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窮人家過節吃餃子
以前喜歡過節,不為別的就因為過節能吃的好點,現在盼過節,也不為別的就為了能多睡兩天懶覺。
八十年代時各種票證多如牛毛,打油要油票,買布要布票,買肉要肉票,就連不怎麽白的手紙也常常脫銷。當然過節時還有些不要票的特供,買魚買肉這就成了過節所特有的奢侈。
在北京冬儲大白菜的時代,人們過節都要無一例外的吃餃子。要誰家平時在家吃餃子,四合院的鄉裏鄉親們肯定虎視眈眈的,臉上笑眯眯的說:“您家吃餃子哪,真香。”心裏一定懷疑你從公家又多貪了些甚麽。餃子那年月不是想吃就吃的,而是特定時間的過節特供品。因為隻有節日才能吃到,這餃子也就變的特別的金貴,大家包起來也就格外的起勁。
快過節的時候,有講究的人家就在家裏醃起了專為結日準備的醋蒜,到過節時端上來,就著熱騰騰的餃子,吃的滿頭熱汗,大快朵頤。早先住在四合院的時候,四鄰八舍天天低頭不見抬頭見,人來人往間特別的熟落,過年包起餃子來還充滿了竟爭。
包餃子比較普遍的是豬肉白菜,上等的是豬肉韭菜,韭菜在八十年帶過節前後還是很貴重的菜,曾經賣到過幾元一斤,絕不是人人吃的起的,至於蝦仁,三鮮水餃,那時就有點是天方夜談,海底撈月,隻在傳說中能吃到了。
大年三十的中午各家各戶就開始忙起來了,做餃子的餡是大半瘦肉,小半肥肉,肥肉要放在鍋裏煉成油渣, 然後就是些體力活了,在案板上把瘦肉鋪開,抄出把厚背切菜刀,把案板剁的梆梆響。別的家的聽到鄰屋的響動,當然也不甘示弱,一時間大雜院裏滿是乒乒乓乓的剁板聲,大家比著誰家剁的聲大,頻率快。後來有的幹脆全家上陣,一個板剁菜,一個板剁肉,這手工勞動剁出來的餡還真比現在全自動機器攪的鮮上不少。
和餡也是個功夫活,剁好的白菜水太多,先要用毛巾裹著擰幹,打入兩個雞蛋,還有煉好的豬油和餡,家裏人都是北方人,口比較重,煉好了豬油還要煉點花椒油,醬油,蔥花,蒜汁一古腦加入餡中,餡看上去鮮亮無比。活麵也是個手藝活,要活的不幹不濕,軟硬適中非得行家裏手不可。
接下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趕皮的趕皮,包的包,其樂融融,幹勁十足。包完了,煮熟了起鍋先要給街坊四鄰嚐個鮮,拜個年,這個節慶才算是過的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當然午夜的一掛鞭,中央台的晚會也是保留節目。
現在日子好起來了,包餃子的人家也漸漸少了,飯桌上的山珍海味是比比皆是,五花八門,曾出不窮。可這節日的氣氛卻越來越淡,隨著人世間的冷暖,世泰炎涼一起飄然遠去了。
這是他自己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