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請不要利用學生作為政治鬥爭主力

(2014-10-05 02:29:38) 下一個
請不要利用學生作為政治鬥爭主力

2014年9月28日,上萬以大學生為主的香港人以“要求2017實現香港特首真正普選”為口號,占領了香港經濟樞紐地帶中環等地區;並設置路障,導致交通學校主要商業活動停滯;一度香港警察運用催淚彈等試圖驅散“占中”學生,遭到香港市民普遍譴責,從而停止驅散行動;往後因“占中”運動嚴重影響市民生活,漸漸失去支持;再加上政府同意以協商方式對待學生訴求;雖期間又起“反占中”暴力行為,導致多人被捕;總體上“占中”運動在幾天之後趨於和平結束。

在此運動中,據筆者看,香港市民的表現很有趣:大體上不支持,至少筆者沒看出有大規模支持;但反對暴力傷害學生;甚至還親向於不指責。這是一種不確定的觀望態度啊...從口號上看,學生關心自以為的“真正民主,自治”;從學運領頭人(戴耀輝,李柱銘等)動機看,是想靠民意增加對特首提名委員會人員的影響,繼而擴大香港民主黨影響力;香港人民關心什麽?司馬遷說“社會大眾最在意民生”(《貨殖列傳》)!香港大眾的觀望態度似乎表明(1)對生活現狀前景不滿(2)不太相信“真正民主,自治”能改善民生(3)不清楚學運對自己的好處所在...三方力量不協調地匯在一起,如此怪異...

所以,筆者認為,香港問題不是民主問題。

讓我們先看一下香港的曆史。從1840到1997,香港是英國殖民地。在經濟上英國對香港大致是放任不管;在政治上是“沒民主,有自由”。特首及主要政府官員是英國指派;華人沒有決策權。但法律較健全,能較好地保障人民生活。香港人民生活真正崛起始於70年代,內地和西方關係的恢複:香港充當了內地西方之間的貿易中轉站。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香港更充當了內地與外界交易的橋梁窗口;並因內地與外界貿易的繁榮發展成了亞洲金融中心。70,80,90年代的香港應是一個充滿機會和希望的地方。人民沒有民主,也並不介意,因為生活有保障,且有希望,因為一直上升!

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主權。政策是“主權統一,港人治港”。對特首的選舉政策是“由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任命;特首必須愛港愛國”。中央的重點是“特首要愛國”。至今據本人閱讀的情況,沒發現有妨礙港人治港的案例。經濟上甚至在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全力支持香港政府...但隨著內地經濟發展,香港經濟出現新問題:內地與外界不再一定需要通過香港,香港貿易中轉站的功能失去了;香港的地皮房價掌握在以李嘉誠為首的幾大家族手裏,房價太高,中低收入的階層無法負擔;香港人平均收入提高,房價高,導致中低端產業無法生存,高端產業,如金融,少數高科技企業等不能承擔大多數人就業...所以香港的問題是麵對內地崛起,如何發展新興產業,保持競爭力的問題;如何解決房價因壟斷而過高以至影響民生的問題...而這些,港人的民主政府或因缺乏治理經驗,或因沒有遠見,或因過度在意“民意”而被束縛了手腳,治理不力!“民主”,到底不能解決經濟問題!

再說一下1997以後香港特首選舉曆史。第一屆,第二屆,董建華。2005年因民意低而辭職;第三屆,曾蔭權。2012年,應民意,由香港各業界產生1200名委員組成特首選舉委員會;並決定:2017年實現特首普選。具體步驟是:(1)特首選舉委員會可提名二至三名候選人(2)候選人需有委員會過半數委員支持(3)香港選民可對候選人以一人一票選舉(4)候選人要愛港愛國;中央對“不愛港愛國”的候選人有否決權。筆者看了下1200名委員的產生:涵蓋了很多產業,確實是要從各行業選出代表,夠民主!那麽為什麽“占中”運動還希望能以民意影響委員會的產生?大眾似乎也持觀望態度呢?筆者推測,這些代表多是由推薦協商產生,其實是各產業的“精英”,“成功者”,也是香港現今財富最多擁有者!所以,“港人治港”,就是“港產精英治港”!問題是,港人從來沒有治過港;麵對經濟產業轉型的挑戰,麵對民主民意的壓力,“精英們”很可能不知道怎麽辦!這就是香港民眾對港府的不滿!問題在於:“民意”就能選出勝任的領導人嗎?而“占中”領導者們,是在香港政治角逐中的失利方;想利用民意擴大影響力;學生卻成了他們的炮灰!這種投機分子,絕不可能勝任,也決不會找出香港經濟治理的方案!

