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博太郎

本人喜愛旅遊,各地風土人情在此與各位分享
個人資料
正文

重生的柏林

(2022-04-08 21:18:12) 下一個

柏林Berlin,是一個很難定義的城市。作為首都,它沒有巴黎的浪漫,沒有馬德裏的熱情,也沒有倫敦的富裕,人們提起它,似乎隻能想到“柏林牆”那段盈滿了眼淚的歷史。有人說,柏林牆曾隔開兩個世界——西柏林是放縱的世界盡頭,東柏林是虛偽的冷酷仙境,而當柏林牆轟然坍塌,世界上再找不到一個城市,如柏林般擁有如此豐富的歷史層次。

普魯士的第一層榮光,由腓特烈大帝為柏林加冕。在18世紀,雄才偉略的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戰爭”中,擊敗了軍力7倍於自己的奧、法、俄三國聯軍,讓普魯士一躍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如今的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 Gate,便是紀念七年戰爭的勝利而在1788年建成的,在此後幾百年的歷史中,見證了德國的風雲變幻。

當他的父親,腓特烈一世在此處開創文化和藝術上的輝煌時,他的王宮夏洛騰堡宮Schloss Charlottenburg 如一顆熠熠發光的寶石,在柏林的西區拔地而起。這個皇家宮殿氣派無比,由一座主殿和宮殿花園組成。關於它的歷史,最引人遐想的是“琥珀室”之謎。傳說這個房間完全由珍貴的寶石和琥珀所構成,後來被腓特烈二世送給了俄國,直到納粹入侵蘇聯,這座房間又被展覽在哥尼斯堡,但當蘇聯攻入哥尼斯堡之後,這個房間卻再也不知所蹤……值得一提的是,這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還專設有一間瓷室,用來收藏從中國購來的瓷器;中國的青花瓷從高到低,密密排列,給人以視覺上極大的衝擊。

時間來到1871年,國王威廉一世在普法戰爭中打敗法國,便在凡爾賽宮加冕稱帝。一個統一的德國從此誕生,勝利紀念Siegessäule柱自此成為德國統一戰爭勝利的象徵。那時正是基督教改革揚起塵土之時,威廉二世下令在柏林修建大教堂,將其作為新教的象徵,與梵蒂岡天主教的聖彼得大教堂分庭抗禮。柏林大教堂依河而建,對麵的裸身雕塑每日望著來往的遊客和這個美麗建築,陷入永遠的沉思。進入柏林大教堂後,所有人們都會為之沉醉——教堂內部華麗空曠的內頂壯觀得令人驚歎,祭壇和壁畫輝煌而宏偉。然而即便曾擁有輝煌的歷史,如今的柏林,卻不是一個以古跡見長的城市,許多古跡都在戰火中被無情摧毀。

柏林的第二層城市歷史,便是冰冷無情的二戰和冷戰所帶來的傷痛烙印。幸而柏林人對於歷史非常重視,他們正視歷史的態度值得我們尊敬。在勃蘭登堡門附近有一片龐大的水泥碑林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在19000平方米的開闊地麵上以網格狀排列,每一座水泥碑長度相同、高度不同,一眼望去,如翻滾的灰色巨浪。它象徵著原有秩序因人為的做法而遠離人類,以紀念在二戰中無故冤死的猶太靈魂們。在如此城市心臟的位置,安置龐大永久性的受害者紀念碑,可見德國對於戰爭反省之深刻。

猶太博物館Jüdisches Museum Berlin的建築外觀非常獨特,本是連貫的平麵線條被一組排列成直線的空白空間打斷。這些空白空間代表了真空,意喻著猶太人民及文化在德國和歐洲被摧殘後留下的、永遠無法消亡的空白。建築地下層唯一的出口是“逃亡者花園”。站在當中,人們身處於49根水泥高柱中的樹根之下,傾斜的、低於周圍建築的地麵讓人揣揣不定,斜立的水泥柱組成了窄窄的、讓人窒息的迷宮。最令人震撼的“落葉”室,地麵上堆積了無數尖叫的人麵鐵片,銘記了那些如秋日落葉般隕落的生命,鐵片在人們腳下發出呐喊一樣的迴響,久久不散。柏林的國會大廈Reichstagsgebäude也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著名的“國會縱火案”使得納粹統治者迫害政界反對派人士、尤其是德國共產黨的藉口。這幢建於1884年集古典、哥特、文藝復興為一體的建築,曾經是德國統一的標誌,不知那時的人們想起這些過往,會不會黯然心痛?戰後,德國分裂成東德和西德。雖然柏林是屬於東德的,但由於特殊的地位,也被一分為二,西柏林就這樣成為了西德的一塊“飛地”。西柏林的居民生活在與西方世界完全隔絕的土地上,他們不知道這半片孤城什麼時候會被虎視眈眈的東德和蘇俄攻佔,在這樣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半座城池,人們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過醉生夢死的生活。這直接造就了如今柏林濃鬱的文化氣息,柏林著名的市長奧維萊特這樣向世人這樣介紹柏林:“窮而性感”。

