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水手中來

風在雲上,雲在水上,水在我心上。
個人資料
正文

柴靜抓霾的科學非科學非非科學

(2015-04-17 14:08:25) 下一個


科學是什麽?其實很簡單。science這個詞來源於拉丁語scientia (knowledge) 。科學就是知識,是關於物質世界客觀規律的知識。廣言之,科學就是探索、發現、整理、歸納、討論、傳承知識的人類實踐活動。“科學”這個詞的使用也正是圍繞“知識”這個核心,比如科學實驗、科學考察、科學管理、科學種田。

柴靜抓霾,用PM2.5顆粒采集器把肉眼無法看見的東西展示給觀眾。告訴人們一個在北京生活的普通人一天會暴露在多少PM2.5之中。有人說她不科學。尼羅河認為柴靜沒有什麽不科學之處,有人又說尼羅河認為柴靜“全科學”。在這些人的意識中,除了科學就是不科學。所以經常揮舞著科學大棒打擊不科學。其實他們根本不理解科學是什麽。所以意識不到除了科學和不科學之外,還有很多東西既非科學,也非不科學。

科學是人類認識自然界客觀事物的方法和由此建立的知識體係的總稱。科學活動的對象是客觀事物。不包括非物質領域,比如宗教。也不包括無法用同一標準測量比較的客觀事物,比如文學藝術。科學的核心原則隻有一個:觀測所得數據必須是客觀真實的,並且可以得到重複驗證。

除此之外,科學還有很多具體規則,比如可比性、隨機性。然而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一個重要規則是研究對象必須與目的保持嚴格一致。歐盟轉基因十年報告中五個動物喂養研究沒有用商業化轉基因飼料。這就是一種變相的造假。實驗生產與商業生產出來的轉基因可以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有些差異可以影響喂養實驗的結果。比如草胺膦含量在商品飼料中就會大大增高。

柴靜選取了8種不同的場所連續開機24小時收集樣本。有人說柴靜收集到的PM2.5顆粒主要來自自家的爐灶。不能代表北京的汙染情況。這些人不知道科學需要相互印證而自洽圓滿的知識體係,任何觀點都必須有相關數據的支持。總體上,PM2.5的來源60%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排放,來自廚房油煙的部分據估計占10%。中國普通廚房用抽油煙機的排煙效率不低於60%。用這些數字做一個簡單估計,柴靜收集到膜上來自她自己廚房的爐灶的PM2.5顆粒應該不超過4%。



退一步說,不論有多少PM2.5顆粒是來自柴靜的爐灶,選擇廚房符合研究對象與目的嚴格一致的原則。因為柴靜的目的是客觀展示一個普通人一日生活中所接觸的汙染。而廚房空氣是人的生活中一個不可缺失的代表性樣本,所以柴靜的做法是科學的。如果要研究北京一條野狗或者一隻老鼠24小時接觸的空氣汙染,就不應該選廚房。

柴靜用照片展示收集汙染物前後濾膜的狀態。稱量膜上汙染物的重量,然後計算空氣中汙染物的濃度。將所收集的汙染物在顯微鏡下拍照,顯示顆粒的形態。對顆粒中的有害物質做出成分定量檢測。所有結果都是在“空氣質量指數282”的條件下。這都沒有任何不科學的地方。

柴靜抓霾是用科學手段以直觀的方式展示了霾的客觀存在,沒有不科學的問題,但沒有不科學並不等於科學。柴靜的PM2.5收集並非科學研究。科學研究必須具備對照和重複。也就是在相同條件下重複柴靜的觀測得出一個具有正態分布的樣本數據,然後計算平均值和標準差。並進行組內和組間的比較,這才可能得出具有科學意義的結論。

牛頓看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是科學嗎?非科學嗎?愛因斯坦想到光線會彎曲是科學嗎?非科學嗎?佛祖釋迦摩尼說一捧水裏有八萬四千蟲,是科學嗎?非科學嗎?真相不是科學,是科學的祖宗。沒有真相就沒有科學。

《穹頂之下》,柴靜讓人們看見了霧霾的真實麵目,崇尚科學的人們應該為她喝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