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習氣

(2014-06-29 18:55:48) 下一個
網絡習氣

網絡,十五年前出現在我視野時,像一座高端超市,偶爾一去,帶給我小說,歌曲,新聞,趣味無窮;十年前進入我家,一天或兩天一逛,媒體信息越來越多,平民如水流入駐,與本人生活開始接軌;五年前,IPHONE,IPAD,無線上網出現,網絡隨處可及,如影隨形,終於進入身體意識,成為習氣,也許是一種病。

沉下心來,網絡習氣的形成,本人將其分為四個階段:(1)念生(2)觸浸(3)攀緣(4)結網。四階段循環往複,逐漸加強,最終成習。

(1)念生。十五年前,念生於緣。因朋友介紹,或見友癡迷,一念頓生。於今,就是耳濡目染,約定俗成。上網之念於嬰幼兒期種根於腦,成為潛意識。幾年下來,長成生活構架一部分,牢之,難覺,難破。若念生發於(3)攀緣或(4)結網之後,便非“生於一念”,變成每日數念,百千念,...念不能止。古人雲“彈指間,九百念生滅”,如何止?上網目的也不盡相同:尋信息;找同類;發言;看反應;打趣;打發時間;無聊...總之,生念後,便抱著或姑且一看,或如饑似渴之態,入四根(眼,耳,口,意)於網絡。

(2)觸浸。上網後,讀、看、思、聲。屏幕那邊,網上眾生,鮮活生動,嘻笑怒罵,好不熱鬧;屏幕這邊,笑之,許之,讚之;忤之,斥之,罵之。始於某處,安靜觀看傾聽,隨後思緒有所動;即使暫且放下,某一時,又想起,對話評論徘徊腦海;與之而來,高興,氣憤,憂慮,有趣,好奇,猜測,情緒繁亂;於是關注持續,開始攀緣。

(3)攀緣。網絡世界,始於虛擬虛空。一人動念發文發評論,如投影虛空,形成幻像。眾人投影,幻像繽紛,似假還真,遂成海世蜃樓,顯得如此真實精彩!旅客經過,入看究竟,留連忘返;與某一處,某幾處風景,分外投緣,禁不住關切;幻像入腦入心,留印留痕,有了感應;如一藤蔓,搭上一枝,產生攀緣。從此有意無意間,有規律觀顧,認同感的種子仿佛找到土壤,不知覺中開始生根。愈長,浸觸愈多;新藤長出,搭上新枝;感應愈多,攀緣愈強,開始結網。

(4)結網。結網之後,網絡影響漸漸擴張於人的大腦意識,像一顆誘人的蘋果樹,提醒著我們:念頭生滅之間有間隙;生活乏味空虛不滿;人人交流有淡漠間隔;“正見”觀點缺失;人麵對世風日下的無力;。攀緣的藤蔓愈多,結網愈強。我們終於忘記身處幻境,淪陷於網絡!一旦淪陷,負作用多多:正常工作生活的河流被見縫插針地中斷叉流,卻不能及時圓滿流回航道;對生活的無奈不滿不在乎增強,愈想逃離;更有甚者,變成癮,無法正常生活!我們不知不覺中生了苦不堪言的病!

可憐的自作自受的人兒啊!為何總因智慧定力眼界意誌不夠而自尋煩惱!要知道,我們對世間一切的認識,已是水中月;網絡是眾生用幻影建造的海世蜃樓,如何執著!網絡,實如生命中一切幻影,是為了我們學習思考,破除幻影,增長見識;再把見識用諸生活,回報生活!讓我們擁有智慧,緊慎惡的攀緣,過度結網;對網絡種種去偽見真,增長見識;若有心有力,就用生活中的有益友善的知識構建網絡;鍛煉定力,讓網絡真知結網於心靈一隅,與生命中其它遇見一起,成為生命花園美麗有益的一角!讓生命因網絡而提升豐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