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水手中來

風在雲上,雲在水上,水在我心上。
個人資料
正文

盧剛,追求公平的悲劇。

(2014-09-06 07:10:27) 下一個

當追求公平的人遇到不公平,而且所有恢複公平的正常機製均告失靈,死亡是唯一實現公平的方式。這就是盧剛悲劇的根本原因。

盧剛不僅追求公平甚至是苛求公平。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他與同學9人結伴出遊,平攤費用每人22刀,他要求將他貢獻的實物價值4.5刀算進去。真要算,4.5除九,這是每個人要給他的錢。這還沒完,他還要求照相的錢要按個人照片數平均。他真的是吝嗇這點錢嗎?不是。他是對公平有一種物理公式般的苛刻要求。

公平是法律的基本精神,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從小我們就希望最大程度的公平。很多人上學都有過在同桌之間畫一條分界線的經曆。踏入社會卻發現現實離公平還非常遙遠。明智的選擇隻放棄對公平的追求。沒能力的就忍受不公平,有能力的就去製造不公平。畢竟還有很多比公平重要的東西。那些恪守公平原則的人就自動變成了另類。當不公平奪去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他們就會為換取公平不惜代價。

命運給盧剛開了一個大玩笑,一個苛求公平的人遇到的不公平遠遠超過了他能夠容忍的範圍。

別人的文章接二連三發表,他的文章卻因為學術之外的各種問題百般受阻。別人可以提前半年答辯畢業,輪到他答辯的時候卻把原來規定的30分鍾突然改成10分鍾。第一次答辯沒有通過是因為有人質疑他沒有用另一種方法。他用這種方法重作一遍得出完全一致的結果,按照規定時間上交論文卻被告知他沒有資格參加優秀論文的競選,原因還是因為這個已經被他排除的質疑。別人博士畢業直接留校做博士後研究。他卻因為屢次推薦信延遲發出失去工作機會。

他和別人都是中國物理學子中的精英。前後腳投到同一個學霸級權威的門下。不同之處是別人對權威言聽計從,這沒什麽錯。但他明白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懂得尊師更懂得重道。所以他得出與權威觀點不同的結果會堅持科學的原則。有人說導致他采取極端行動的原因是論文評獎,有人說他是沒有找到年薪兩萬的博士後工作大開殺戒。其實這些不過是一連串以連鎖反應方式發生在他身上不公平事件的孤立環節。

盧剛用包括他自己在內六死一殘的代價換來了他認為的公平。人們會問,這樣作值得嗎?值與不值的問題完全取決於一個人對價值的考量。好死不如賴活就是著名的猥瑣哲學。這些人肯定不理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不理解為什麽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更不會理解為什麽生命誠可貴,公平價更高。

但是用死亡製造公平的同時客觀上造成新的不公平。糾正了一個冤屈同時造成了新的冤屈。在這個問題上佛家的思想更有益於我們身處的遠離公平的世界。不怕接受果報,隻怕種下惡因。天下人可以負我而我不可負天下人。這種觀念鼓勵人們遇到逆境要看淡想開,追求外在的善行與內在的平和。用內心的強大戰勝不公平的痛苦。舍棄小公平而追求大公大德,這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德州土老冒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好。我支持盧剛用自己的方式實現他理想中的公平。

這個社會,沒有付出,就沒有得到。盧剛用他自己生命的代價,為其他人提供了較公平的機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