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費不小!
這是個旅遊中不大不小的事情。遊走在路上的人們都會遇到。所謂入鄉隨俗。如果入了“鄉”而不知道“俗”的話,可能會很尷尬,甚至會...... 有麻煩也說不定哦。
凡事牽扯到地域文化。就會有不同的答案——
日本——如果你大方地把不菲的小費給了出租車司機,或餐館的服務生,不光不會得到感謝,反而會被認為是一種侮辱。真的。
日本人不要小費,不是他們不稀罕,而是他們會把服務費用計算在消費成本中。這樣便不會有給不給小費的尷尬。而且對於敏感又愛麵子的日本人來說,當麵接受小費也是不可思議的一種不平等。是一種侮辱。
美國——全世界都知道,在美國不給小費是不行的。今天一位帶男朋友一起執行夏威夷飛行任務的同事還在抱怨,美國東西越來越貴,龍蝦比澳洲貴,小費給起來更是讓人“心疼,手抖”(原話)。我就開玩笑說“你不會裝傻不給,直接跑掉?反正你也不是回頭客”結果另一位長期飛美國的同事懟我說“不可能,人家會追出來要的。你知道,crew什麽都試過的”。哈哈,還真有人挑戰美國的“小費”
一般來說,美國的服務性工作,收入較低,小費是他們很重要的一部分收入。公共場所,比如,酒吧,餐館,一般是10-15%的消費標準;如果是高級些的場所,小費也"水漲船高"。
在飛行目的地,我們都會有專車接送機場。但一般,隻有美國和南非的司機需要給小費。
美國的生活沒車很難。而公共交通又不像中國或日本那麽方便。所以,我們居住的酒店一般都會有免費的機組機動車,送我們去購物中心。說是免費,但不成文的規定是給司機個人小費。一般是每人1-2美金。常常,我怕自己會忘記,都會在自己的製服口袋裏放好一美金,以備急用。
英國—— 正如一篇文章中說的“如果你想做回頭客,最好別忘了留些小費在桌子上哦。有些出租車司機,如果沒有得到小費甚至會對你出言不遜。”但英國人比較內外有別。如果是外國人,他們就不會那麽計較。所以,給與不給,悉聽尊便。不過,現在英國很多從事公共服務業的也都是移民,所以,他們一般會“希望”得到小費。
德國—— 需要給小費。 因為很多餐館的服務生是要靠小費來得到正常報酬的。記得我當年在德國餐館打暑期工,每天最得意的就是數小費。
其實 我到過的歐洲國家。比如法國,意大利等等,一般也都是接受小費的。
澳洲——悉尼,墨爾本等國際都市,受歐美影響較重,所以,一般都會接受小費。但有些“外省”地方不接受小費,記得幾年前西澳還因為給不給小費的問題展開討論呐:說“Yes”的,認為,Great service deserve an rewards. 而且,給小費,是對別人為自己提供的高質量服務的感謝和尊重;說“No”的則堅持認為‘那是他們的工作,他們已經為此拿到工資了,所以,不需要給小費。 還振振有詞地說,你需要給你的老師小費嗎?需要給公共汽車司機小費嗎?需要給警察,消防員,電影院守門人,停車場收費員小費嗎?不要!那為什麽要給那個在餐廳裏帶著微笑幫你拿來食品,向你介紹餐廳特色食品的人小費?
討論歸討論,一般來講,我都會給些小費。比如對出租車司機對餐館服務員等等。
新加坡——高級酒店服務生,餐館,出租車司機是接受小費的。
中國——曾經不給小費。但現在五星級酒店裏,有外國人的地方,也隨著外語的流入而有了小費。服務生也都會接受。我一般會給機組大巴的司機10元小費,去做按摩等也給小費。不過好像出租車司機一般不用給小費(當然你給的話他們也會接受)。至少北京和上海是這樣。
阿根廷——Yes
印度——Yes
印尼——Yes
香港——Yes
泰國——Yes
菲律賓........
一言以蔽之,大趨勢是給小費的。答案是“Yes!”
記憶中,埃及的出租車司機甚至“強行”收取了小費(我們給了他一張整錢,他居然說,不找錢啦)。
本人最烏龍的一次給小費經曆是在南非的酒店,大堂經理幫了我很大的忙。我錯把200南非盾當成了50盾給了他(當時相當於50澳幣)。 看到他吃驚的表情我才反應過來,但說實在的,他真的幫了我大忙,所以,那200盾是值得的。
最好玩兒的一次,一個老人下飛機時,堅持要給我們小費,說是感謝我們給了他一個愉快的旅程。他那老牌的英國口音和一本正經的神情都說明他來自那個很紳士但也很“小費”的國度。
那些地方的法定最低工資都很高, 合$20 -$25/小時, 侍者並不依靠小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