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來就“愛”這個糾纏不清的話題發表一點謬論,歡迎讀者指教。
在我的眼裏,愛不管她有多少種,她往往隻能以一個站立的姿態存在。性愛,友情, 親情這幾大類的情,雖然各自的姿態不同,但都屬於愛的範疇。
不論那種姿態或幾種姿態複加的愛,她的存在,都意味著生命的美好。這個美好的意思就是愛能溫暖人心,給人扶持和希望,讓人覺得越活越有精神的感覺。
現在我再說說有些叫人覺得糾結的愛。愛之所以會糾結,往往是因為愛的成分裏摻雜了不滿足,嫉妒,怨恨或是功利這些因素。理論上來說,愛雖然有她瞄準的目標,但這種感情實際上存放在我們自己的心裏。換句話說,即便我們認為我們感情中的負向情緒是由我們的情感目標所引起的,我們的感情實質上還是自己的心理活動,是對方的言行在我們心理上形成的“鏡像”。我們往往過分看重我們與所愛對象的關聯性,而忽略或輕視了自身心理的自覺能力,從而產生出我們情感受到對方“控製”了的誤解。
比方說,如果我們所愛的親人脾氣不好,當他發怒的時候,我們心裏的“鏡子”可以自覺選擇“直接對射”或者“側身而視”。如果直接對射,那就會全盤接受到憤怒的情緒,從而可能點燃自己的情緒,引發衝突。如果我們選擇“側身而視”,那對方發出的憤怒已經部分被回避或泄漏掉,這樣我們自己心裏雖然能感受到對方的情緒,但不至於跟著一起理智失控,情緒爆發,從而有更多可能問清事情的緣由,以幫助對方解決造成情緒憤怒的問題。我這裏所說的自覺選擇,不是情緒的自動反饋,而是建立在對彼此了解和愛的基礎上的,通過學習和經驗積累所得到“求生”技巧。
是的,愛之所以能夠包容,就是因為她的“求生”-----給自己和對方更多生命活力,更大生存和發展空間的生命補充的能力。
所以,每當我們感覺心裏的愛到了乏味的盡頭,有了不滿,怨恨,想要離棄,或者想要扼製的時候,我們都需要冷靜想想,我們還有多少自覺的能力,我們心中的愛是否值得去澄清,如果值得去付出努力,該怎樣去恢複她給與生機的能力。
2015. 0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