說到現在其實已經死了,雖然這並不防礙金庸的小說成為經典。

王朔和金庸本是不同類的作家,他們作品所反映折射出的也是不同的生活側麵,一個現實些,一個抽象些,其實也無所謂高下比較的,至於王朔欣賞不了金庸的作品,這也挺正常,想來也不是王朔故作驚人之語而是王朔真實的想法。

從傳世的角度來看,過幾十年,可能金庸又火起來了,也許王朔又爆發了,讀者的口味也是一直在變的,能適應廣大讀者口味的作品總是有很強的生命力的。

說來說去,王朔這個批金庸批來批去就有點關公戰秦瓊了,本來不是一類的文學,放在一個擂台上怕再比也比不出個所以然,再評再批也還是南轅北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