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馬裏,深陷內戰泥潭多年,尋常遊客談虎色變。但在環球旅行家們看來,西非洲雖然貧困戰亂,卻不容錯過,尤其是坐擁西非名勝前三甲的馬裏。有鑒於此,一旦得知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立即著手準備。終於在兩年前踏上橫掃西非十國的旅途。
由於達喀爾--馬裏的火車早已停駛,為橫掃之計,隻得從塞內加爾,先搭車南下岡比亞,後打的北上毛裏塔尼亞。再自努瓦克肖特飛抵巴馬科。一下飛機,迎麵撲來的是那張窮國海關常見的宰客臉。數次確認筆者的簽證無誤後,女關員幹脆撕下臉來直接伸手要小費。看來尊嚴在此不值錢。
除去機場大道邊的幾處政府建築(1-2),巴馬科不太像一國之都(3-4)。回顧之前三國,塞內加爾已差強人意,岡比亞次之,毛塔最差。到了巴馬科,則隻有更差,大部分馬路連路麵都省了。實在令人難以想像,這裏曾經盛產黃金,成就了覆蓋整個西非洲及撒哈拉的桑海帝國和大馬裏帝國。多年法蘭西的殖民,卻把百萬平方公裏土地上的千萬人口搞得一貧如洗。僅剩下法語作為官話,還荒腔走板令人難懂。就連旅遊書推崇的街頭土著音樂(5),也沒讓人得到享受。隻好盡快出城,追尋西非瑰寶。
這才發現,所有國內航線禁飛。由於穆斯林武裝與世俗政權的戰爭,維和部隊疲於運兵,侵占了每一個國內機場。從此開始了馬裏行路難的惡夢:該國主幹道上,不是坑坑窪窪,就是一路泥濘,速度堪比自行車。站內磨蹭了幾個小時的大巴,完全不按時刻表出行。每到一村鎮必然停車許久,屆時路邊村民無論男女老少蜂擁而上。個個使出渾身解數,高聲叫賣各種土產及零食(6)。根據同車唯二的外國乘客,來自比利時的某先生所猜,許多村民僅以此為生。但見一路下來,車廂內瓜皮果殼滿地,幾乎無從下腳。 如此走走停停地過了近15個小時,遠超預定的9小時,然而六百多公裏車程還剩一百多。午夜已過,擁擠的車內令人憋屈。到達傑寧岔路口時(Djenne Carrefour),隱約可見一輛四驅停在路邊。筆者當即決定,提前下車碰碰運氣。
通常,稍有經驗的旅行者都不會在深更半夜,漆黑一團的荒郊野外,去搭乘陌生的車輛。但此時顧不了這麽多了。令人驚奇的是,四驅車主居然是一位白人小姐。。。餘下的旅程,就像天方夜譚。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陸路加擺渡,終於抵達了傑寧村。天快亮時總算躺到了旅館的床上。
早餐後剛出旅館(7),眼前便一亮。西非三甲之一的傑寧泥清真寺,赫然座落在傑寧村的中心廣場(8-10)。雖然已閱其照片無數,真到了眼前還是有些激動。但當地人對她早已熟視無睹,莊嚴的廣場上竟然吆喝著柴火的買賣(11)。更令人無法想像的是,這麽一個聞名天下的瑰寶,卻建在了遠離大道的小村莊(12-13)。小河環繞(14)的村中居然還存在另一處遺產(15)。其實此地離尼日爾河很近。走水路不到一百公裏,便可抵這西非大河之中的港口:莫迪(Mopti)(16)。作為該國的又一景,靜靜的大河上輕舟蕩漾(17-18),倒也富有詩意。
地處馬裏中部,莫迪也是麵向東部及北部戰亂地區的門戶。尤其是往北400多公裏的廷巴克圖(Timbuktu),坐落在撒哈拉大沙漠南緣。不但作為曆史名城而躋身於西非三甲,而且也是這幾年穆斯林叛軍的老巢。本不敢將此列入行程,卻被莫迪一處車庫所誘惑 -- 那裏的人們正裝車去廷巴克圖(19)。費了不少車資和一整天的等待,加上幾小時的親身體驗(20),結果還是“半途”而廢。皆因這小小的車中塞滿了貨物與單幫客,至使堂堂六尺之軀將在十幾個小時內難以伸展,實在有悖於旅遊的初衷。沮喪之餘,隻好自我安慰:此一去即便安全抵達廷城,亦極有可能被維和部隊擋在城外-- 正如當地人所警告的;因為除筆者之外,這一路沒見過第二個遊客。再者,“廷”中並無著名景觀;而“廷”外則多被叛軍所占。。。