柏林牆大部分已經拆除,但是仍保留有三段遺址——東邊畫廊、查理檢查站和北火車站附近的Bernauerstraße。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在冷戰期間是非德國人在兩個柏林之間通行的關口,一座重建的美軍警衛室現在矗立在這裡,旁邊還有那塊著名的標牌:“你現在正離開美國防區”。東邊畫廊Berliner Mauer與猶太歷史博物館、浩劫紀念碑一起坦然地展現了這個城市的歷史傷疤,任由世人用塗鴉戲謔、用文字評說。許多作品妙趣橫生,繪畫得十分精美,既充滿各種風格的藝術氣息,也充滿反思和嘲諷。其中最出名的要數這幅《上帝啊,拯救我,在這死亡之愛中生存》。這出自於一張真實的政治新聞照片,攝於1979年10月7日,民主德國建國30周年期間,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勃烈日涅夫訪問東德,在簽訂了兩國未來的長期合作協定之後,如兄弟般的擁抱和親吻。

柏林統一後,低廉的生活費和文化氛圍的聚集效應像磁石一樣吸引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文化人們來柏林發展。更別提還有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博物館島Museumsinsel,這個被河流包圍的半島,擁有5個世界頂尖的博物館,在這個神秘的島上,你會邂逅古埃及墓室和真正的木乃伊。希臘神殿式的德國國家美術館裡有上千幅19世紀頂尖的畫作,老博物館裡有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的大量珍品,柏德博物館裡藏有精美的18世紀歐洲雕塑和拜占庭藝術品……

柏林的歷史是被生生撕裂的,這使得生活在這兒的人們,沒有固有觀念的桎梏,多的是打破常規的自由靈魂。街頭隨處可見的巨幅塗鴉、從午夜到中午的夜生活、詭異陰森的廢墟建築、獨立設計師的跳蚤市場、前衛不羈的創意店鋪。年輕、前衛、不斷創新的自由姿態——或許,這種衝突就是柏林真正的性感吧。這一切生動而燦爛的文化,都讓這座古老、滿目瘡痍的城市,煥發出無以言表的第三層光輝。如今,柏林是德國綠化麵積最高的城市,人們十分享受在綠地上漫步的時光。

帝爾加騰公園Tiergarten在中世紀時曾是皇家貴族的遊獵場,坐落在勃蘭登堡門附近,如今是全歐洲最大的城市公園。這樣一個城市中央,有美麗的森林河流湖泊草地,可以跑步、騎自行車、曬太陽,愜意的如夢遊一般。

曾經的Tempelhofer機場在市民們的堅持下,從商用改成了一個花園式公園,巨大的停機坪如今生機勃勃,無論是放風箏還是曬太陽,這裡的人們本身也成為了一道城市風景。

柏林的藝術家們似乎非常擅長在廢墟中培育出花兒,這也許是這座城市至今仍生機勃勃的原因。和德國其他的名城相比,柏林顯得有些另類。來到柏林的旅行者,感受最強烈的並不是大都市的摩登喧囂,也不是動輒上千年的古跡,而是一段剛剛逝去不久的歷史,甚至於這段歷史的餘音,至今仍在行進之中。柏林最生動之處,是用一座城,向人們展示了戰爭的瘋狂、到戰後的創傷、到努力自愈的涅磐之痛。和德國其他的名城相比,柏林顯得有些另類。來到柏林的旅行者,感受最強烈的並不是大都市的摩登喧囂,也不是動輒上千年的古跡,而是一段剛剛逝去不久的歷史,甚至於這段歷史的餘音,至今仍在行進之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