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夢翔:撫摸最柔軟的心房

(2007-12-07 04:33:06) 下一個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

我——其實不怕死,我隻是——不想死,想天天跟你在一起——

你活著,我就不會死;但是如果你——死了,我就——真正地——死了。

聽到這個名字,即便我一隻腳踏入了墳墓,我也會拔回腳來看看你.

從我遇見你的那一天起,我就在心裏懇求你,如果生活是一條單行道,就請你從此走在我的前麵,讓我時時可以看見你;如果生活是一條雙行道,就請你讓我牽著你的手,穿行在茫茫人海裏,永遠不會走丟。"

看到這些話你第一反應肯定會想到台灣的那個“濫情”阿姨,但是當你讀完《山楂樹之戀》後一定會被這些俗氣的情話感動的一塌糊塗。有好事者把這本小說標榜為“史上最幹淨的愛情”,而80後代表春樹隻是提出此幹淨不過是無性而已就被某些專家批為80後把小說中的愛情當作是變態,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君不見那些飛舞的眼淚中大多是80後人嗎?

    時代把印痕刻在了人類的腦門和心房上,從文革到新世紀不過四十餘年,但世界和觀念的迅猛變革是當時的人無法想象的。靜秋的純情大部分源於她的“無知”,而恰恰是這種無知造就了一段美麗的愛情。在那個年代裏人性被扭曲、被壓抑,但正是這種社會才會產生“幹淨”的愛情,試問,假如十六歲的靜秋生在當下,她還會對性一無所知嗎?

    當然我們所謂的感動並不僅僅是因為故事中的無性,而更多的是一種觸及心靈的撫摸。拋開時代的因素不說,單就這純真的愛情,這經過生死考驗的愛情就會令我們向往和感動。盡管老三取悅戀人的手法過於簡單和俗套,但從那冰糖和山楂花裏我們就能讀出他的一片真情。他有良好的出身卻不高傲,他有優秀的才華卻不自負,他有英俊的外表卻不輕薄,他有一顆博愛的心卻不濫情,你還能怎麽去形容他呢?蘇童說是他是絕世情聖,我想說在這個崇尚顛覆一切的時代裏,我們還是還原這兩字的本來麵目吧,是的,老三就是一個情聖。他就生命詮釋了一個男人的愛可以如此地深,如此的刻骨銘心,縱然在彌留中他也是隻有聽到了靜秋的呼喚後才肯離去,作為一個女人你還要什麽呢?我想,她是世界最幸福的人,盡管她的天使已經折翼離去,但至少她被真心嗬護過!

    在浮躁和嘲弄中浸淫久了人心便會失去知覺,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習慣了躲避現實,鋼筋混凝土的現實已經給不了我們溫暖,隻好窩藏在網絡的背後行苟且之事。你可以匿名唾罵任何一個人,也可以偶爾把玩一夜情,你讀到的隻是《天亮後說分手》之類的所謂文字,你看到的也不過男歡女愛肉欲泛濫,還能找到自己嗎?隻能試著從一堆煙頭酒瓶避孕套裏尋找過去,尋找自己?可是等你看完了《山楂樹之戀》後就會發現其實心並沒有死掉,隻是你少了很多撫摸罷了。

     為什麽不同年代的人會不約而同的為它感動,為它哭泣,撥開炒作的煙幕我們會找到答案的。我們感動哭泣不僅僅是為了靜秋和老三,更多的是為了自己。有人說山楂樹之戀會成為初戀的代名詞,我想這並不為過。每個人的心裏都會隱藏著一個故事,一段感情,你總是會把它埋藏在心房最深處。平時的強顏歡笑並不能讓一個人徹底地丟棄一切,酒精能開啟回憶,而一個美麗的故事更會如此。

     我總是在批判這個時代,總是在懷疑現時的感情,可能因為性格中的過於敏感使自己喪失了客觀的判斷,更可能的是依然懷念尚且安靜的少年時代罷了。我身為80 後卻一直與真正的80後格格不入,我更迷戀的是七十年代人的生活方式,或許因為我們的童年還沒過渡到真正的電子時代吧。我們在初中時男女同學說話就會被人笑為搞對象,會遭嘲笑的,而現在呢?你就可以想象為什麽我會更加喜歡這樣的故事,而不是快餐快感快速的現代故事。相對於現在速溶般的直奔主題式的感情,我更迷戀少年時的淡淡情感:那是撿到心儀女生隨手寫的文字時的那種狂喜,也是在上學路上故意製造偶遇時的竊喜,這也是幹淨的,更是永恒的。

     前幾天剛看完了老鬼的《血色黃昏》,他在被監禁的時候,在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是靠著他腦中的“女神”韋小立支持著他,盡管女神並沒有眷顧他。當韋小立要去上大學的時候,在說完最後一句話後,他在離開時偷偷抓了一把從她嘴裏吐出的瓜子皮,塞進口袋,當我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就情不自禁地流淚。不是我矯情,也不是故事感人,而是因為那就是生活,就是真摯感情的美好表達。就像賈平凹在《秦腔》的開頭描寫引生愛慕白雪到什麽程度?他會跟蹤白雪的時候光腳踩在她的腳窩子裏,等走到包穀深處發現有白雪的一泡尿,他會呆呆地站上多久,回頭能發現腳窩子裏都長滿了蒲公英。多美啊,用溫普林常用的一個口頭語就是太有美感了。我們不需要用絢麗的文字去刻畫感情如何的驚天地泣鬼神,隻是一個輕輕的舉動就會惹人淚下的,就像老三會為了讓靜秋去看病割手,會為了靜秋的幸福克製情欲,你能做到嗎?我們誰都不能肯定,因為你不是老三!

    最後用一句老套的話結束,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老三已經離去三十年了,山楂樹也已經不複存在,就連他的骨灰也可能隨風飄逝,但他給予靜秋和我們的感動永遠存在,山楂樹之戀便是他最後的墓誌銘,而他一定會收到我們的祝福!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