最後,筆者說一下對大學生運動的看法...大學生,是一個未真正經曆世事;有勁兒;但迷茫,憤怒的年紀;對自己,對人性的了解仍任重道遠。麵對轉型的世界,大學生不可能了解社會矛盾的根源,也不可能有智慧團結社會各層解決問題。現今中國,大學生,決不應作任何運動的主力!但他(她)們又是未來,需要的是積累沉澱,需要社會培之以正和愛護。任何躲在學生後麵以求達到自己私利的人或勢力都是小人行徑。希望香港人民有智慧,有魄力正視解決自己的問題!希望學生不受傷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7)
評論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uan222' 的評論 :
“最迫切,最敏感”----也要依法提出訴求。占中是依法的行動嗎?美國是怎麽處理占領華爾街的?
行者1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獨上南島' 的評論 : 謝謝評論!是啊,選舉有時真對改變經濟沒用!因為那要vision 和長期實戰經驗...大眾一般在最開始看不到...這也可能是普選的弊端之一吧;盡管我不反對,但我真不覺得普選能解決經濟問題;在我看這也是為什麽好像沒有廣泛支持的原因
行者1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uan222' 的評論 : 謝謝閱讀!那我們觀點不一致:我覺得香港大眾關心的是經濟問題:)至於青年人...如果您到了三四十,回頭看十七八的成熟度和曆練,是什麽感覺?換句話說,那些大學生等到了三十歲,隨便怎麽,也比現在貢獻大,影響力大!本人觀點....
獨上南島 回複 悄悄話 最公平的選舉,是什麽?請看:
18歲,每人領一張票子,有幾個選民印幾張。
隻有一張上麵印有“港督”,其餘印上各種職務名稱,剩下都是白板。時間一到,大家翻出來看,誰中了什麽就幹什麽。
否則都是黑手,都是不公平!
獨上南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uan222' 的評論 : 你不就是狗屁900響馬甲嘛,如今你覺得不痛快,那麽你自己上!
獨上南島 回複 悄悄話 不利用學生,利用誰啊?死他幾個跑龍套的,才是目的。
他們吃飽沒事幹,青情湧動,借此玩個痛快,上上電視,順便感受做明星的滋味。
打遊戲機是假的,這個是玩真的,夠刺激。
yuan222 回複 悄悄話 頂“京華人”。這位版主顯然缺乏曆史知識,欠缺基本常識。青年人向來是曆史變革的先鋒,對進步的追求最迫切,最敏感。

此次事件的根源是中國政府違反基本法,耍小聰明,懼怕普選,害怕香港老百姓選出一個不把中央政府當太上皇的特首。 把一個簡單的普選,人為的修改為你隻能選我挑中的人選。這就是起因,這就是事實。

實際上中國政府台小肚雞腸了。以香港人民的智慧,不會有極右的領導人當選的。倒是有可能中間偏右的領導人當選。這個中國政府甚至連這個中間偏右的特首也不放心,他們隻需要一個如同傳聲筒的特首。這是什麽一國兩製!

什麽泱泱大國?什麽依法治國?什麽以民為本?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灜客' 的評論 :
“他們在比較了兩種製度後,義無反顧地走上街頭。”
----這就更可笑了。難道它們不上街香港就會改行大陸的製度嗎?
占中本身就是反對選舉製度的,有意見就上街,就不讓別人工作、生活好,這種綁架勒索的方式好用的話,那還要選舉製幹什麽?
全世界凡是最富強、穩定的國家都不是選民直選最高領導人的。凡是直選的都是族群割裂,社會動蕩的地區。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灜客' 的評論 :
年輕幼稚的學生是最好忽悠的,49年以前中共忽悠學生上街罷課、搞學運的時候,不也是“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嗎?民國時的學校可是非常自由和寬鬆的。但年少無知的學生越深思熟慮就越願意罷課、不上學而以去搞“革命”為光榮。
物質決定精神,社會都是越建設越好的(需要好好學習),而不是搞所謂的革命搞好的。
行者1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灜客' 的評論 : 謝謝閱讀!我可能不太知道您對以下兩個問題的看法(1)香港現今最大的問題是不是經濟問題?(2)假如您覺得香港經濟有問題,普選是不是肯定能幫助經濟?...其實我也不反對普選;隻是覺得這不是中心問題...這也是為什麽香港市民沒有大規模支持這次活動吧?個人理解...
灜客 回複 悄悄話 今天香港的占中學生與當年文革的紅衛兵完全無法等同,他們生活在信息時代,有一個相對寬鬆的生長環境,對自己的行為一定有過深思熟慮,是很難被人利用的。昨天看到一個電視節目,得知這次占中的不少年輕的學生從小出生在大陸,十幾歲以後才到香港的。他們在比較了兩種製度後,義無反顧地走上街頭。以為,與當年我十幾歲時相比,他們要成熟很多。
行者1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iserman' 的評論 : 謝謝閱讀!同意!
行者1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京華人' 的評論 : 謝謝閱讀!其實我沒覺得GCD在香港問題上有太大責任...至於曆史怎麽寫,可能要一件一件具體說
davidsps 回複 悄悄話 沒有中國共產黨你連個精子都不是
springdale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共產黨的無恥, 天下第一!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應該嚴懲那幾個帶頭興風作浪的惡棍!

樓主說的有理.
京華人 回複 悄悄話 作者最好建議中共從新修訂一下曆史教科書。從“五四”運動,到一二九運動,再到抗戰後的“反饑餓,反迫害,反內戰”,對學生運動都是大書特書,而中共自己就是當年的所謂“幕後黑手”。可今天的學生運動,卻被冠以境內外反華勢力的操縱。在這個問題上,中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曆史就是充滿了苦澀和諷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