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水手中來

風在雲上,雲在水上,水在我心上。
個人資料
正文

武媚娘傳奇中的朱令案

(2015-01-11 13:53:08) 下一個

 

關於朱令案,尼羅河朱令案係列11篇已經抽絲剝繭化筆為劍直指鉈毒真凶。有人用混和了鉈鹽晶體的浴液偷換朱令平常所用,導致朱令多次使用後累積中毒。待朱令喪失意識精心策劃“遠程診斷”,等不及外國權威開出診斷,不到48小時,就提出誘導性問詢,從成堆的診斷名稱中找出鉈中毒,再三懇請朱令父母要求醫生進行鉈中毒檢查。從此搖身一變成為網絡救命第一人。

尼羅河證明所謂一共有48位專家正確診斷,兩天內就有十二位專家正確診斷是彌天大謊。當年參與“遠程診斷”並親自設身其中的美國醫生向尼羅河親自證言:各種診斷建議如潮水般湧來,而鉈中毒隻是各種可能的診斷之一,根本沒有付出水麵。有人對已經公布的上百封郵件統計,發現國外專家對朱令的鑒別診斷思路與協和醫生所見基本一致。鉈中毒的可能性與脊髓灰質炎,肉毒,自體免疫平行列於第六。

與“遠程診斷”同樣引人矚目的是“第一嫌疑人”的傳奇故事。什麽老公安傳話,朱令的咖啡杯從“第一嫌疑人”的箱子裏翻出;通過醫學專家論證,第一投毒渠道是隱形眼鏡盒;還有某網絡ID以自己“人格”保證,親眼所見國家文件上“第一嫌疑人”簽字認罪。近期中國大陸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武媚娘傳奇》,把這個“唯一嫌疑人”的投毒傳奇展示得惟妙惟肖。

大唐天子李世民妃嬪如雲。有鄭氏才人婉言邀請武才人媚娘對飲,婉言七竅出血當場死亡,武媚娘因唯一與被害人對飲者成為“唯一嫌疑人”。毒藥僅在鄭氏杯中,酒壺與武氏杯中無毒。於是認定武媚娘將毒藥投於杯中,動機是爭寵於皇帝。刑訊之下,武媚娘死不認罪。後經大唐最高法院複查,發現酒壺有兩個流出道,其中之一藏有毒藥。轉動機關即可控製倒出的酒的有毒無毒。由此推斷是婉言要殺武媚娘,把酒壺給婉言的人故意反裝機關毒殺婉言。但酒壺來源不明,婉言死無對證,隻好將武媚娘作為無法證明也無法排除的嫌疑人關進冷宮。





要杜撰出“唯一嫌疑人”並強加一個殺人動機並不難,難的是令人信服地還原殺人經過。如若果真毒藥僅在婉言杯中,武媚娘自然脫不了下毒嫌疑。既然查明酒壺有毒,且可用機關控製,殺人的自然就是酒壺的主人。要栽贓“唯一嫌疑人”毒害朱令,就要偽造凶手在咖啡杯中投毒並且將證物珍藏的自己箱子裏的神話,還有眼鏡投毒的最新科學理論。騙人一時騙不了一世。在事實的陽光下,真凶終將原形畢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