帶著這些遺憾,經Douentza折回莫迪附近的Sevare。掉頭向東南,直奔三甲之首的陡崗(Dogon)。這是一條幾十公裏長的懸崖,上下遍布曆史悠久的大小村落。位列某些“一輩子必須走一趟”的環旅清單之中,本應成為此行的高潮。但由於戰亂,旅遊業跌到了冰點。幸好還有守株待兔的當地導遊。正坐在Bandiagara吃著午飯,就找來了這麽一位。頂著午後陽光,兩人擠上一輛助動車(21),在爛泥路上狂奔了近50公裏(22)。然後開始暴走。徒步穿過陡崗地區最為著名的“桑海村”等(Sanghai, Gogoli)(23-26)。再沿著懸崖(27-28),抵達崖中Banani村落過夜(29-30)。原本熱鬧的旅店已經閑置許久(31),而且水電設備盡數罷工。但在夕陽下,陡崗地區的瑰寶 -- cliff dwellings – 依然閃耀著昔日的輝煌(32-34),令人感到不虛此行。
行程至此,大功基本告成。隻是拍照不夠痛快。此地人人不讓照相。原因之一竟是,這裏無論男女幾乎不長頭發。有可能是進化過度,抑或氣候太熱,因為哪怕在隆冬時節,太陽底下隨時可達攝氏40度。至於拿著槍的,就更不讓照了。雖然有維和部隊,聯合國軍沒見過幾個,本地土兵倒是無處不在。沿著大路或國道,每一村口必有背槍的站崗。守著各種用來擋車的欄杆,或廢油桶,甚至一塊大石頭。大小車輛的司機們到此一律下轎,為當地人留下買路錢。
由此可見,槍杆子不僅是暴力的象征,而且是用來糊口的手段。此前在莫迪,為了確認廷巴克圖允許造訪,曾到警察局詢問-- 因為實在難找旅遊信息。還沒來得及開口,一大幫拿槍的就圍了上來。幸好筆者撤退及時,才算躲過一劫。為了吸取教訓,以後盡量找穿著體麵者谘詢。誰知差一點又上當:在邊陲小鎮Koro (35)尋找旅館時,就曾被貌似友善的西裝革履者下套。當然,遇到的還是好人多。就像其他發展中國家,老百姓需要時間,才能走出曆史的泥潭。
似乎要讓行路難到登峰造極,陡崗之後的交通日趨艱辛。車況也愈來愈差,往往一天走不到百公裏。在馬裏境內最後一站Koro, 幹脆連車都沒有了。在鎮中心(36)太陽下烤火似地坐了大半天,終於盼來了一輛破麵包車。普通麵的被隔成4排,每排竟然分成5個位子,每座不到一英尺寬度。除非骨瘦如柴,不然得側身而坐,或多買幾張座票。。。謝天謝地終於出了馬裏邊關。一到布基那法索(上沃爾特)的邊境城市Ouahigouya,立刻換上久違的大巴,飛奔首都瓦伽杜古而去。顯然,有馬裏最後幾天的經曆墊底,哪裏都可以稱作天堂 – 隻要沒有惡夢般的交通,及如林的槍口。
1, 機場大道
2, 政府建築
3, 巴馬科街頭(1)
4, 巴馬科街頭 (2)
5, 巴馬科街頭音樂
6, 路邊叫賣
7, 傑寧旅館
8, 傑寧泥清真寺 (1)
9, 傑寧泥清真寺 (2)
10, 傑寧泥清真寺 (3)
11, 傑寧廣場上買賣柴火
12, 傑寧村 (1)
13, 傑寧村 (2)
14, 傑寧村邊小河
15, 傑寧村中另一處遺產
16, 尼日爾河中的港口:莫迪
17, 尼日爾河中的輕舟
18, 尼日爾河畔:莫迪
19, 裝車去廷巴克圖
20, 莫迪到Douentza途中
21, 出發去陡崗
22, Bangdiagara 去陡崗途中
23, 陡崗地區的“桑海村”等 (1)
24, 陡崗地區的“桑海村”等 (2)
25, 陡崗地區的“桑海村”等 (3)
26, 陡崗地區的“桑海村”等 (4)
27, 陡崗懸崖上
28, 陡崗懸崖中
29, 陡崗Banani 村 (1)
30, 陡崗Banani 村 (2)
31, 陡崗Banani 村旅店
32, 陡崗cliff dwellings (1)
33, 陡崗cliff dwellings (2)
34, 陡崗cliff dwellings (3)
35, 邊陲小鎮Koro (1)
36, 邊陲小鎮Koro (2)
後記:西非旅途的艱險,遠超當年縱貫東非及南非之行。布基那往下,接踵而來的是:科迪瓦防疫官奪命的針頭,加納飛賊偷竊的手法,多哥的士司機騙人的花招,貝寧軍警敲詐的槍口,尼日利亞海關要錢的黑手。。。 直到飛機在拉各斯機場升空,一個多月的西非曆險才算了結。而隨後爆發的Ebola, 也讓筆者僥幸躲過,因為此行繞過了幾內亞,塞拉利昂,及利比裏亞。好在太座事先對此一無所知,縱然聯絡時斷時續,依舊信心滿懷,直到逢凶化吉安全歸來。盡管這一切已成過去式,仍然常在夢中懷疑,是否曾經毫發無損地走過了這些國家。。。
至於為何要去這種地方,答案非常簡單:
當你走遍了大半個世界之後,絕不會停下腳步。
(隻有敬佩意思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