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成電路及專用裝備】不斷豐富知識產權(IP)核和設計工具,突破關係國家信息與網絡安全及電子整機產業發展的核心通用芯片,提升國產芯片的應用適配能力。掌握高密度封裝及三維(3D)微組裝技術,提升封裝產業和測試的自主發展能力。形成關鍵製造裝備供貨能力。大唐電信、振華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
2、【信息通信設備】研發高端服務器、大容量存儲、新型路由交換、新型智能終端、新一代基站、網絡安全等設備,推動核心信息通信設備體係化發展與規模化應用。浪潮信息、中科曙光、長城信息、中興通訊、鵬博士、同有科技、大唐電信、烽火通信、光訊科技、衛士通等。
3、【操作係統及工業軟件】開發安全領域操作係統等工業基礎軟件。突破智能設計與仿真及其工具、製造物聯與服務、工業大數據處理等高端工業軟件核心技術,開發自主可控的高端工業平台軟件和重點領域應用軟件。聚焦華勝天成、東土科技、超圖軟件、歐比特等;
4、【高檔數控機床】開發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及集成製造係統。開發高檔數控係統、伺服電機、軸承、光柵等主要功能部件及關鍵應用軟件,加快實現產業化。加強用戶工藝驗證能力建設。華中數控、沈陽機床、匯川技術、秦川機床、南方軸承等。
5、【機器人】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製造、國防軍工、化工、輕工等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應用需求。突破機器人本體、減速器、伺服電機、控製器、傳感器與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及係統集成等技術瓶頸。上海機電、機器人、新時達、康力電梯、博實股份;
6、【航空裝備】加快大型飛機研製,適時啟動寬體客機研製,鼓勵國際合作研製重型直升機;推進幹支線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和通用飛機產業化。建立發動機自主發展工業體係。開發先進機載設備及係統,形成自主完整的航空產業鏈。中航飛機、中直股份、航天動力、成發科技、川大智勝、中航機電、中航電子等。
7、【航天裝備】發展新一代運載火箭、重型運載器,提升進入空間能力。發展新型衛星等空間平台與有效載荷、空天地寬帶互聯網係統,形成長期持續穩定的衛星遙感、通信、導航等空間信息服務能力。推動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工程,適度發展深空探測。中國衛星、航天電子、航天動力、四維圖新、海格通信、中興通訊、航天工程等;
8、【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大力發展深海探測、資源開發利用、海上作業保障裝備及其關鍵係統和專用設備。推動深海空間站、大型浮式結構物的開發和工程化。突破豪華郵輪設計建造技術,全麵提升液化天然氣船等高技術船舶國際競爭力。海油工程、中海油服、中集集團、振華重機、舜天船舶等。
9、【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加快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應用,研製先進可靠適用的產品和輕量化、模塊化、譜係化產品。研發新一代綠色智能、高速重載軌道交通裝備係統,圍繞係統全壽命周期,向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建立世界領先的現代軌道交通產業體係。中國中車、新築股份、ST春暉、永貴電器、鼎漢技術;
10、【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製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比亞迪、保千裏、寧波韻升、東源電器、當升科技、天齊鋰業、中科三環、江蘇國泰、滄州明珠;
11、【電力裝備】推動大型高效超淨排放煤電機組產業化和示範應用,進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電機組、核電機組、重型燃氣輪機製造水平。推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備、先進儲能裝置、智能電網用輸變電及用戶端設備。東方電氣、上海電氣、佳電股份、丹甫股份、國電南瑞、中國西電、平高電氣、許繼電氣、中國一重等;
12、【農機裝備】重點發展糧、棉、油、糖等大宗糧食和戰略性經濟作物育、耕、種、管、收、運、貯等主要生產過程先進農機裝備,加快發展大型拖拉機及其複式作業機具、大型高效聯合收割機等高端農業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推進形成麵向農業生產的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一拖股份、江淮動力、吉峰農機,星光農機;
13、【新材料】加快研發先進熔煉、凝固成型、氣相沉積、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製備關鍵技術和裝備。積極發展軍民共用特種新材料。高度關注顛覆性新材料對傳統材料的影響,做好超導材料、納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戰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製。博雲新材、鋼研高納、練石有色、烯碳新材、福晶科技;
14、【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重點包括新機製和新靶點化學藥、抗體藥物、抗體偶聯藥物、全新結構蛋白及多肽藥物、新型疫苗、臨床優勢突出的創新中藥及個性化治療藥物。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醫用耗材,可穿戴、遠程診療移動醫療產品。實現生物3D打印突破。聚焦迪安診斷、達安基因、北陸藥業、昌紅科技、魚躍醫療、寶萊特、九安醫療、翰宇藥業等