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
2020 (84)
2021 (124)
2022 (149)
2023 (113)
文革十年,對我而言,前幾年是最不堪的。父母都被抓了。遊街示眾有你的父母,滿街大字報有你的父母,學校裏少有人搭理你,連平常上學,你走這邊,你的同學就走那邊。。。
那年月沒電視沒電腦,就連喜歡的書也燒的燒禁的禁,不能看了。窩在家裏的日子,我幾乎天天就看一本書,靠它度過恐慌孤獨,靠它得到充實快樂。
什麽書呢?
你們一定猜不到——是地圖冊。一本《世界地圖冊》,32開,橫著翻看。白皮黑字,上有紅色毛主席語錄。
目錄排列按照革命標準,首先是咱大中國,然後亞非拉在先,歐洲北美在後。當然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國界還是規規矩矩不能更改的。
翻地圖的樂趣不但在於清楚每個省每個國家的位置,還在於你每看一個省份一個國家的地名就結合我可憐的曆史地理知識,想象那裏的樣子。當然首先是中國,一個省一個省的看過去,那裏有什麽樣的人文和自然景觀。然後做計劃,我先從哪裏出發,再到哪裏。沉浸在其中,就忘了時間忘了痛苦。
那個時候雖然交通不夠發達,家家錢袋子都很癟,更沒有旅遊的概念。小小年紀也不像今天的熊孩子如此見世麵。但是好歹我用自己兩隻青春少女的大腳從東北走到北京,再加上從小是在內蒙古西部的包頭呼和浩特長大,所以中國地圖上的北麵一條線,大公雞的脊背——黑吉遼河北北京內蒙古還是粗粗走過的。
接著就開始看世界地圖,一個洲一個洲的看,特別是讀過的外國名著的國家,主要是歐洲,主要是蘇聯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這幾個國家包括主要城市的位置就是那個特殊年代記住的。
漸漸地看地圖又上一個檔次,要周遊世界!每個國家最值得看的曆史,最好的風景,怎麽飛過去,路線怎麽製定最經濟,真是其樂無窮!
第一次周遊的機會終於來了!1986年,我先生在瑞典讀書已經將近4年了,國家終於允許配偶探親陪讀了。我選擇了火車。當時多數家屬都選擇坐火車,便宜啊!可是對我而言,地圖上那些國家那些名字蒙古蘇聯波蘭東德西德丹麥瑞典。。。這一路都活了,真是興奮極了。
在瑞典的時候逛書店,忽然發現有打折的世界地圖冊,又大又厚精裝硬皮,比我軟塌塌的32開本的薄冊子高尚多了!雖然已經半價,對當時窮了吧唧的中國學生而言還是很貴的,我猶豫了半天,還是不顧先生像被割肉一樣的目光買了下來——
看地圖,還讓我染上一個毛病,一見人就喜歡問,你是哪裏人啊?人家告訴省份還不甘心,窮追猛打地非要問是哪個城市哪個縣才罷休。當然,接下來我會說,你那裏有XX曆史名人啊,你那裏自然風景獨特啊,一番話下來,很能收獲好感呢!而我記住一個人的方式,包括現在國內剛來的留學生,也常常是“這個西安小夥,那個廈門姑娘”。。。
無論如何,看地圖買地圖還是很經濟省錢的。可是看了地圖後勾出來的旅行欲望就不太實惠了。遵照“花小錢辦大事不花錢也辦事”的消費原則,在國內工作時,隻要到外地開會出差,我一定做好功課,順便將周圍“掃蕩”一圈,雖然有假公濟私之嫌,但是年複一年,我也算“走遍祖國大地”了^_^
到了北美,發現讀圖本領又上一層樓,九十年代沒有GPS,不能古狗,全靠地圖的偉大指引四個輪子的車才能保持正確方向。這時候我迅速讀圖的能力就派上用途啦。說老實話,跟別人不敢比,跟書呆子先生比,讀地圖的水平絕對在他之上。
如今,靜心讀地圖越來越少了。但是它早就在我的腦海裏刻下了印記。隻需要偶爾擦拭,拂去歲月的灰塵,立刻就光燦燦亮閃閃,讓我回到那簡單又純粹的快樂了。
書是最經濟的消費品,也是人最苦悶時的良伴。
我家裏幾乎沒有帶字的東西,每年發語文教材時一氣就讀完了。後來知道借紅五類家的書看。
恨那個時代!!!
我也喜歡地圖冊,兩個大盒子滿滿的各州各市地圖。我不認路,自己出門的話,要把地圖翻來覆去看好幾遍。
記得第一年到美後看過幾次,裏麵有些地名翻譯令人感歎!
記得看到”坎姆布裏奇“(不記得是具體那幾個字)時,似乎說這個地方在麻省,那裏有名校,我奇怪以前怎麽不知道這個地方......?
你試試翻到麻省那幾頁看看!
感歎前輩人名地名翻譯水平之高! 感歎文革後翻譯之粗製濫造!如後來的“常凱申”. "雙鴨山"! :)
家裏有個女兒的地球儀,現在都用GPS,讓人懷念的地圖的時代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