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博太郎

本人喜愛旅遊,各地風土人情在此與各位分享
個人資料
正文

海天聖境

(2014-05-11 09:31:18) 下一個

中國有座海上仙山,位於東海的小島,是佛教的蓬萊仙境,名為普陀山。法國人也有一座海上仙山,名為聖米歇爾山((Mont-St.-Michel)是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岡之外的第三大聖地,位於法國北部諾曼地和布列塔尼之間的海麵上,高約75公尺,上麵有座用花崗岩建成的修道院。法國以聖米歇爾命名的地方和建築非常多。米歇爾是聖經中的重要天使,他有三個任務:一、辨識人類的靈魂,區分善和惡。二、帶領人民進入天堂,保護他們免受惡夢誘惑三、守護天堂的入口。 相傳在八世紀初,聖米歇爾山附近阿弗朗什教區的奧貝主教在睡夢中見到米歇爾天使,天使指示他在岸外剛被海水送來的一堆岩石上建設祈禱所,奉米歇爾為守護神。起初,奧貝主教並不以為意,直到天使失去耐心,當他第三次在奧貝夢中出現時,用手指在奧貝腦門上截出一個洞,奧貝才恍然大悟,趕緊著手動工。 阿弗朗什的聖維傑寶物室,今天可見到據稱留有天使指孔的頭蓋骨。這座修道院始建於西元708年,經過眾多建築師和藝術家在這些堅硬的岩石上修整和雕琢,共花了8個世紀直到16世紀才完成。大文豪雨果曾說:聖米歇爾山對法國如同大金字塔對埃及一樣重要。?而且它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往後的幾個世紀,這個本來毫不起眼的祈禱所,在諾曼人與法國人的無數征戰中,成了戰略要地。 十二、十三世紀時,這裏是極具影響力的本篤會修道院,修士們在山上留下了奇跡堂、修士食堂、騎士廳等今天看來非常優秀的建築。與此同時,市民的生活、商業,也在山腳下發展起來。法國大革命期間,這裏曾移做監獄之用,之後就慢慢沉寂下來。到了20世紀中後期,這裏才重新發展起來。1966年,修道院重新歸還給了本篤教會修士,如今還有一小群修士在山上遵循966年本篤會的宗教傳統,過著隱士般的生活。 進入聖米歇爾山裏麵,修道院下放射狀的展開條條巷弄,巷弄間則是一些商家、餐館、紀念品店、咖啡館等,窄窄的讓人有一點像處在中環石板街的感覺。隨著青石板路拾階而上,這裏有一個道地的美食叫做胖嘟嘟小母雞的蛋捲”(Omelette de la mere) 。它是將蛋白與蛋黃混合,再加上鮮奶油及其他佐料放入奶油熱鍋中煎,起鍋後將煎蛋對折而成的一道風味菜。 再往上就到達山頂的聖殿了,這裏沒有一般歐洲教堂的華麗浮雕和壯麗建築,但是卻有一股沉穩、內斂和樸實,所以身處其中,一切浮躁會煙消雲散。也許隻有如此寧靜,才能使教士們潛心修行,隻有如此親和才足以吸引八方的信徒,不顧被流沙吞噬、被海潮卷走的危險上山朝聖。在教堂鐘樓的頂端,高大雄偉的大天使聖米歇爾一手持盾一手揮劍,展翅欲飛,守護著諾曼地的大地以及芸芸眾生。 在聖經故事中,聖米歇爾是守護天堂入口的大天使,英勇無比,曾經戰勝過魔鬼撒旦。他能辨識人類的靈魂,區分善惡;他引領人們進入天堂,使他們免受惡鬼的誘惑。我想敬神是一個普世價值,不管從古到今,祂存在是規範人類道德和導向社會走向良善的重要力量。無神論的國家,道德淪喪,良心泯滅,肆無忌憚,任意妄爲,無惡不作,假貨充斥,盜匪橫行,喪盡天良。 修道院的側麵是個空中花園,圍繞花園的是四周的回廊,在回廊的視窗往外望去,就是外麵的茫茫大海,在這滿是花崗岩構建的灰色單調景觀中,能有一片綠色花園著實能讓眼睛為之一亮。聖米歇爾山屹立在海平麵上,就像是一座海上的仙山,周圍流沙海灘,潮起潮落,每當傍晚漲潮時,所處的聖馬洛灣潮水一刹那間湧進,周遭就成為一片汪洋,氣勢磅礴,所以這裏也成為觀潮觀光地。觀潮是聖米歇爾山最重要的觀光重點。這個被譽為歐洲最戲劇化的潮水,漲潮時,海水以每小時10公裏的速度向山挺進。一年兩次,在春季和秋季,海水漲落的落差可達到15米高。據說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戰爭中,曾有119名法國騎士躲避在修道院裏,依靠圍墻和炮樓,抗擊英軍長達24年,靠的就是它的天險,每天作戰就隻要守住半天,當潮水上來時,敵人就不敢再犯,而使得守軍得以休養生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這兒的海門天險,加上數百年來歷代的修道士和勞工以堅毅的精神,將一塊塊沉重的花岡岩運過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頂去興建上麵的聖米歇爾教堂,成就了結合神話和名氣的這座海天-聖米歇爾山。去法國,除了巴黎,千萬不要錯過到此一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