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書龍的個人文集

人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飯倍兒香
正文

【原創】“三八大蓋”槍的興衰

(2005-03-11 01:18:17) 下一個

【原創】“三八大蓋”槍的興衰

“三八大蓋”這名字和三八婦女節本身沒多大關係,不過此槍身的設計又笨又長,倒有點象老太太的裹腳布,三八一下也不為過。

三八大蓋於1905年定型投產,此後廣泛的裝備在日本陸軍,直到二戰結束。三八大蓋又名三八式,是非自動步槍,在剛定型生產時也曾名噪一時,獨具特色,大可跨入當時的世界名槍一族。

三八式的特點是,彈倉備彈5發,每次單發前要退出彈殼再上膛,也就是拉一次槍栓打一槍,三八式的優點是性能安全可靠,射程遠,精度高,缺點是發槍時後坐力大,射程慢。

因為性能可靠三八大蓋這一用就是40年,可這四十年間,步槍的發展已向自動化方向發展,到二戰後期,美軍已裝備了射速很高可連發的卡賓槍,原蘇聯的名槍AK-47也在不久後問世了。而作為日軍陸軍標準用槍的三八大蓋這時已算的上是老古董了。

日本人喜歡嚴守教條,其步兵操點規定在六步內不許射擊,隻能拚刺刀,有人說這是武士道精神,其時在六步內,碰上西北軍的敢死隊,大刀片,退膛上彈很可能來不及就要被削了腦袋,想來並不完全是武士道在起作用。

比起小日本,俺們八路軍在三八大蓋的使用上就有創意多了。被三八大蓋射中的大多是個貫通傷,其實是幹打雷不下雨,身體上就穿個洞,論傷害卻不大。我八路軍遊擊隊當年彈藥是很缺的,一個大洋換10發子彈怎麽想著也要掰兩半花,這戰士往往要把拿銀子換來的子彈深加工一下。有的把頭削薄些,這樣子彈能飛的更遠,還有的給彈頭刻個十字切口,這樣彈頭到人體內不是橫穿,而是翻滾,要命的還要炸開,威力頓時大了不止一倍。

在中國戰場上,這三八大蓋比起國產的漢陽早還是要先進不少,所以當年的我軍主力部隊無不以擁有一杆三八大蓋為榮。三八大蓋曾經是日軍的驕傲和當時最先進的步槍之一,可日本陸軍的末落也是因為過於相信三八大蓋,而不願推陳出新。

不進則退,三八大蓋最後也就成了日本陸軍的掘墓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